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8 09:48 编辑 ; k! }3 S' h/ f& \( h9 T# G1 S) T0 y
4 U! N4 B6 ?8 b8 j: K0 h9 }
@, x& P# K8 r* L- D! Y! i
* b% m$ {& c+ l. U. s6 q 南海人民医院的医务社工和小朋友玩互动游戏。 南方日报记者 卢奕诚 摄3 b5 g! I1 I$ q" _
) d" c7 H9 t$ H# J6 K/ A0 e 医务社工,当这个全新的名词一年前出现在南海人面前时,很多人都觉得陌生。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职业,为南海的医疗服务注入了全新的内涵。贺彩霞,就是这样一名医务社工。从山东到汶川,再到南海,伴随她的成长经历,伴随着其在南海的生根发芽,可以看到南海基层社会管理新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全新蜕变。4 I% v( H* T }2 c: X
8 _" ]. c0 y3 l @) d+ M6 y
2012年3月1日清晨7点,27岁的山东姑娘贺彩霞从被窝里爬起,揉了揉眼睛。10小时前,她为了修改一份乳腺癌病友妇女节活动的文书,熬夜到凌晨两点。) C- S8 p0 I/ M3 f O& F
4 i2 H8 o: Q6 P: w) `9 T" Z 贺彩霞是南海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社工。去年9月,桂城政府“关爱基金”项目和南海区人民医院共同筹集启动资金61万余元,向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医务社工服务项目,试点一年。
3 e4 s! u# m! u" y$ F- ]1 D# P" |3 W( J5 o4 B- p
贺彩霞与另外4名成员以第三方立场进驻医院,启动仪式当天,南海区卫计局通报称,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政府向第三方服务机构购买医疗社工服务的新模式,构建医院“社工+义工”服务平台。
" T7 d& m- N8 ]' B, u
6 F& j2 R8 L8 m( b c 在南海进入注重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贺彩霞”从全国各地来到南海。10多年的学习、工作生涯,山东、厦门、广州、汶川、佛山等地的社工生活,给她带来了什么?又将给南海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什么?
& f E& k, t" d
* h* U6 K8 o: U 汶川、广州的三年漂泊
5 J) i7 z. F3 Q( e' i' |# D9 Z: a4 x7 X }! w
时光倒流到2008年5月12日。
. A/ M6 F0 e. S' K7 e' u d! c% o6 _$ ~1 s9 e
当天下午两点多,即将于厦门大学社工系毕业的贺彩霞,在校门外的环岛路上跟随着奥运火炬欢欣鼓舞。几分钟后,接到汶川等地特大地震的消息。5 x0 }% a0 K: p
% a' V+ N' K+ `3 a3 v1 @ V) ^( w 毕业答辩在即,那时贺彩霞虽已被保送中山大学读研,但却还不知道,她未来的中大导师和几名师姐们已经奔赴汶川县映秀镇和水磨镇参加灾后救援,并开始筹建启创水磨社工站。同年的5月28日,佛山市对口支援汶川县水磨镇的援建工作开展,佛山援建队和大批志愿者奔赴水磨。
: b/ ` u9 P2 o* ~
) z; N/ E! n I9 R$ g7 ] 这些,似乎冥冥中为贺彩霞的四川、佛山社会工作服务牵起了线。5 E: H& ]: ]! Y# i& S& \
% F$ D1 F4 d7 [7 i+ ?' ?4 [6 T 2009年7月到9月,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她来到了汶川水磨社工站进行专业实习,与三名驻站社工和各地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服务。住拥挤潮湿的板房,走崎岖的夜路,雨天狼狈地摔倒,搭拖拉机爬陡峭泥泞的山路,在尘土飞扬的桥上飞奔…… i0 A9 |3 V" c h0 A
