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19|回复: 1

[新闻媒体] 东莞草根公益组织想要和“公募”谈场恋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莞草根公益组织想要和“公募”谈场恋爱
2012年06月18日 09:3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师曾志。
漫画:张建辉

背景政策:目前对社会募捐做出明确规定的全国性法规有三部,分别为《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均明确规定,拥有社会募捐资格的机构只有公募基金会、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
  公募权:通俗理解,合法注册的组织机构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权利。本文探讨的公募权限于公益组织的范畴,所募得的款项费用主要用于资助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组织的行政运营费用。
  2012年5月1日起《广州市募捐条例》正式实施,有条件地赋予民间公益组织“公募权”。这一举动,羡煞不少
  东莞民间公益人士。他们吃了太多没有“公募权”的苦,深知“公募”关乎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更决定着一个城市,
  一个国家慈善体制的健康程度。他们期待着,广州之举能在东莞落地。而为这一天,不仅是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东莞市民政局也在积极热身,做好前期调研等待政策松绑。
  苦恼现实
  小区摆摊募款“不合适”
  东莞人阿龙没想到,想为一所民办学校修缮校舍发动募捐的决定,会被“头儿”一口否决。按照阿龙的计划,打算在自家小区门口,挂个横幅,弄个募捐箱,再准备上百张传单,发动十多位志愿者,热热闹闹地号召街坊来捐款。这次和以前的助学行动不一样,修缮校舍需要5万块,阿龙觉得光靠团队内部的义捐,实在力不从心。事实上,依靠内部志愿者的爱心,是阿龙所在的公益组织———“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一贯的做法。队长老孙婉拒了他的要求,理由只有一个:“不合规矩”。最终,“瓦蓝栈”还是照老规矩,请内部的志愿者发动身边好友,参与捐款。10多天后,终于筹得5.4万元。
  “草根”联手“官方”有点难
  老孙一再强调的“规矩”事关“公募权”。
  据东莞市民政局透露,东莞市目前有资格向市民公开募捐的公益组织只有市慈善会、市医疗救济基金会、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等。这意味着,像“瓦蓝栈”这样的草根公益组织,不能公开向社会募捐。要想合法募捐,首先必须是经民政部门审批并登记在案的正规组织,在此基础之上,联络当地公募基金会、慈善总会或红十字会,以它们的名义联手举办募捐活动。
  “瓦蓝栈”符合“正规组织”的条件,但想要联手官办公益组织,却不容易。“手续比较麻烦,他们人力也有限,所以我们很少合作。”具备公募资格的东莞市慈善会有关负责人也坦承,确实是在有比较好的、有把握的项目时,才会跟对方合作,“没有把握的,当然不会随便去开展活动”。
  “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于去年在东莞市民政局备案注册,正式拥有“合法身份”。老孙说,注册之前,募捐这一块可能还能打些“擦边球”,但如今是正规兵了,一切都得按规矩来。为了这个刚刚起步的组织能够顺利“生存”,老孙一直都是“谨慎,再谨慎”,熟读各项事关公益组织的法律法规,不敢越雷池半步。比如“募捐”,老孙从来不敢太高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老孙不想获得公募权。对他来说,公募对“瓦蓝栈”的意义,关乎生存。
  “公募”关乎生存
  助学是“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的主要项目。通过实地探访,寻找已失学或正面临失学的儿童,帮助他们找到资助人,让他们重返校园。助学的特殊性在于,每一个受助人的需求迫切而实际———学费、生活费,这意味着,每决定帮助一个孩子,就需要为他找到一个甚至更多的资助人。(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因为不能大张旗鼓地公开募捐,志愿者只能将受助孩子的详细资料挂在内部官网或Q Q群。自然,孩子被认领的速度并不理想,有时挂在网上一个月没人理。常常,到最后都是志愿者干脆自己出钱认捐了。找不到资助人,认捐速度慢,这直接影响着“瓦蓝栈”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没有“公募权”,还意味着没有活动经费。探访学生、经营网站,都需要钱,现在这些钱,只能由参与活动的志愿者“A A”。为节省经费,老孙不得不规定,助学探访的范围,以省内为主,限定在车程六小时以内。每一次出发前,“得先估算活动经费,油费、餐费、买水,每一笔都算清楚,活动结束后多退少补”。老孙对比了下,2009年时,去粤北山区一趟,来回平均300元/人,如今物价上涨,得400-500元/人。每一分钱,都由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自己掏。老孙也算了算,自己每年要掏至少1万块。
