vallu 发表于 2012-3-1 18:20

小丘寻广州古井记

本帖最后由 vallu 于 2012-3-1 18:23 编辑

引言:近期,云南大旱,已造成319万人饮水困难,273条河流断流,农作物受旱822万亩,经济损失约合100亿元。我们在关注的同时也可以随手节约用水,在此分享一篇广州古井的寻找记,供了解。
小丘非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曾经在广州呆过几年,除了购物时会逛逛广州热闹的商业区,偶尔也会跟朋友在西关巷子里兜来兜去,几年下来,对广州还不熟,对广州的民俗和风情更不懂。一日,记者说去探广州古井,小丘一听是古井,便美美地想到能喝上一口清凉的井水,于是屁颠屁颠地跟了过去,就差带上瓶子去装水了。
啰嗦完毕,切入正题。
古井零星散布在闹市中
“广州的古井在哪呢?”抱着这个疑问小丘跟着记者和生命缘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来到了广州北京路。他们穿过繁华的北京路,走进羊肠小道,好不容易才在巷子里见到一口古井。若不是小萧带路指引,小丘平时迷路也不会迷到这里,更别说看到深藏在巷子里的一口井。广州古井一般位于巷子或小院深处,旁边几乎都会搭建亭子或老树下建有石凳,供来往的街坊歇歇脚或唠唠家常。据了解,一口井通常为一个姓氏的家族共用,或是一个巷子里的邻里街坊共用。这天,小丘看到了马氏家族院子里的古井。他们踏进马氏大院,一进院子,就看到了旁边的古井。古井的井口不大,直径约为0.5米,可井深可高着呢,据说有三层楼高,大约十几米深。因为是自家院里的井,井水保护得较好,干净清澈,给院子里十几个人生活用水带来了诸多方便。这天,他们一连去了几个街道,都是一两口井,小丘不免唏嘘,古井还真稀少。小萧解释道:“广州以前有很多井,但是保存到今天的很少,现在一个巷子里有那么一两口井都是不错的了。”
古井养育了老广州至今还陪伴着我们
小丘在听到去探广州古井时就不由地感叹,为什么不去我家乡看井水!广州的古井有什么特别的?于是上网搜索发现,广州古井还确实有一些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广州在汉代前,珠江水常带苦咸味,不宜食用,州民多拙井求泉水。所以,广州至今还有很多古井。他五六十年代居住在文德路时,曾经与井相依过很长一段时间。打水煮饭、泡茶饮,洗衣服,夏天在井边乘凉、下棋,聊天,不知不觉中,井已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这天,小丘看到了有人带着塑料桶去古井打水,一瓢一瓢地将桶打满,然后走入巷子深处;也看到了古井旁边的阿姨正手洗一大盆衣服,满盆的泡沫在井水的冲洗下,欢腾地流向底坑;也有街坊指着旁边的鱼缸,乐呵呵地告诉小丘,“附近的街坊都喜欢用井水养鱼,你看,这就是用井水养的金鱼,都不怎么会死的!”。 这天,小丘还偶遇了一个与古井颇有渊源的先生。那位先生很自豪地告诉小丘,他家有一口很好的井,井底有一铺床那么大,他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都是从这口井打出来的,最惬意的就是和三五个好友坐在一起,喝上一口井水泡的茶。小丘早就听说过广州茶楼文化浓厚,以前的陶陶居就是用古井水沏茶,吸引了粤港两地人争相来喝茶,没想到这天还真碰上喝茶叹人生的老广州人。

广州水价上涨古井使用率或降低
据了解,用洗衣机洗衣服的街坊用水量较多,一家四口的水费一个月可高达六十几元,广州水价上涨后每个月都要多交一半的钱,那街坊会不会选择多用井水少用自来水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跟N个街坊交流了下。大部分街坊回答,自从广州有了自来水,他们便不怎么用井水了。现在用井水最多就是拖地和洗衣服,而用井水洗衣服后,还要用自来水冲洗最后一遍。对于水价上涨这个事实,他们更多是表示:政府的规定水价,只能这样了,不会转向多用井水。街坊宁愿接受高价自来水也不用井水也是有现实的无奈。这年代,化粪池在地下东西横贯,无所不往,谁知道那个古井旁边有多少个化粪池,谁又能保证井水像以前一样清澈干净。
古井晚歌
小萧路上提到,在广州城市发展进程中,很多古井都被填平了。接着,带小丘去了黄沙某巷子,指着某门口石阶上的一个石块,解释说这就是一口被封的井。小丘表示诧异,这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石块,如果小萧的解说,他是不会觉察到这里曾经有井。……被埋的古井消失了,现存的古井被遗忘,也将以消失为宿命。广州这些古老的水井,滋润着这一方肥沃的土地,哺育着这一群踏实的人民。许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井边无声地走过……

樱桃、 发表于 2012-3-9 09:45

已阅 顶起啊{:soso_e19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丘寻广州古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