7 Q% _6 B7 }6 c! Z9 ~“这是一段从来不曾经历过的日子,一段深深烙印在我生命中的记忆……”贺彩霞在手记里写道:在大学生志愿者和佛山援建工作者身上我学会了吃苦与奉献,在本地乡亲们身上我学会了乐观与坚韧,更加被小娃娃们天真活泼的天性所感染,三名比我还年轻的社工长期坚守的坚韧执着更是一直鼓舞着我。这看似短短的两个月,却让我产生了解不开的灾区情结和社工情结。8 s% E6 Z% M; ]0 ]0 V4 Y/ \3 Z
3 A, C+ `( c1 V
2009年12月,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北川极重灾乡的陈家坝社工站正式成立,贺彩霞因此正式入职启创,统筹汶川水磨社工站和北川陈家坝社工站两个站点的工作,并参与一线服务。
9 M6 P; v- ?1 }
$ R7 B( {. e4 k4 K 两个站点采用“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服务模式,以学校为驻点,同时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层面开展服务,两个社工站其实就是两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贺彩霞说,工作与实习已经完全不同,必须承担与自身角色相应的工作和责任。当工作站由1个变成2个,当同事由3名变成7名,当天气从适宜变成寒冷,当她从实习生变成小主管……
2 Q; K: Z: M1 a
4 z( ?$ |9 M. p S* q4 X8 o 当个人诉求与环境冲突、内忧与外虑叠加在眼前时,贺彩霞有过迷茫,有过退缩。之所以能够走出当时的困境,她说得益于团队、老师的支持:导师总是在她迷茫时指引方向;服务督导每月到四川一个星期,给予项目管理、团队带领、一线服务中的专业督导;总部的同事们不定期地到四川支援;四川两个社工站的7位同事相互支持、坚守着。她得以顺利走过新入职的调适时期,逐渐成熟。
' k% V8 v, Q2 {: @, P( s- F$ y. A& p% R, O% ] h: H
就这样,贺彩霞结束了两年中大学习生涯。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留在四川吗?看着闺蜜好友们各自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替他们开心之余,贺彩霞也接受着他们的担忧和关切:
# W' T) ~. D2 V9 r, ~) g0 W' T. X4 u* e; j& u# m' d
“真的打算常驻四川了吗?咋想的你!要不赐予你一个‘农村年轻女社工’称号?”闺蜜在QQ上戏谑地说。, [2 w9 x2 x" d! K
* G, }6 M5 \* n' }) e& Y
停顿几秒后,贺彩霞敲击键盘,“是啊,欢迎来四川玩!”
' T/ K$ W* B: h4 l2 t1 S$ H' m7 l3 ^& r3 A3 K
贺彩霞说,因为不是广东人,留不留广东无所谓;也因为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不回山东;更因为不想四川的工作半途而废,尤其是对那里的同事和人们有着割不断的牵挂。- E5 |( ]5 Y9 ^
# i) |- r C0 ]( J0 ~% n 回到四川后的一年里,贺彩霞也去过启创在茂名马贵的分站做站长,参与了两个月的凡亚比风灾后的支援行动。“不想做救灾大使,却也随时愿意在不得已时贡献自己的些许经验,2011年‘不再救灾’的新年愿望不知可否实现。”贺彩霞在手记里写道。1 {3 j" U) W* I
9 r$ O6 C# d/ {
“空降”南海的医院社工部主任
4 [( M9 C6 d: _3 @6 t' V/ M' o6 e9 H# z" y; A
2011年8月,桂城政府“关爱基金”和南海区人民医院面向全国NGO组织公开招标,向第三方购买综合医疗社工服务,“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标。
& r: K! W8 s6 ?5 E. }! F5 f5 k3 x4 M0 ]2 `9 w$ A
