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23|回复: 0

[服务心得] 以平常心看社工离职率高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平常心看社工离职率高问题5 i3 _/ e, ]* q6 Y, N0 {& t7 s
东莞日报 2012年09月24日
& h" |, n( Z4 s5 F- U' H6 C6 G  最新出炉的《2011年度东莞市社会工作发展综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全面剖析了东莞市7家社工机构在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各大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其中尤以“社工离职率近20%”、“东莞社工存在职业耗竭”等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对于该报告,我以从事志愿服务、社会服务以及社工工作7年多的经历认为,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追捧正逐步回归理性,社会对公益的理解正逐渐还原它本来的面目。* v) {% n2 z( k& D: L: a0 @2 E

- `# y! |; x7 X# f- }0 a+ Q9 L1 D( Z  经过媒体的宣传,社会曾一度简单地认为社工工作门槛低、轻松稳定、待遇较高、还能奉献爱心。也一度将社会工作者奉为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好人。但是,上述评估报告所反映出的社工离职率高、压力大、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正让社工走下神坛,公众应该以平常心看待社工。1 B( I+ [& m& ]1 T" u1 |

$ ]2 d6 ~  F! ^- \0 A- [) h  其实,社工离职率高并不可怕,离职也不等于流失,比如结婚、回家乡发展、考公务员、读研究生、跳槽高升等因个人发展而作出的离职,都是人才的正常流动。而人才的流动在各行各业无处不在,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我们的正确做法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要通过提高社工绩效待遇、增加在职培训计划等练好“内功”,不仅靠待遇留人,更要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深圳媒体也有报道,2011年深圳社工流失率17.6%,而他们却以打造“中国社工从深圳出发”、“做社工到深圳”等品牌为出发点,鼓励更多的优秀社工在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这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优秀社工人才前往深圳发展。
# ^1 ]; L% ^/ h4 u; F' ^+ a: s
1 Y6 `/ d8 C4 P  U  但在东莞,却有不少这样的声音:我们花了这么多资源培养出来的社工人才说走就走了,倒不如聘请培养本地人才。从成本上看,社工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投入,一旦离职马上面临人员替岗、工作交接、服务对象跟踪及落实等问题,确实不划算。但简单地将社工本土化理解为社工本地化(甚至本社区化),也有可能导致“近亲繁殖”,造成社工岗位终身制、违反社工专业伦理等,失去其原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助人、救困、解难和发展功能,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的简单补充。
0 S0 @# @+ Y) f4 G" S2 K
7 q- c( F5 b5 u  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短视行为,因为在更大范围来看,东莞培养的社工为社工事业作出的努力,可能促成中国社工事业的新发展,进而影响东莞社工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我们不如借鉴深圳的做法,以中国社工从东莞出发的气魄,从营造环境、人才入户、打造团队、完善制度等软实力着手,让社工先安居再乐业,先融入再付出,让更多优秀的社工人才走进来,留下来。
; \: c; B; S( j5 O8 S
. t( {7 K; m) ~9 \3 t4 s  另一方面,社工行业有个“剩”者为王的说法,意思是剩下的社工才是最好的社工,剩下来的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有足够坚守的人。那些因为专业耗竭、晋升无望、理想无法实现、不获社会尊重与认可、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而离开的社工,即使花大力气培养,相信也难有作为,倒不如趁早大浪淘沙,淘掉沙子,淘出真正的优秀社工。
4 q% ~/ q: i; f6 F, u$ r+ h! D7 x0 I* v- t8 u9 ~" y  @
  上述评估报告从机构运营、机构内部财务审计、社会工作岗位绩效、社会工作服务成效4个方面,共19个一级指标,77个二级指标,86个三级指标,对社工机构进行整体评估,社工离职率的高低仅仅是社工机构运营86个三级指标中的一个。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评估报告中提到的财务规范透明、服务成效测评、督导晋升机制、社工职称评定机制、服务转介机制、机构品牌化运作,以及如何提升能力更好地承接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得分率。可以说,社工机构以上各项指标完成得好与坏、多与少,才更能决定社工离职率。
+ W- z: \" p9 d% k( b/ ^
( N4 \) i* w$ t  [  公众应该认识到,社工也是多种社会职业中的一种,是一些人谋生的手段,也会发生和其他行业一样的人才流失等问题。社会应该以平常心来看社工,对社工有更加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使其回归职业的范畴。) N) }* J% I6 c/ c' D
- M" M' M( q1 |/ t: k# N% p; y
  (转帖自东莞时间网论坛,作者池文华,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 o7 |6 N, |0 Y% @3 {! J) j7 G

0 J8 H  D$ n+ A6 w% ]' k1 a$ M: R; p5 I3 ~0 e/ X
: Q" ]7 K  c/ h

( l% _1 e, Y3 K7 o7 z. |- |  K8 `6 g$ G  T  e, e) [3 M+ ^
' T# k0 L& S: ]0 {0 o5 `  I2 Z; x7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1 10:50 , Processed in 0.04901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