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2-11-8 09:26 编辑 J `2 r! A7 e2 c& M* d) W
( x& N8 d4 V9 a, _6 @$ @& ?
% @! y' N/ H* e: F7 B' U% c: v 今年8月,下城区全省率先试水招聘名校应届毕业生当社工
+ H2 \6 \5 w# _: e( F 11名高材生有6名女硕士
( _# g- k( y, ?1 D# r5 u, B& D4 }5 k# `9 ^6 X5 V$ Z. w0 A
高学历社工究竟能够带来什么?
0 S# Z* s; }4 S) u/ R2 j1 s& C: j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杭州的社工通常都是些年纪稍长的中年人。他们穿着朴素,说着一口地道的杭州话,有点像“马大姐”,在社区里穿梭,帮着解决东家长[微博]西家短的琐事。
1 X* Q9 d% X& @7 P( s: e ]2 ` 不过如今,杭州的社工圈子里,多了几张新面孔,他们年轻有活力。今年8月,下城区民政局在全省率先试水,招聘11名985、211工程高校应届毕业生担任社工,当初报名人数高达69名。最后入选的11名社工中,有6名是女硕士。而他们所学的专业,更是从土地资源管理、中国近现代史,到社会学、行政管理等等五花八门。
$ `7 h/ D1 m" ?& T% u5 E 从9月17日上岗至今,6名女硕士已经在社工的岗位上工作了一个半月。昨天,记者走访了分散在各个街道的新社工,聆听她们的坚守与困惑。
6 H4 u2 n# C: \ F 85后的她们初出象牙塔,还带着点书卷气却又冲劲十足,青春的气息在擦肩而过时都清晰扑面,对未来,她们依然有着很多种憧憬。她们中有人心怀社工理想,也有人因为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而入行。这样的她们,为社区席卷来一阵清新的风,但高学历能适应社区繁琐的工作吗? g3 F6 P w; |3 j
+ O M$ \! M) B A面
w- P4 _$ }) j% G$ L- f$ l 人物:倪婉红,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社工( `+ d) |' ^7 U
放弃事业单位,坚守7年社工梦想
* N! P% M2 H! T4 q' v3 [% n& j6 i P$ Z( }9 u# M" g" W
“7年前,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社工。”倪婉红生在福建,长在杭州,目前是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这一次的新晋女硕士社工。对于她,社工是一个在心里被书写过千百次的词语。! J6 M5 p6 x- Y X
0 k, s* [$ Y2 u) E! U$ M% e/ b “还记得高考[微博]报志愿时,当我看到社会工作系5个字时,我就觉得我的视线挪不开了。”倪婉红说,彼时的自己并不清楚社工的具体含义,只知道是一个需要去帮助别人的工作。“但能帮助别人就让我觉得特别快乐。”: l/ I8 \% C* O& H
倪婉红的这一坚持就是7年。“在我做临终关怀志愿者时,碰到过很多老人。他们孤独孤僻不愿与人多谈,但一旦当你进入他们的内心,他们就会像个年幼的孩子一样依赖你。这种信任,常常让我觉得充满幸福和力量,也成了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J" U7 U' q& R5 |# \ 今年3月,倪婉红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系硕士毕业。毕业后的三四个月,成了她对职业选择最困惑的阶段。% P2 {) T, B5 \
“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改行了,考公务员进外企,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该坚持下去。”倪婉红说,自己也跟风考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未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她顺利考上了事业单位。
9 q3 M4 g3 X% B1 J3 b! W: M3 A “但得知下城区要招社工,我还是立刻决定报名。”倪婉红说,尽管社工的工资比不上事业单位,工作也比事业单位更繁琐,但她并不后悔。. F) m& v/ N6 j$ v: @) ~9 H
“身边的朋友会为我放弃了太多而惋惜,但对我而言,如果能换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一切都是值得的。”; F% F1 m$ F c6 x. F
因为有7年的理论基础,再加之已经提前找了从事社工的朋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上岗的一个半月里,倪婉红对社工工作的适应比其他社工更快。“我想在社区工作下去,把我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用到工作中。”3 I* V3 F3 x% h& K; U
这么多高学历的社工上岗,对于社区而言还是头一遭。
, U' f- M0 y6 e- A! i4 k& q4 A
0 Z8 M0 K. ~% H l9 w8 [& o “她们可是我们街道的‘宝贝疙瘩’,我特别希望她们能在我们社区里派上大用场。所以她们一上岗,我就密切关注。”朝晖街道的毛主任说。
2 U5 f/ e6 ?; q/ e% Y. R( y 而灯芯巷社区的林主任也对自己社区的高学历社工倪婉红格外关注。“虽然是名校高材生,但在她身上一点都看不出优越感,非常谦虚。”林主任说,虽然一个半月的时间,并不能够看出太多东西,但从一些细节中,还是能感受到特别之处。$ U6 }( ~. Q3 L8 g3 p
“有时我们会要求穿制服,因为活动不是很正式,老社工为了方便就随便搭双球鞋,但倪婉红一定会穿上皮鞋,特别得体。” t6 ~- M! Q P, o$ _$ s: m' ?
