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69|回复: 0

[华东] 【南京】社工“姐妹花”微博记录社区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23:08 编辑 1 a# g4 `; @4 C  B1 q

- X' M' E. H* m! P  o+ l
6 i* R& W* B: \& i: K% c新华报业网讯 后宰门街道佛心桥社区有1.5万人,但外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驻区单位人员占了其中的60%,小区管理的难度较大。但社区去年的成绩却位于街道6个社区之首:配合相关部门完成23幢居民楼出新,实施社区内部的雨污分流工程改造,为1000多户居民送上了天然气……在17人组成的社工团队中,有两个能力强、讨人喜的“姐妹花”:两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在有着7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王秀英主任带领下,正在告别稚嫩走向成熟。
( c2 y$ \, X: V: Y9 U. g
# a1 Y0 q. M" ~5 S" y8 F1 p; [  “姐姐”:市民手册上有她姓名电话6 Q  i% h! `6 y  A0 ^/ I9 N1 \7 Z: z

7 L+ m2 ~! p+ f. L  P8 @  1.75米的成希很秀气,办公桌电脑旁总放着可爱的小盆栽。她在网格片区划分中服务黄埔花园等几个高档小区,为赢取小区内从物业管理到普通居民的信任,每天至少走访两户居民时,她把自己的姓名电话与赠送居民的市民手册别在一块,让大家遇到难题直接打电话给她。让她最有感触的是去年参加人口普查中的一件事。  P/ w3 I- }$ G4 E: G
% c  ]2 X+ S, i% J3 V# [) A1 W
  黄埔路4号是建设于20多年前的建筑,7幢房子都是7层楼,没有电梯。成希每天在几幢楼里上下无数趟,还常常遇到主人不在家。7 l! S0 V7 K0 n$ L6 g5 H
3 Y1 {' V0 Q3 O/ D0 Q
  有一天,她挥汗如雨来到一位老人家登记,老人看到她的胸牌连连感叹:这么年轻的居委会主任啊!连忙从冰箱拿出一罐冰冻果粒橙。“就这罐饮料让我对社区的感情立即上升!”凭借过硬的电子化信息核查技术,成希主动承担了全社区6000多户“人户分离表”的录入、59个普查区的信息汇总和核查比对。% L% M5 |3 r! E/ k7 f- J, R) ^
; M2 {6 P! J4 Q/ o% Y! N0 k
  在“每日一巡”的走访中,成希了解许多住在明故宫、中山东路、黄埔花园的居民觉得社区太远,尤其是老人办事不便。她就及时与驻区单位协调,在较远的居民点设立服务站,她自己每周二直接到驻点为居民服务。
, [; E; m  D. d8 @, R2 K, v7 A; \" q# w' k# \9 t: d
  “妹妹”:被居民两个石榴感动了
3 N3 ~9 u1 t) j' O
' M: b: x6 ^9 Y- c7 o0 x  M  “当我在社区工作一年多后,妈妈说我不是原来的书呆子,现在能与人交流沟通了。”邹欣很安静,她比成希年龄小,说话声音也不高,甚至还被个别不能获得低保的居民当面羞辱过。“那段时间,我真的想过放弃,随便找个其他工作也比当社工强啊。”她和成希把内心想法和社工成长经历用博客记录下来,最近又开通了微博。近两年来,学文科的邹欣感触最深的就是再也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她原先喜欢写诗写文章,但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缺乏认识和经验,“作品”往往显得空泛无物。她说“现在不一样了”。
' t/ h2 M8 U! E
, ?9 o" a! X# G5 M) y: s+ [6 s  邹欣坚定在社区工作,也缘于一件非常平凡的小事。那是去年中秋节晚上,邹欣仍在社区值班。一位她经常走访的老人经过社区时,见灯还亮着就走了进来。看见是年轻的邹欣,老人很心疼:怎么还不回去啊?聊了一会老人先走了。“可一会她又来了,手上拿着两个红彤彤的石榴。奶奶一个劲让我收下,说石榴是自家树上结的。”就这件小事,邹欣意识到,社区里很多老年人真的很需要关爱。
, q- U0 X% s7 k0 w$ e3 K7 X3 }  d5 }1 y
  她开始逐一走访自己服务网格区内的空巢老人。有天在军区总院一位老人家里看到一片凄凉,邹欣很不是滋味。但在与老人聊天时,她又明白:老人们其实对物质没有什么欲求,只是想有个人在生活里打打岔、聊聊天。自此,她跑得更勤了,也从原先的木讷渐渐变得开朗善言。
! q. @/ L4 B4 C5 I2 ^* o# j- w/ e- v
  “老师”: 对无理居民不卑不亢: \5 ~6 A, X# @1 h( v- X/ ]6 [& `

" D' F" B& T- V# T% l6 h  无论是成希还是邹欣,她们最佩服的就是社区王秀英主任。“王主任在佛心桥干了7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两个年轻人上岗第一天,就悄悄观察王主任的处事策略和技巧。
2 I' W+ ?$ l- @6 J* k8 ~: Y% C. x' u; u0 |
  有一天,一位不算困难的居民来社区,声称自己两个孩子进了民办学校,学费高昂希望申请补助。“我也有两个小孩,但我在社区就这么点收入,根本不会让他们进民办学校。”王秀英的话激怒了对方,他拿起王主任桌上的电话摔在地上!王秀英来了个冷处理,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 W3 }7 W- N( q/ M. f1 K
* K7 w9 `% [0 _( G) G( E  过了一天,该居民觉得自己属于无理取闹:因他的家庭经济收入超标,任何政策优惠都不能享受,申请补助连个擦边球都打不上。思忖良久,他再来社区想请求从社区工会、辖区赞助单位那部分想想办法。“请先把我的电话修好再说。”王主任不卑不亢的要求,让他心服口服,三下两下把电话修好了。“哇,太厉害了!”这一幕被两位年轻女生看在眼里,服在心上。
6 Y6 o& P! ~. `0 ]. l" s& h, ?3 B0 w% j$ C$ n4 U2 S
  王秀英的管理还有创新,佛心桥每位社工都有一本民情日记,里面记录了他们对自己网格区内每位居民的意见和诉求。而每周,王秀英都要开例会了解民情日记落实解决的情况。 董婉愉 文/摄
; h" r( z7 ~" c: }* K' ~( }- _+ J: J1 j6 E: S6 b4 z
  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收入待遇不高,默默承担繁重琐碎的工作,但他们仍以自己的耐心毅力和赤诚,为所在社区的居民尽力提供帮助和服务。他们就是南京几万名社工中的代表。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社工,可以与本报记者“八卦”他们的故事,向我们推荐或讲述他们的平凡事迹。当然,我们更欢迎社工们自荐,倾诉你们自己在社区的工作、情感和快乐。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生活的真实社区,也了解我们身边不平凡的人。推荐或自荐热线:96096;主持记者邮箱:xiaowan@yangtse.com - X+ \. c0 P0 d' j4 l' ^,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3 19:22 , Processed in 0.04112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