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哥哥 发表于 2010-3-15 19:35

心理陪护日趋职业化 专家表示高兴中有担忧

大洋网讯 
(广州日报记者 翁淑贤)“心理陪护师?这个职业我第一次听说,但目前社会对心理保健服务绝对有很大的需求。” 春节过后,心理陪护师成为上海市诞生的新职业之一正式接受注册上岗,广东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学研究室副主任尹平表示既高兴且担忧。高兴的是人们对心理健康关注度在提高,忧的是心理保健是一项很专业的技术活,如果培训和监督的措施和机制若不够完善,操作起来容易走样甚至“变味”。有不少人担心它难以与被法律明令禁止的“陪聊”或有些暧昧的“情感陪护”区分开来。

  对此,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已通过媒体明确表示,注册心理陪护师一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陪聊”,而是面向老人、孕妇、孩子等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运用心理知识、生理护理技巧和沟通技能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护理和陪伴。据悉,在取得上岗证前须通过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危机干预理论与技巧、心理陪护技能操作等专业的学习与考核。

  “即便如此,我对这个职业的前景也不太乐观。”尹平指出,虽然心理保健的需求很大,国内目前也没统一界定谁不能做,但从国外的分工来看,目前社会中偏低层次的心理护理是由社工在做,只有问题较重的人地会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干预。目前,国内社工力量微弱,而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又奇缺,更尴尬的是社会人群和各主管部门认识和重视不足,大部分人心理有问题要么不自知、要么难正视,很难形成合适的就业“气候”。

  尹平透露,近年来除了大学院校,劳动部门也在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而刚冒出来的“心理陪护”职业跟这类培训是一致的。但就他自己带的应用心理学的大学学生来看,目前要找个对口工作都不易,这些人出来后如何就业都成问题,更别谈如何促进行业服务的细化和深入发展。

  “上述矛盾若能处理好,比多设一个职业更能解决问题。” 尹平如是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陪护日趋职业化 专家表示高兴中有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