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29|回复: 0

[社工交流] 几个社工学生关注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ilingche 于 2010-9-2 10:07 编辑 & v+ n. Q# N9 v3 e" S: |9 d( }; F; v
7 G/ p- Z4 F( P6 E$ l$ Y
几个社工学生关注的问题
  w# G, d  s: l0 o  n/ |问题来源:某大学社工学生毕业论文采访稿# A/ v' W: {" x, S) W  E& ?# O0 o* X
9 s# {# W; S& W+ }( f( n7 y
* @7 O6 d' ]) l' c
1.目前我国社会的社工意识非常薄弱,那么是什么驱使您去了解这一职业并且从事它呢?
/ S. g/ x3 B3 o+ H9 I* D    (1)  个人价值和社工价值比较趋同和吻合3 L. }* p" m" Z% J  X
    (2)  职业兴趣9 Z4 S. [1 u6 `& Y( z

" f# h  S5 u+ M' }2.  以目前国内的状况来说,社会工作可以说是起步阶段,而且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一职业,深圳是中国目前来说社工发展最好的地方,但是情况也是如此,那么你觉得这种现象是短期存在的呢,还是会随着政策的发展社工这一职业会较为迅速地发展起来?6 G- [% }" c# T
        大陆70年代恢复社会学,上海03年开始社工的实践,深圳07年开始社工的实践,08年社工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开展,09年,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在内地大多院校开办….等等,这些时间表和时间,都标明了社工作为一个职业,一个专业正日渐发展和完善起来。$ y4 q: _% P' m0 x+ t/ ]+ k
        当然,这种发展和完善,除了政策上支持,还有民间团体、学者以及海内外社工人士的积极努力推动,更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觉醒,权利意识的觉醒。政策只能让社工在表面浮华迅速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每个公民认识到自我的权利、建构起最基本的普世价值观,如公平、平等、自由、民主、人权。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那么这片土地永远都不会是社工的热土。 " K, M- }' h4 |) a( J

1 m) d& B9 F/ p, I) L8 W2 Q4 d( s3 a  j
3.你目前做过的个案中,有让您印象深刻的吗?因为目前社会社工意识的薄弱,也许很多人对社工并不抱有很大的信任,您觉得由于您的出现有对案主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吗?
: H/ r8 i# N6 J6 T/ Y7 K0 @
       每次会见服务对象,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面对每个独特的生命,都会感到社工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不是期待社工成为救世主,成为上帝,成为问题的解决专家。社工只是一只萤火虫,在暗夜里提供一点光明;社工只是一个同路人,在绝望的时候,陪伴你度过生命的低潮。; w3 b7 J, e; ^9 n/ D- e9 S
       我觉得,社工的出现,至少最基本到,可以让服务对象感到被关怀,被尊重。这恰恰是许多弱势群体所缺失的。
) [3 B& S& v# p! D' Q" Y& \" g: d2 a1 o
; G0 i/ n) \  m3 J4 A" \* }( @
4.在具体社会工作中,你认为心理学对社会工作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4 V/ Z. s4 ~+ e2 h4 G* z" M  A* d) n
         很大。当然,社会工作所吸纳的不仅仅的心理学的知识。还有社会学、伦理学、哲学、法律学、哲学、管理学、宗教学等等。社会工作与这些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社会工作又超越了这些学科,成为一项全新的为人类服务的事业。
8 O3 X) }* h  x0 `        具体而言,心理学的视角可以让社工更好的关注到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但心理学无法解决服务对象的社会系统性问题。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较多的还是个人心理的咨询及辅导。这也是大多数服务对象最基本的需求和问题吧。
1 Y' o2 P0 o; V4 q/ ~1 x1 e/ L: v8 n5 A+ [. T1 W: U/ ^9 ~2 r

