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已经7年多了,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帮教对象,期间常见社区服刑人员为躲避帮教而使用的“小伎俩”,识破并对症下药,有利于我们帮教工作的开展,提高帮教效果。% S" N! Q3 G) G+ \) \- o
0 S( F; a5 O1 d, j% z! O3 a( T z一、示弱:常见女性社区服刑人员
, |) N8 \( N+ B' ?0 G
' Z" z' u8 |/ u9 T" j* A1、声称有病' x4 ~8 p" G. k
' \$ J6 ^. e5 Q& {6 d9 U6 t' L案例1:吴某,女,60岁,本科学历,已婚,原系某中医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出过国,开过私人诊所。她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吴某从一名受人尊重的医生,变成了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巨大的落差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有抑郁症状。社区服刑初期,自视清高的她不愿与其他社区服刑人员为伍,拒绝到社区参加公益劳动。为躲避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她常常声称身体欠佳,有时拿出病历卡,甚至不说话,以手指耳朵表示她听不见。然而一转身,吴某就和别人聊起理财投资等话题,却表现得眉飞色舞,精神高昂。, }8 z L+ P5 C3 u$ t. M
$ ]5 W+ m& B$ v% z9 n
对策:对文化层次高、有一定特长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工一方面要告知他们必须遵守社区矫正规章制度,指出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健康,同时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针对吴某的情况,社工改变公益劳动形式,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咨询服务作为公益劳动,集中教育时邀请吴某开展中医保健知识讲座,通过大家对其特长的肯定,帮助其恢复自信心,并加以心理疏导,缓解其抑郁情绪。用此方法后,效果显著,吴某后来主动到司法所上交了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的详细名单,以实际行动来赎罪,期满后,吴某还专程到社工点,向社工表示谢意。7 S- \% r0 k# r
. q" p/ Y5 R/ ~, z/ [$ o
案例2:郭某,女,17岁,初中肄业,因无意中得知自己系领养后,心理受到打击,搭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无心学业,整日吃喝玩乐。因年少无知,遭遇感情受挫,郭某自暴自弃,在校期间便伙同他人抢劫别人的手机,因当时年纪未满16岁,被法院以抢劫罪判缓刑1年。社工与其接触期间,郭某常以“生理期间肚子疼”为由躲避帮教,然而转身就去唱歌、跳舞,还彻夜不归。* }; M! R( ?5 M! [
5 ~5 ?9 r9 {3 C对策:对社区服刑青少年对象,如果遇到像郭某那样经常声称肚子疼的情况时,社工应该关心地带她去医院检查,并主动和医生联系,对其加强青春期知识的指导,指出通宵不眠挥霍青春的恶果,再加以心理疏导,与其养父母沟通,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9 q+ l1 [' `0 f$ R) a$ ~% s
% V S! B' V/ A) l' n V! Q+ A$ J
2、哭哭啼啼4 g# M) J% M1 ~, }4 k* e
; \; S9 H4 j+ k
丁某,女,离异,技校学历,28岁,因贩毒被判刑,假释后在社区服刑,有间歇性精神问题,癫痫症。每次社工家访沟通时,她总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她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其前夫也因贩毒在服刑,她贩毒也是迫不得已,在监狱里服刑吃了许多苦,社工按照政策协助她解决了低保,她还不断提出要求希望社工帮她申请医药费补助、住房补贴等……
* U. {! Y+ ]5 B8 w! ^" {4 m0 ~: Z. @7 r; B! ]
对策:对有不稳定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工应该在耐心倾听的前提下,在政策范围里指导其申请补助,同时带她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她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后来丁某应聘到一家商店做了营业员,精神状态也恢复良好。
" S. h6 W* ^+ q4 s5 P
: u3 K- r! i' J3 {: k; x二、逞强:常见故意伤害、惯窃、贩毒等刑期较长的社区服刑人员
0 I$ I- J4 q- m; e, Y: P6 ^: e5 P8 v1 I7 W
1、扬言威胁
5 L: L. q: d* p4 y
, y5 [: o7 z( e祁某,54岁,初中学历,离异,剥权对象,1991年被法院以惯窃罪判死缓,在新疆服刑多年。多年的牢狱生活使他已经与社会脱节,平时就号称自己已经从鬼门关走了一回,动辄就出言威胁,认为武力是解决一切办法的武器,他认为社工对他的帮困解难是理所当然的,是对他多年牢狱生活的补偿。8 P! m' o. K% J( x# \# `- e
. s% Q. C( h9 g( }3 G" x$ c2、言过其实、炫富8 w+ I Y& }- A4 N! c
8 N5 t! Q+ k2 c
刘某,51岁,初中学历,未婚,因与他人发生口角,刘某用水果刀将他人杀死,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死缓,在新疆服刑多年,假释剥权人员。他声称拒绝帮教,表示他以前做水果生意大,见过的钱多了去了,民政部门的帮困解难对他来说是杯水车薪、“毛毛雨”。如果社工上门就是找他麻烦,那他就会不客气。而实际情况是他赔付受害人的钱款数额不菲、多年的牢狱生活使他坐吃山空,目前仅靠其老母的微薄退休金来艰难地维持两人的日常生活。
* x- s' V" ]& o+ {4 E" w" r5 N! T6 @9 W" [4 r
对策:对逞强类暴力性犯罪的社区服刑对象,社工应该在对其帮困解难的基础上,多和其家人沟通,用亲情打动他们,动员其家属一起参与帮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k1 F1 U9 }. u7 F* e# [: E% T+ e3 k0 W- s6 u
三、花言巧语、糖衣炮弹:常见诈骗类社区服刑人员
5 L0 Q0 t' w% X' R1 L
* W) ^1 i j. _, M1 k- s1、奉承
d2 t. Y& P0 A
9 d0 e4 I: b! q此类对象常常花言巧语吹捧社工,如服装新式、年轻漂亮等。' R. A7 U1 H7 ^+ Z) e! L
9 v/ H* x1 \: o4 U2、投饵5 _3 E/ r, p' }0 B4 G5 F
* I7 N7 }' N4 X3 y) h% b有时此类对象会拿些OK卡、现金、胸针、酸奶等小东西来,说要送给社工以表谢意等。
# C1 H3 E& m7 {! a& f7 q3 y0 S; _; J. t- g4 P: i5 q- t. H
放任的危害和后果:重新犯罪、弱化社区矫正。 k1 x9 a$ p& B* x9 k. m% U
/ A# T, E I$ n0 x" _- F* Q对策:对糖衣炮弹类社区服刑人员,社工需保持清醒头脑,对他们的送礼要婉言谢绝,并严正指出社区矫正的严肃性,事后要及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宝山区 张小琴】
7 x& O9 b B' b5 a1 X
( `/ C* n" X, l' c0 f; M% I来源: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