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6日09:07 来源:《中国妇女报》
0 ?+ ^) c" O) ~8 s6 n T/ a" m. i1 j% l: Z! l$ I7 {9 Q
广东省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8月1日至5日以现场会形式在江门、阳江、云浮三市召开,重点研究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省妇联被纳入新设立的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广东各级妇联将努力提高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创新的能力水平,走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的新路子。6 M9 I/ Z' h1 b' ~( j
: [* M. n: {- R# N1 `4 c7 w1 v' m/ s/ X. R+ s
新进展:源头参与上有突破& u! ]7 D; ]4 E0 y+ S
5 O- c7 y3 ^+ q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广东妇联大胆探索,逐步建立起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委托项目、社会筹资项目等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模式。最近半年,有关工作又有了新进展,尤其是源头参与上有收获。据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采纳了省妇联提出的要明确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法律地位、体现协同作用、在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中设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议。省妇联还被纳入广东省新设立的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省妇联将派出领导兼任该委员会的委员。此外,东莞、佛山、深圳、珠海等市妇联也都争取到新的政策支持。“这给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赋予了重任。”
0 l1 m. V2 @; }! }$ W0 h+ \: y [) ?+ Y/ h
, ], q4 x8 w3 j# j; | 此外,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的载体也有新发展。如深圳市妇联创设“阳光女工”新项目,针对外来女工开展服务;东莞市妇联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创办的“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已拓展到6个;广州、佛山、中山等市妇联以政府项目委托方式开展的家庭教育等项目不断提高服务实效;珠海市妇联以社会筹资模式创立了“晴朗天空”社区妇女儿童服务站,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最近第10个服务站已挂牌成立。
2 j I3 h8 g, z+ [' K) Y- v* _1 C. G
' Q7 {# Y( v# h) |; F$ }% K
连日来,参加省市妇联主席会议的与会代表们实地参观考察了多个项目点。在江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妇联主席刘展红介绍了妇联如何通过团结引导30多个妇女社团、组织巾帼志愿者队伍、实施多样化服务项目、有效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经验。在女性占“两委”干部比例达78%的阳江市江城区金湾社区,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了解该社区如何利用“妇女之家”,发挥宣传教育、维权服务、组织活动等作用。在云浮市郁南桂圩镇勿坦村,与会代表走访了两户妇女贷款户,了解妇联如何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帮助妇女增收致富的经验。江门、阳江、云浮市的做法,体现了广东各地妇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拓宽思路参与社会管理的探索。8 H; ~/ E/ |- L3 e& \" s9 \ c
" y2 x+ n0 [, a# e2 ` m
8 z* H6 Y) L2 [' Q3 h8 f 新途径:五个渠道积极推进- i( s1 X; ?! F w! |( ?
6 ~& u$ E) G+ z; \+ I* O 近年来,广东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大胆探索,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组织协调和公民参与的公共服务机制。广东妇联组织通过苦苦探索,开展了承接政府的购买社工和服务项目的实践,促使社区妇女儿童家庭服务工作出现了质的变化,朝着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努力寻找突破,扩大和巩固成果,有所作为。
+ V/ S2 U$ D! z* Q* A. n
e1 ~3 m3 t: ~# {0 D* f; p
( f5 p/ E. C8 O' c 记者从会上获悉,省妇联将借发展的好势头,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资金支持,通过自上而下实施服务项目的方式,带动、指导和支持各级妇联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通过五条渠道:一是省委省政府要求每个社区稳步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其中要求建有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省妇联争取与民政厅联合下发配套实施文件,提出指导性的工作意见;二是扩大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三是培育“妇女之家”示范站点;四是扩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覆盖面;五是持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工作。( r2 i% x$ e8 `- W
7 k0 q' x# j, j1 o
# A" W6 A# Y9 y3 D
新思路:重点实现“六个创新”
1 f h2 |: |& ^" T' y2 _/ ~2 |: p5 {6 L& V8 Q
在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明确了广东“要重点探索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工会、工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科协、社科联、残联等群众团体的引领作用,团结、联系、吸纳更多同类的社会组织,逐步形成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枢纽型平台”。温兰子表示,这对于进一步促进妇联组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发挥妇联在社会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有重大意义。
4 y) f* E9 j' X" O/ g
5 m, W' [ i) i+ U. T$ t- I* p/ V8 S: h! ?+ X9 Q
据了解,妇联将重点在“六个创新”上狠下工夫——创新联系妇女方式,准确把握并及时反映妇女群众的利益诉求;创新妇女思想教育方法,把妇女群众的思想情绪引导好、疏导好;创新维权服务手段,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创新妇女参与社会管理模式,组织动员妇女参加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组织并发挥作用;创新工作活动载体,着力建好管好用好“妇女之家”,有效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基层组织形式,探索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2 j# ?' o8 D* \- Y Y, c
3 c: ? X, O2 g7 M2 B# @1 s# o% R+ }6 V% ^$ ^ m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妇联组织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载体,开辟了新的领域。”温兰子表示:“各级妇联组织一定要抓住大好机遇,采取有力举措,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促进社会和谐,为开创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