  老孙说,“瓦蓝栈”全靠每一个志愿者的爱心和热情才得以坚持。他笑说“A A制”是特色,旁人都能看出,这笑的背后透着深深的无奈,“长期A A制,步子肯定迈不大。如果能公募,也许能找到企业愿意直接以项目形式资助我们,有了活动经费,我们也能探访更多孩子,不必束手束脚了”。
  折中办法
  “不能公募,购买服务也行”
  被“募捐权”捆住手脚,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下称“隔坑”)也深有体会。
  与“瓦蓝栈”无任何政府资助相比,作为东莞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机构之一,“隔坑”的情况似乎没那么糟糕———有70名社工岗位系政府购买。按照政府购买单个社工服务的经费标准是每年每人以7 .2万元计算,“隔坑”每年可获得政府资助504万元。然而,依照规定,其中至少80%,即403.2万元用于支付社工薪酬福利和工作经费,这是刚性要求,再加上一些过年过节给社工的福利费用,剩下最多90万元用于“隔坑”一年的运营。“隔坑”项目总监刘建介绍,相比中心一年的日常支出,90万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位于横沥三个“新候鸟服务点”的场地租金、水电费、行政、服务、后勤人员工资一年加起来就接近90万,若是再将活动开支等计算在内,刘建说“不敢想象,每天都在愁钱的问题”。
  “隔坑”同样没有公募权,资金来源自然有限,大部分还得有赖于“隔坑”创始人徐祥龄夫妇的人脉。而大多数捐助,直接一对一,用于帮助贫困的新莞人家庭,不会用于支付中心的行政费用。除非经人同意,才会适当留存一些作为行政费用。不过,中心很少和资助人主动提起“行政经费”这个字眼,“人们还是希望自己捐的钱直接到受助人,不会直接说捐给一个机构用做日常运营”。
  公募权的放开,刘建十分期待,却又“不太敢想”。不过他说,如果公募权无法放开,政府和社会通过“购买服务”同样可以缓解目前民间公益组织面临的困境。他举例,东莞市政府以购买项目的形式资助了“隔坑”的“新生代农民工”“左邻右里”和“寻找香树传奇”三个项目,用80余万元打包购买这三项服务,缓解了中心在操作上的压力,灵活性大些,活动效果更佳。刘建因此希望,社会热心企业也能以资助项目、资助活动的形式来帮助民间公益机构,“算是对公募权放开前的一个弥补吧”。
  政府表态
  广州的做法是东莞未来的方向。
  ———东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
  东莞将做好充分准备
  记者:广州出台了募捐条例之后,东莞什么时候可以跟上?
  东莞市民政局:东莞也在探讨、探索这条路到底怎么走。广州的方向是可行的,东莞也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去效仿。这是一个政策上的改革,东莞没有立法权,我们会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法律法规去做。同时,东莞也会在前期调研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未来方向
  “公募权”正在松动
  5月1日,《广州市募捐条例》正式实施,赋予民间组织公募权。尽管限制条件不少,但它传出的信号,却羡煞如老孙、刘建这类民间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这个信号,让他们有理由相信,“公募权”这块难啃的骨头,正在慢慢松动。
  其实,松动在一年前就已经发生。这得感谢“郭美美”。
  2011年6月发生的“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拉进舆论漩涡的同时,也将中国慈善姓“官”的本质无情示众,官办慈善机构的公信力跌入历史低谷。有调查显示,当年6-8月以慈善会和基金会为主的N G O接收到的捐款,相比前三个月,急降9成。与此相反,民间草根公益组织却渐渐从地下进入公众视野,似乎迎来了春天。
  那一年,政府开始向民间公益组织伸出橄榄枝。也是在那一年,东莞率先为民间公益组织“松绑”,宣布公共服务类的社会组织登记,无需再寻找业务主管单位做“婆家”。东莞助学达人坤叔,在当了23年的“黑户”后,也因此拿到“合法身份”。至此,点燃了东莞民间公益“注册热”。东莞市民政局透露最新数据,目前,全市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数量已经增至近100家,其中甚至还有村组一级的社会组织已通过名称核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拥有“合法身份”是获得“公募权”的第一步。而这个曾挡在民间公益组织的第一个拦路石,如今基本已变成了“纸老虎”,东莞的民间公益组织有理由相信“全民公募”时代的到来。东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也向南都记者表态:广州的做法是东莞未来的方向。
