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529|回复: 1

[服务心得] 与香港督导交流会之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2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user.qzone.qq.com/1039328995/blog/1275105672* t. o! }/ Z7 E  r7 c
——看到另一片蓝天
% b1 ]. r0 g& c, G( b2 R  `8 y8 j# C* l  E: H) @
         认认真真听了两天的香港督导的讲座,第一次真正地在书本之上去接触真实的社工,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两天下来,确实受益匪浅。就像打开书本的空隙,然后眼睛看到社工的另一片蓝天。
7 F; @, w. A  z9 ~8 A- ~: o: P6 U
5 X& ^7 V1 [& p, ]                     (一)第一印象6 x7 V8 J- E' \' P% X
; e; \$ h) \; H. z
       以前思想总定义为教授专家之类的都是显得高高在上,摆着大架子的人。然而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就被他们身上的亲和力所感染,也许这就是社工特有的气质,一下子就营造了平等和谐的气氛。他们可以很自然的反客为主,精心的安排各个环节,并与台下同学互动交流。一直以拍掌的鼓励形式,激发我们不断学习的热情。
1 P5 n- w2 M" N  h3 Y* w& u& L& i2 n& j
      我们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三个香港督导老师包括其中一位督导夫人,从内心洋溢开来的年轻与活力扑面而来。也正像他们所说的把社工精神内在化,并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平时的一言一举中。有个师大的师姐说,她虽然没有从事社工行业当上了公务员,却发现自己比其他同事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这也许就是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所给她带来的思维。在这一点上让我感触很深。回想差不多一年的学习,从一开始的无奈排斥,通过过慢慢的学习理解体会,到现在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老师和自身的努力,不得不说社工领域里蕴藏的巨大精神宝库所发出的吸引力。# @6 S  J: e. K4 a0 D: |( B' [
- Z. c+ q3 \  @" L9 t0 \- n8 g: @0 ?
(二)关于助人自助的理解
. @9 b9 b- K: ?4 {! S
  W' \* `% a- M+ a/ V    (1)先自助人后助人,自己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再去谈助人7 c6 u3 U2 M1 F
; I5 s8 A7 T$ c. Z$ T) ?" u
      (2)不是我们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也不能代替他去解决问题,尽管我们都想别人解决好问题
+ t- w% U4 ^+ K
, S2 O0 D) U9 Q6 t* }      (3)案主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什么,每个人都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要相信案主
" `4 p9 A6 z- D2 g- r- H( \" S  G7 q) D5 c, ?0 H9 O
       这是在游戏“抛钥匙”中所领悟到的。可惜自己当初没戴眼镜,抛出的钥匙都看不到,硬是愣着站很久不敢举手。不过,通过此我也想到,做事情要有个明确的方向;还有作为社工,自己要知道问题解决的方向,不能瞎指导。
; a# C, I* H- `1 K: C
5 N8 k# c% M/ Y7 }* _2 _5 p      (三)沟通
' e9 o: j, d' X/ x
8 ^5 e) Q# q! g# }      很多人都说到沟通的重要性,正如“抛钥匙”游戏中,帮助的人只能用六个字说出目标的位置,让人感触很深。我获得的新理解是:
1 v( r) B: A* _+ B( _: g! V$ F6 P1 v, H1 |
     (1) 要让案主清楚的知道社工的意思,但有时两者并不能达成共识
- {1 x& d; B: c
' ~' a. ^* q" g! l1 f1 x     (2)不对的沟通比对的沟通要多
) t* T( e) z" ]- f/ m! L* T) e* m0 k% j2 d6 S$ R
     (3)每个人的沟通不一样,就是不完整的沟通。最基础的是语言的一致,才能有很好的效果5 a$ m! |6 h# {* t
* F5 l! k+ P) R: q& Q: J2 Z, B4 d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与案主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多问案主“究竟是什么意思”,明白问题解决的方向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心理学的技巧的掌握与研究, V# b( Y2 l, z4 ^$ C
+ t& T/ q- F6 {* O/ b
       (四)关于分享
, ~2 e4 v! e3 E6 }: F* ?# N% y& A/ x: A- i5 P2 |/ i
        社工之间的分享是很重要的,说实话自己还是羞于在大场合说话,过后想想其实是自己害怕说错。督导老师说,分享的内容不问对错,因为每个人所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这就摆脱了传统课堂上的惯行,而且说完后都能得到全体人的夸奖鼓励,首先就解除了心理上的戒备,并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与感悟之中,然后大胆的发表内心想法。在这一点上,自己确实还要做很大的努力。1 M- i1 V+ d. j
: V! \; c0 q2 P- g
      (五)游戏方面( d4 ]# `% U) h  @" o

