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25|回复: 0

[华西] 【成都】汶川基层组织牵手社工共创灾区和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7:57 编辑
* O+ x/ I. |' m. X7 i- F
+ O; Z5 c& ^- n" n& W, G- _: P* U" w四川新闻网汶川2月23日讯(程焰勇)汶川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坚持基层组织与社工携手共建,同抓并举,有效促进了灾后重建发展,维护了灾区社会和谐稳定。0 w9 F# z2 A6 `% o* ]

3 P1 Y9 A. |6 J8 l  针对地震灾区社会全面恢复重建的需要,汶川引入社会工作团队加强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组建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为中心提供400平方米办公场地、10万元启动资金,安排42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安排5000元党费作为党员活动经费。
1 r, p5 c9 G* _1 B" p, B5 _
- V2 W( g* R! v  采取1名高校毕业专职社工加1名汶川社工加1名高校社工实习生加若干汶川民众的志愿者“1+1+1+N”组团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在水磨、映秀等乡镇等建立建立社会工作机构,实现了全县11个乡镇、111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覆盖,基本形成了社会管理“组织牵头、社工参与、基层配合、群众支持”的新格局。
7 y; j+ X7 w# j" q4 W( L$ B2 ]# f9 g+ s$ p! L+ A
  大同社工支部成立以来,共开展大型社区活动63次,开展志愿服务3.7万人次,社工支部活跃在灾区的大街小巷和山山寨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工服务队每到一个地方,均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忱欢迎。. f7 J) q. ~" h2 M$ F2 h+ n
- d$ y* K$ v  E, {
  针对震后灾区少数孤老、孤残、孤儿等弱势群体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在县福利中心为106位孤老和孤残人员提供贴心服务,建立“夕阳红”艺术团,组织孤残人员唱歌、跳锅庄活动,组织“快乐圣诞”、“三八送祝福,情暖福利中心”等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心理康复和适应新的集体生活,使孤残人员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县特殊学校开展“学雷锋、凝聚爱、传递爱”等活动,深化感恩奋进,有效激发了特殊儿童自强自立的信心决心;在农村学校开展“快乐大本营”、“快乐寒假营”、“快乐暑假营”等活动,鼓励农村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增强了儿童的自信能力。启动“百千万妇女羌绣创业”行动,在映秀、银杏等乡镇创办羌绣基地,在成都等地多次开展“羌绣•汶川母亲的爱”大型义卖活动,链接部分慈善人士和企业家的相关资源,为全县擅长羌绣的单亲母亲、残疾母亲、因土地闲置在家的农村妇女等提供了羌绣技能提升和绣品销售的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村妇女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
( R2 F! g- q6 u9 g* h2 a& @# ?  O, L* V* ^) F
  通过基层组织牵手社工支部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为推进灾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0 T1 P5 R2 g! q/ |0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28 08:32 , Processed in 0.04005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