一个月后,南海区卫生系统一份名为“‘医路同行’——扭转医患‘信任危机’”的医务社工项目调研报告中如此写道:借力该NGO组织的中山大学背景和港台成熟社工督导及服务网络,按照当前国内最高标准配置硕、博士持牌医务社工5名,首次将专业社工服务引入医疗卫生系统,填补了我区医疗卫生管理领域的空白,通过“社工+义工”的桥梁作用,柔化医患紧张关系,对于增加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和医学人文关怀色彩意义深远。
' ^9 L4 }' x8 j5 J- o; J, Q1 j) D7 T. V7 |8 R- y$ h4 s: f
因为有着名牌大学社工专业硕士学位,同时又有着汶川等地3年艰苦的社工实践经验,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把南海人民医院站的项目交给了贺彩霞,由她担任该项目的社工主任,带领其他4名同事开展工作。由此,她告别了四川的生活,开始了在南海新的旅程。
& C) ]5 P) ~; s4 a2 k* U8 I( l/ w( }" o( z/ s9 y& b; B
医务社工是什么?来南海之前,贺彩霞从未对这个名词有过深入了解,也无相关医疗经验,而启创中心此前也只在广州荣军医院开展过对于伤残军人的康复治疗。7 ?; B* d F8 |
3 D/ ]' Q) [; q: x4 L2 }" c
南海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务社工这个陌生的名词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国内,较早的本世纪初起步的上海和深圳都是采用政府人事局制定正式社工编制的形式,派驻医务社工到各医疗机构开展工作,从体制和制度上造成了瓶颈。
) o: s [2 o# t3 B3 I* i1 L
9 u. [" y) M9 ?1 P7 _ 经过了10年的发展,全上海现在仅有17个持牌医务社工,项目成长严重制约。深圳模式则是人事局派驻一位社工到医院,由于医院没有项目的配套和制度的支持,该社工就蜕化成普通的行政文员,孤军奋战,难以开展专业工作。
1 c1 v4 F: k k* H9 }' z+ G& D# v8 e9 X- j- \; p/ G9 } P
该负责人说,相对于两者,南海模式筹资灵活,而且项目服务方都是具有粤港台资深背景的机构,蕴含深厚的外围服务资源。购买一个项目,可以调动机构背后更多的港台社工督导,同时通过半年一次的项目绩效评估可以及时修正项目发展方向。
5 y9 x! ?9 x" g* w9 n H( j' U- b E
借鉴国外及香港的经验,贺彩霞和她的团队进入南海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项目调研,摸索出六个项目,包括义工管理,导诊和宣传服务,医患心理辅导和临终关怀,链接社会资源,病患需求反馈,组织医患互动活动等,成立病友、家属等小组,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提供群体性的支援及个案辅导和支持等。; G6 [( n0 I4 h0 d* l U. r
+ ?) q5 D9 U$ E
可是,当社工们进入医院,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时,却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被广泛认同。贺彩霞说,社工“空降”到医院系统后,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怎样融入成熟运转的医院系统,同时维持并发挥自身的专业性。2 q) K& @( C$ g4 H* @. N# P4 [$ I
4 c- S- t) b; b8 V
在南海人民医院4楼的“健康管理部”牌子下,“医务社工部”位列其后,贺彩霞和同事们与该院的护士长们一起办公,交流工作心得。在门口的宣传栏里,贴满着亲子生日会、乳腺癌病友嘉年华等各种活动的照片、医护人员的心愿卡片等。
3 Q" `$ `1 V& X, M- f+ F" s: F9 F% f
针对医护人员希望多一些娱乐文化活动的要求,贺彩霞建立了一个资讯平台,通过社工、义工搜集南海周边一些娱乐的信息,比如20元的电影票资讯,免费的瑜伽班,请桂城义工联过来,教授一些手工、化妆的课程等,“很受欢迎,让他们人际交往的圈子扩大,放松心情,同时又锻练了沟通技巧。”) N7 _* w n/ F
