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07月19日* b/ u) j, a$ h3 u0 h
中国新闻网1 d3 m6 i" f; m4 N2 Z$ V% u9 w; O# D2 q4 K
9 m) Z' H# X2 d5 p/ X+ ?9 q+ J
0 ] E6 j1 t7 T8 E6 [/ X) L
8 w6 S& r$ N% O% E+ O% l6 H2 j- h4 u7 ]' e' |
, D. V9 L9 |1 S8 O( s! }上海国际社区招兵买马 热捧“白领社工” ; W4 x. N* t8 o N7 [: B! a6 g
“毕业后我曾经迷茫过,但是现在我终于找到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新职业。”沪上白领陈凌燕去年辞去自己一份优渥的白领职业,转身投入地处上海浦东的花木社区从事社区对外社工服务,每天与数千名外籍人士打交道。
! B8 \# @( m2 [& G2 Y7 m6 p! V 在陈凌燕看来,做一名社工也许并不“小资”,却能真切感受到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价值所在。像是陈凌燕一样的“白领社工”目前在上海并不少见。包括一些国际社区在内的沪上社区正逐步转型,向白领行业“招兵买马”,“几个老头子、几张旧桌子”的传统社区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展现全新的活力。在拥有两万名左右外籍人士的浦东花木社区,目前已有一百二十多名大学生社工,像是陈凌燕一样的大学生正在这个包罗世间万态的“小社会”中闪烁人生舞台的高光。
! @$ U8 ]- d# y D Y9 j 已从事社区工作十多年的陆星琴称,社区工作者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要求工作者富有爱心、热心,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宜。她认为,社区作为社会“塔”字型的基层,更需要各类人才“下沉”以助力社会发展。- H2 A( L# r6 t s. k
0六年步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叶小娟新近加入了“白领社工”之列,学习英语专业的她每日走访外籍居民住户,并与同事一起在社区报纸上开设一个英语专栏,将自己所学与社区需求相互融合,实现自己职业价值的提升。
, w& f, C( a, w" z# N7 M6 N+ E8 O, K N0 M 花木社区联洋三居委的钱慧芳表示,社区十分青睐这些“白领社工”,正努力为这些人才实现价值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以在成功招兵买马的同时也能留住这些人才。据称,花木社区已开展了社区工作者的技术等级评定、分类培训等,让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成为职场中一份不可或缺、甚而令人向往的社会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