  要“公募权”,先赚“公信力”
  获得“公募权”,公益组织要做好什么准备?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说,“要变得更加专业,提升自身能力,公信力,真正做社会应该做的事情”;已具备公募权的东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刘泽峰说:“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实施项目形成的品牌服务是最重要的”:“瓦蓝栈”的老孙说:“做好财物公开,提高公信力”“隔坑”的刘建说:“财务透明最重要,不然别人凭什么信你?要别人捐钱,公信力是起码的前提”。
  他们都提到了“公信力”。因为这是公益组织安身立命的根本。
  因为经费有限,“瓦蓝栈”请不起专业社工,助学项目的运作,全都靠有全职工作的志愿者腾出时间做。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松散”的团队,在财物运作和公开上,却丝毫不敢含糊。小到每一次助学探访活动的支出,大到月度、年度活动支出,无一例外都要公示在官网上,接受团队内部及资助人的监督。年度经费支出更是委托专业会计。老孙说,这种做法,既是为了给每一个志愿者、资助人一个交代,让他们花钱花得明白,也是为了提高整个组织在社会的公信力。
  “隔坑”每月都会发布“公报”,公布当月项目开展情况,及各项开销“公报”不仅公布在官网,还会主动报送给媒体,随时接受监督。为了提高专业化水平“隔坑”特邀专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财物管理的专业服务和支持的机构———恩有财务,给社工们进行培训,并已使用专业的财物软件,管理“隔坑”的账目。
  老孙和刘建都认为,公募权的放开,公益圈将重新“洗牌”,具备公信力、专业服务水平的组织才能留下来。换句话说,要想和“公募”谈恋爱,得先让自己变得强大,提升自身公信力和专业水平,否则,只能是一场单相思,或是悲剧。
  对话
  政府不要管、卡、压
  记者:若要迎来全民公募的时代,民间的公益组织应该做好什么准备?政府呢?
  师曾志(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民间组织首先要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公信力,真正做社会应做的事情。
  政府则要有一个思想转变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在具体问题中解决问题,而不是管、卡、压,学会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
  记者:草根组织获公募权,会对官办公益组织带来怎样的冲击?
  师曾志:不能叫冲击,只是增加了竞争对手,官办公益组织要么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要么退出。
  记者:广州募捐条例已经实施,广东慈善事业条例也在酝酿当中。这是否预示着,大的环境有可能面临松动,还是各方仍处于观望状态?
  师曾志:大的环境改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政府与民间组织应该各自做好准备,有能力,想做事,做好事,才是根本。
  他城经验
  广州工作成本不得超募捐财产10%
  《广州市募捐条例》规定:禁止自然人单独募捐条款被删除,扩大募捐主体,为慈善目的设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均可申请募捐。募捐财产使用期限超1年要年度审计。募捐组织应当厉行节约,降低工作成本,除组织募捐活动必不可少的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工资外,募捐财产及其增值应当用于募捐方案所确定的公益事业。工作成本不得超过募捐财产10%.
  实例义工联街头义卖饮“头啖汤”
  《广州市募捐条例》实施至今已一个半月,据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透露,至今共有2个募捐项目申请并获审批,还有2个项目进行了备案“这个募捐许可量已经非常不错”。
  广州义工联最早饮得“头啖汤”。5月10日,他们即向广州市民政局递交了募捐申请,以“给独居老人一个安全的家”为主题举行义卖活动。两周之后,申请获批通过。第二天,他们即在广州市北京路广百广场前进行了公募行动。《广州市募捐条例》的实施,意味着类似广州义工联这样的民间公益组织,民间募捐不再是“灰色地带”,不必再偷偷进行。




原文链接:http://news.timedg.com/2012-06/18/content_10655802.htm


该贴已经同步到 东莞清流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6-15 02:11 , Processed in 0.077700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