/ n" D) l9 {! r) r4 A# y; u, I 被遗忘的娱乐生活
) R2 Z9 C# M+ e+ v4 l9 I; z1 p/ X( j! U* G
贺彩霞说,最让她高兴的是医护人员主动上门寻求帮助,或者主动要求做义工。虽然打开医护人员的心扉不易,来的人也暂时不多,但是这种被信任和需要的感觉让她倍受鼓舞。
' F7 K! V% i/ ^5 V
- E+ n: \5 v' e* H 有一次她去一个科室和一位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一名护士一直在她身后观察她如何与病人交流,临走时,护士终于从后面叫住她,“贺姑娘,我能不能留一个你的电话啊,想和你聊聊天。”+ E/ j4 l' E% m% J! C
5 A5 Z+ K6 P& b 经过多次接触后,这名护士拨通了贺彩霞的电话,与她聊了一些情感危机问题,“她会看你怎么和病人沟通,深入和你接触了解,才会敞开心。医生护士很忙,同时比普通人更难敞开心,这需要我们更为主动的服务。”贺彩霞说。
* s# Y; I6 C- M. p/ g5 i( p) _# n6 x" ]) Y- P" j. k( K
面对偌大的医院和越来越多的需求,贺彩霞时常忙得团团转。“在美国,和南海人民医院规模差不多的医院,一般至少会有200名社工,我们只有5个人。”贺彩霞说,虽然是一个试点的项目,经费有限,希望面面俱到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只能就重点实施,目前只能与6个需求最大的科室合作。$ } ?8 y% t* W8 C! P. b
2 b4 Q$ K Z* g/ w
贺彩霞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试点项目到今年9月份,如果第二年续约,想把已有的活动深化,再开展一些新的活动,“乳腺癌病友会已经初步形成了常态,有几十个病友定期开展活动,还出现了几个意见领袖,每次都乐意为新的成员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_6 q/ d; z: G! D
/ a1 j/ f6 K y9 t( S
虽然住在朝安地铁站附近,可是贺彩霞坚持每天走路上班,她说这样路上会有些时间想想一天的工作计划,锻炼身体。
0 }1 i6 a( j: G/ L) ?8 S
& O& M7 y1 H* x, O 由于工作很忙,又是团队的核心,贺彩霞基本上每天都熬夜,因为在医院里常常都是要见病人或者去科室,比较难静下心来想东西,但是每开展一个个案、小组或者活动都有配套的一系列文书要写,有时晚上12点睡,早上四五点就起来了。- k7 u& M* x3 O7 _, T0 Y
7 f/ E1 D0 N0 Q0 u
虽然为医院的护士解答恋爱交友的疑惑,贺彩霞自己却没有谈恋爱,因为没有时间。记者问起她的娱乐生活,她说偶尔周末会跟其他项目的同事聚一下,大家互相挖点各自服务或者团队带领的经验。有时也会回中大走走,见见老师或者师姐妹,泡泡图书馆。" H# B0 v; h9 `; x
* B: p0 q" ]7 g3 o9 f4 G( j; R" G 当提议下次有活动叫她一起时,这个高个儿女孩乐呵呵地说,“好啊好啊,有好玩的叫上我,都想多些朋友的圈子,户外的运动都好久没有了。”
! U: y/ i7 [4 `, F& C6 {* E7 |
# T& A6 Q# X; D O 一年前,贺彩霞在手记里这样写着:“这一路走来,有兴奋回味的怀念,有无奈回首的感慨;却也难免,时而颠倒,时而迷茫……当工作不是为了生活的时候,生活又是为了什么?当倾注了太多情感的工作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生活的时候,将随时面临无处可逃。”. u, E; M \- b% m; m4 i8 a
5 b* D+ d. n$ O/ i: n# E8 ]( z 一年后,她的手记里又有另一番感慨:“有人说我该给自己找点寄托,有人说我需要精神支柱,一直似懂非懂,认为可有可无。其实,我需要;其实,我一直都有,是时候整理下今日之后的行程,无论是中转还是终点,无疑是必须……”$ s* ~( H+ `8 _ X
9 [: w3 o/ O2 V3 {( r, p4 ?! q
必须如何?这个省略号,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 t ?" x8 ]7 \6 T' {. m ?
