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16|回复: 0

[时评] 助人自助,别让社工孤独上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助人自助,别让社工孤独上路
* J' L: {$ t/ v" @  [
                                                                        2012年10月21日07:45 来源:三湘都市报
5 n6 X0 ^5 s4 f

$ a( Y) P2 U7 n% r+ v* X. o       文/张英# [0 A8 r3 ]4 h; i+ H; A
) h: b# t0 @5 L
  这几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正与竞争对手罗姆尼展开总统大选辩论。这位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一度以其励志的人生经历,俘获了不少选民的信赖与支持,草根气质浓郁加上一直秉持的亲民色彩,让底层人士的支持率一直保持不变。据悉,这位总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社工。在社工组织发展完善的西方国家,其实不少年轻人与奥巴马有着相同的工作经历,从学校出来后,选择社工工作,在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中弥补和增长社会知识,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积累着日后的从业经验和道义资本。" W$ q* d7 J4 ?, Z1 h+ A

( o) u# v8 n8 z3 f4 @3 q  在国内,社工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名词,人们往往容易将其与街头挽着红袖章的老头老太混淆,认为其就是围着社区转,管管停车、攀折花草的人。虽说社工所做的工作大多也是屑小事物,但其所承载的社会服务功能,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却远非“鸡毛蒜皮”所能衡量。社工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即不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直接帮助别人,而是开启被助对象自己救助自己的力量。这种“授人以渔”的救助模式,既可以扭转被救助者传统的“等、靠、要”思维,也可以节省大量社会成本。因此,作为维系社会运转的重要力量之一,社工对社会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一点,从国外社工这一专业的职业化体现及社会地位、薪酬待遇可以看出来。* G! C- C4 D5 J. ^+ C+ R
( o1 u" r  u; z+ X; p; V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从事社工的人,都为自己投身这一工作而产生的积极人生意义欣慰喜悦。他们给自己的封号是“拿工资的雷锋”。但我国社工组织的缓慢发展与尚欠完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对比下,有着显而易见的尴尬和艰难现状。社工工作的陌生性、社工机构的不发达、社工人才的流失严重等,都让本来刚刚起步的中国社工事业后继乏力。目前我国仅有600余家民办社工机构,距离中国社区服务的要求有着极大的差距。由于在经济改制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为数众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不少社会性问题和矛盾相应沉淀到了社区这个基层。祸患常积于忽微,社区中的矛盾多发,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会面临的信任危机及必须进行的理念调整,若无有效的中介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进行沟通、润滑,矛盾积累的递增会有增无减。社工组织的出现,就是一个“社会微调器”,在不消耗过多政府能量的前提下,它通过社工个体与社区居民的定向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因为摒弃了“文件传达式”的面孔,减少了居民向上了解政府信息的各种成本,在效率与效果上,都比以往的政府—民众沟通模式有所提升。" [# O% ?; m. B5 H3 Q9 v7 ]* W
6 x  c% S' }. c/ N/ e, q8 Z
  宏观性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具体到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权利获取和利益实现,在一个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性并不太强的环境中,政府即使想做“千手观音”,也会囿于人力、时间、效率的原因而无法如愿。这时,对社会需要帮助的个体施以救助的社会自治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近些年来我国对社工组织的建设给予了支持,也益发重视社工在弥补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劣各异,沿海一些省份从香港、新加坡等地积极引进社工组织模式,以外包型服务的形式将部分政府服务职能让渡给民营社工机构,极大缓解了政府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的压力,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社工人才。但相对而言,内地的社工发展却较为缓慢,由于待遇、压力等原因,导致一些愿意投身社工事业的人员面临重重困难,由开始的热情高涨变为后来的黯然离开。
, r. X+ E. E$ c5 [9 T9 d5 v: }4 _$ E0 \9 L5 r: b1 k5 l# h
  与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所占比例相较,我国的社工工作无疑还有着巨大的不足,这也注定了目前为数不多的社工人员将孤独行路。庞大的基层社区中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工作压力,都让这些“拿工资的雷锋”虽有助人之志,却难免疲于应付。令人期待的是,去年由中组部、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个十年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培育发展8万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并逐步建立50个国家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 s1 i; f# |4 B$ I
# T* G& M( X. `8 z
  社工无疑是个朝阳产业,这个产业与经济的关联目前甚微,但对整个社会建设中的关系协调、问题预防、公正促进等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领域,他们终将成为最主要的力量。在社区组织日益发达的当下,加紧社工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是一个迫切的社会课题。
) B$ M: O+ j; U& `' ~/ L! x
3 Y- v, Q& @2 ^8 e( z3 Z! `0 l
5 _% C4 o9 D3 S1 |* M/ N
8 V8 D& J' @$ v' Y! y/ m3 f+ z
7 |! P$ w' d' f原文链接:http://roll.sohu.com/20121021/n355333280.shtml0 V* O. I2 \& B+ |& v

# p$ p+ m1 [* r7 I( Y' [3 i
. i. g( F  T' ]4 N" o$ @0 w2 A2 X/ v' u5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7 15:35 , Processed in 0.06210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