4 O7 T+ B2 j2 o; x( }5.身为社工我们都知道其背景是基督教,社工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外社工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而在我国因为体制原因导致社工的政治化大于专业化,对此大家看法也不尽相同,那么你认为我国的体制对社工这一职业来说是一种限制还是会更好地推动它的发展?怎样让社工更好地做到本土化?
# {) f6 r4 v9 @$ |7 E        社工的背景不仅仅是基督教,还有人道主义,实证主义和乌托邦思想。基督教把社工作为一种信仰的实践,人道主义把社工看做社会的哲学,实证主义认为社工是一种科学和知识的辩证,而乌托邦思想则是一种道德的教化。
  H1 X) S3 \8 \& l" Z6 f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国的体制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高度集权的中央主义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来发展,当然,也就会忽视各个利益群体的特别诉求。在我国,社工初期阶段,肯定是需要体制的支持。当然这种支持应该更多的侧重在,立法、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上。而后续的实务,教育、研究等,则更多的依赖民间自发的个性化的追求。. ~0 K( l9 J! y% q+ s
       本土化在我看来,依旧是洋务运动遗留的产物,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社工作为一项信仰、科学、社会、道德的实践,一定是有超越国家、种族、地域的本质和内涵。我希望中国的本土化能够是融合普世价值观,又尊重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而不是排他性、大一统的中国特色本土化。0 X" e1 M: q, t8 _- f

& S4 ]. b9 V' C' e: K1 O5 j/ {
1 S8 |5 D/ `8 l. i% a: i4 P* A1 d4 O. ~2 Y. [. I8 y' t
6.据资料显示,我国共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工这一专业,每年培养出来约10000社工,根据目前的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但是大部分人在毕业后都没有选择继续这一专业,而是转投其他职业,你认为是什么造成毕业生这一心理?
9 a! d% ~* ?1 k0 ^1 M(1)社会上还没有这么多的岗位接纳社工毕业生
( ?1 v: v+ v# R  S(2)社会大众还没有认识到社工是一项全新服务人群的专业和职业 ! N) u3 I9 v5 c. H, H! r
     (曾有一个福利院的院长说,80年代出生的这批孩子不懂得吃苦耐劳,社工毕业生出来,能做什么?如果老人大小便失禁,社工毕业生知道咋么办吗?这说明,至少目前,社会还没有认识到社工究竟是做什么的。)
# E+ \2 c% x+ K+ X2 z1 u(3)社工目前的发展环境、待遇、社会认可度等都还比较不完善1 g9 Y1 |1 }7 J4 p
(4)社工教育的失败9 l# E) K4 r$ h% x2 _

% U. v  _1 C5 l0 B& `+ L+ B) s+ @" r* O
7.我们科班的社工很多毕业后都没有继续从事社工这一职业,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是属于非营利性的带有强烈的志愿性质的工作,而且目前中国对社工的薪金没有个标准,使得本专业学生从心理上不太接受继续从事这一专业,你对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呢?, R* x0 R# }% T2 l
(1)在国外发达地区,志愿工作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而国内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保障、政策方面的不到位,导致志愿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浮华。8 f% c  h; g: [) K% Q- J2 \
(2)薪金基本上已经在各地形成一个比较平均的标准。例如,在北京,南京社工是做为社区工作者出现的。在上海,社工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在深圳,已经出台相关的薪酬待遇的政策,同样,已经影响到邻近的东莞及珠三角地区。8 ^2 X) J3 F  t, K6 F/ O; s
(3)社工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工作,同时也不是一个赚钱的工作。但他是个让人充满希望,充实和满足的工作。
7 O# O+ S. D% R4 n(4)看个人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什么了,强扭的瓜不甜,强迫来的社工,似乎对服务对象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4 w" y+ K' G3 V(5)社工学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追求和价值观念,看看是否究竟符合社工,究竟有没有和社工有强烈的价值冲突。这是作为一个社工最基本的要求。而理论水平、实务经验、工作技巧等,这些则都是在后天可以培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6-10 12:23 , Processed in 0.05347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