不过,社会经验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则成了高学历社工的共同软肋。“她们的知识都来自教材,所以一旦发生邻里纠纷,需要他们去处理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无法独挡一面,需要老社工的传帮带。”
' R6 i; Z7 o8 r) }2 ] 其实,林主任也不无担忧。“2000年,我们社区招了十几个社工,都是应届大学生,但到如今只剩一个了,其他人大]多都考上事业单位或者自谋出路。”林主任说,此后他们也陆续招过一些大学毕业生,但部分人发现,社工工资不高,工作还特别繁琐,心理落差很大,甚至有工作了几天就辞职的人。
6 o0 k8 P* w. A4 P1 N1 v “社区工作很需要延续性,一个社工往往要3年才能出成绩,但不知道3年后,她们还会不会继续坚守这份工作?”5 s( ?; K3 y& m: A5 m8 q+ t
1 q/ N2 s1 {4 o- C0 ^( ~ B面9 G! ~9 o; L7 J
人物:焦明,朝晖街道虹园社区社工9 A; Q1 _! y! [% Y5 q
杂而琐碎的工作,让她一度感到困惑
1 g" e6 t" A8 e3 d5 Y( D$ p$ r# I( x, x7 W* t: i4 {
而对于苏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的的女硕士焦明而言,在今年8月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和社工产生关系。6 M: W5 L" H6 \' N5 c
! i8 q5 e; d4 @( D& ^ “杭州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而我从小就向往杭州这样的江南水乡。”焦明说,当她同学在网上看到社工招聘时,她已经报考了家乡的教师资格考试。可看到社工工作的坐标位于杭州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尽管,当时的她对社工的具体工作还仅是略知皮毛。" c' n" g. }; c2 q8 W9 A
而当社工考试面试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被排在同一天时,她斟酌再三,心中的天平还是倾向了杭州。6 d- v, t6 p% J* ?4 W
“我一直呆在学校,缺乏社会经验。而社工是最基层的工作,对我的锻炼价值很大。”
1 c3 E9 l) Q/ C4 ^ V$ J 但真正开始社工工作后,焦明很快感受到了落差。“工作前,我想过社工的工作可能会有些细碎,但我真没想到会这么繁琐。”焦明说,邻居拌嘴、居民家门坏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居民都找社工。
" K" J7 {" i, Y2 {) _' ]% S$ n 社区安排给焦明的工作则是维稳,直白地说,就是处理邻里间的矛盾。% [% o9 ~; i E
“刚被师傅带出去劝和吵架的居民时,我呆在旁边都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焦明说,自己刚从外地来杭州,本来就听不懂杭州话,居民之间的争执,让她觉得在听天书,而这样的阵仗,更是她在校园里时鲜能见到的。7 n0 P! Q5 x; ^7 r q
最让焦明难受的是周围朋友、同学不理解的声音。* c$ i+ W. w* T
“我有不少同学都考上公务员或者当了老师。”焦明说,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她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读了这么多年书,难道就是为了做这么基础而繁琐的工作?/ ^* W4 W3 ]4 J
在社区领导和老社工的帮助下,焦明慢慢调整心态。“因为工作需要接触很多人,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高了不少,这份基层经验对我以后事业的发展很宝贵。”
* l* f/ D8 Y7 D" X 打开心结后,焦明的工作状态逐渐进入正轨,表现优异,让社区、街道的领导都非常惊喜。但其实在焦明的心里还有一点淡淡的担忧:身边同事大多结婚生子,追求安稳生活。数年后,社工经历在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经验的同时,是否也会磨灭自己的上进心?
; k) |' U3 G' M$ T6 k# m$ u& y" c! y4 }3 c4 X1 `0 K& J9 T
社区% p; L9 Z0 h8 p! L. k3 Y9 W _) U# k# j$ {) n
高学历社工成了“宝贝疙瘩”
& W2 H. p+ l1 N3 r. c: ]* H' k 最担心他们待不长久! l! K& G3 h8 A$ m( ~5 G, H+ @
5 w! b/ m& |7 D: o* v% j0 Z
专门拨出11个名额给985、211工程高校应届毕业生,下城区民政局作出的”试水”创下全省首例。但这一次尝试,却给了下城区民政局一个惊喜。0 E, L2 J" i! b" d/ g
“以前我们都走务实路线,最看重的还是工作经验,对社工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只要大专以上即可。”下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但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因为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社工们解决问题大多靠土办法,影响专业化程度,也缺乏更宽广的眼界和思想。“虽然老社工们有能力做好目前的社区工作,但这并不利于长期发展。”! T( m! Q7 k; r" x
“社工也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选拔的后备力量。”该负责人说,他们发现,目前社工队伍中追求安逸生活的人为数不少,缺乏竞争力。“如果能引入一些高素质的年轻力量,无疑会更增加社工队伍的活力。”
; m7 D) {% ?, c- ]: G# ?; i 但对于社工招聘能否吸引高材生们,下城区民政局在作出试水决定时并无把握。“刚开始,怕没人来应聘,所以并没有对专业设限。而且我们自己也作好了最坏的打算。”该负责人说,没想到一下子来了69个人,而且大多综合素质很不错,“跨专业报考,也为社区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了很好的补充。”' B8 ^& ?/ ~: E7 @
如今,一个半月过去了,新社工们也初步完成了岗位磨合期。“和我们以往招聘过的大学生不同,研究生们更理性,心态非常稳定,能够沉下心在社区工作。”该负责人说,鉴于这一次的惊喜收获,他们明年还将再招985、211工程高校应届毕业生当社工。, t! @5 F$ R& ?) @# h5 d, v
( G2 G4 Q9 Q, Z# D3 J) c
本文来源:http://zj.sina.com.cn/news/m/2012-11-08/073231564_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