" N: \  V8 r/ S. k9 v5 B      第一个游戏是三人一组去一个共同的地方,自己没有参加,但感触最深的是对于自身信念的坚持。当自己认定了一个目标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相信自己会到达。有了明确目标,生活才有方向感。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发现前进的路,然后发现自己做得好、比较好还是最好。做事无所谓好坏,也不是什么错误犯了第二次就不该重犯,关键在于自己在此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  T; B4 @$ U# u; ]4 @% V/ q

8 R, j% B5 ~7 O4 K& i5 h     还有“一巴掌”游戏,老师很精辟的区分出每一组的不同情况,除了佩服于他的经验技巧之外,更多的从他的分析中得到很多实务知识。我们不能习惯地去问为什么,而应该问对方的感受,即他背后的情绪。先照顾对方的感受,人想打是发泄情绪。先说别人感受再说自己的感受,使心与心相连,要学会把自己不自然的方面不表露出来,即同理心。也说到情感的转移问题,把对方的压抑情绪转移到另外的点上。这个游戏让我最值得深究,自我认为最重要是自我心理调适- o& M' p# j9 G( x% P% s' V

$ d$ M) L% G! i5 P$ k         (六)专业知识运用的限制. Z6 c* |: N/ u+ i! I" }& s2 y
7 X3 U# C2 _1 u( ?
      交流会上师大一同学说到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团中,却被里面的人反驳,说是不想把事情搞得复杂,只是纯粹地帮人就行了。老师说不能强行介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先满足机构的需求,再顺藤摸瓜。这也说明我们对社工地热忱。3 j" x5 a( p* f6 F1 ^( c6 E( b
3 m3 [( {8 }& Z5 c
       回想起自己之前在社团里也一样,口口不离自己的专业,要怎样怎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想想不仅夸大了海口,还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许这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意思,然后再秀点自己的特色。# E4 J2 U' {  t" n5 p
3 k" T7 ^. A* K" E- b5 I
       (七)印象很深的两句话
7 k+ T8 R0 r0 ]4 V2 @* t" T- H6 J# i9 e5 a
   (1)拥抱就是最好的接纳。老师也鼓励我们跟陌生人握手。这不仅对于社工与案主之间拉近距离,而且对于如今人际关系淡薄的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
5 D! F) w( l4 m- ~! d2 w
* R1 h$ L% J$ M- r5 V5 u9 M; g    (2)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请赐给我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给我平和的心去接受(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也给我智慧去明白区分。纵有安天下之心,却无平天下之力。社工能做的很少,却也能做很多2 M6 |2 A. f- v% {. ]+ q' i! z

0 e  v5 J& N1 F: b1 i& C! s             (八)仍需努力
* h% P" u8 n# b- F1 R5 i$ D% W
/ f( S; j) r# L/ s  a% E$ C       从督导老师的讲课和师长师姐的分享中,充分体会到他们思维的缜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很多专业术语,自己听不懂之外,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还是往书堆多钻钻,上课少开点飞机,下次就减少多点知识的尴尬。运用孙中山先生说的话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是什么时候是革命成功的时刻,谁知道,也许就是这一生的付出。' x4 t% U: n9 r7 n; P  [

) e$ _# V! p1 h' T              (九)题外话
" R4 Z, c6 x8 G# l% u* N0 ~+ z" b' ]) h1 i$ W. t
         很多师长师姐说到听完这次交流会,自己心中快要熄灭的灯重新被点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善救物者无弃物,善救人者无弃人,为有东风勤著力,朽株也要绿成荫。这是老师送我们的话,也如卡片上的“坚守信念,常怀社工心”一样,社工一直在路上,而且一直在走。5 r- K1 n7 J' T7 q

& ~  b4 G, n+ x6 z/ B      记得第一天我问朋友,三年后的今天你会在哪。她说,我在深圳当社工。
3 c. i4 C8 K9 s! a1 n/ Z3 C5 u' }; m% |7 l7 I6 l& \
     深圳只是个代名词,我们的足迹还要踏遍更多地方。6 R  c0 w4 F4 U! w+ Q
6 C5 [) j: [  B"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我们现在社工开展的不是很早,很多地方都需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9-17 22:52 , Processed in 0.04275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