{: V! \- a# y, }6 ?; B ■成长手记
: h* s: C+ H6 V& _/ h) h- K5 Y9 D. F1 P8 n" V3 Y% Y
南海 2012年1月1日 关键词:关爱护士6 ~7 v2 z% G, s. y" f) Q
# r, M+ U- i( m “KK要找个男朋友!”这是KK今天在愿望墙上写下的新年愿望。
; P# ~& ?: O" n8 Y* ^: e8 u& a+ a) {- l* i8 P
KK是谁呢?肿瘤科的一个小护士,20出头的年纪,活泼开朗,大方热情。她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每一分钟的工作之外,还主动请同事介绍来社工部做义工,真的让我们喜出望外。
3 h1 P, q$ w5 a+ X0 M4 @/ K5 ]/ x+ ^5 Z6 b
' i# t3 G- h* }6 L* S& e+ h 说起工作中的压力,KK说得最多的还是和病患之间“怨忧参半”的情感纠结。科室的病患基本都是需要接受化疗、放疗的中晚期肿瘤病患,他们时常会因为心里的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而不小心对护士姑娘们发脾气。姑娘们体谅病患的处境,把委屈自己咽下去。很多时候,年轻的姑娘们更多会因为病患病逝离开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自己一直照顾着的病患,时间长了都会产生感情,更加的不舍。KK有次就特别对我说,“姐姐,我们科室过年的时候走了好几个人,有的来的时候还是自己走进来的,可没几天人就没了,同事们最近都挺难受的,你有空要多去我们科室,那些病人真的很可怜,我们心里着急可又不知道怎么办……”
4 v" s% g/ U: b; D% G! b* ^9 p8 j# X$ y. e2 {2 S5 d/ E
在医院呆的时间久了,接触的姑娘们多了,慢慢更加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情。而对于年轻的护士来说更大的挑战是,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最低的工资拿起,从最基本的生活护理做起,从小小年纪就要直面生离死别,她们需要更多病患的理解、朋辈的支持、社会的关爱。* o* n" T( I" f8 ?& e0 l) ~
2 e! v+ j! P1 Y6 Y8 Y- J
■相关
X: J' H5 k9 X* ?
" ]4 h8 F" Q U! i% ?- h, b 医务社工试点将向桂城、罗村医院逐步铺开
9 f8 ^# r+ P5 s+ J5 ~4 d* i, G/ H7 t7 @ ~
南海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启创在南海人民医院的试点项目将于今年8月进行评估。接下来,罗村、桂城医院也将开始引进这种模式,公开招标,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医院。卫生局将会慢慢淡化组织的工作,以引导为主。
2 M- M7 x& \7 i+ w0 Z1 E2 U% O, n6 R5 c) B5 k8 U: Q: d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罗观翠教授说,由于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加上对医疗风险的不理解,现阶段国内医患矛盾比较尖锐,相互之间时常出现沟通困难。而医务社工作为第三方,与医生、患者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以不同的身份和角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目前还是新生事物,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专业人士缺乏、岗位不明确等。
3 P; ?. f+ l& ^5 [% ^1 {: h! \/ d# h
( i( n) k" r0 o0 ] 如今医务社工的足迹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的医院和社区,主要采取两种管理模式。美国医务社工按医院规模比例配置,和医生护士一样,都是医院的正式雇员。香港的医务社工由医务卫生署直接聘请,再派驻到各家医院。医院下设部门管理医务社工,医务社工属于医院的职工,有利于医院内部协调,但很难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事务;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派驻社工到医院,社工做为中间人的角色,立场会比较公正,但协调起来不如前一种便利。7 |" l* c, s) N+ c
( q3 b, i4 ^4 G: e5 } 在南海人民医院的试点,除了资金和平台的问题,还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现有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要在社会工作专业有意识地培训医学知识,也需要把社会工作理念引入医学院。1 G4 o( _& S/ X6 c) N3 c' v
% q+ X/ c4 W" ^2 Z9 C* W7 {8 ^# l 文 南方日报记者 张素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