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674|回复: 4

十个招数帮你达到面试最佳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部分面试者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难以承受即将逼近的面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陷入过度的焦虑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面试者就需要进行一些心理训练。过度的焦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诊断: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等;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肠胃不适、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不良的智力反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考生可以尝试以下办法来缓解:   1.积极的自我暗示5 x/ L' i2 S  `, ~4 r7 F3 A
  在面试前,面试者习惯于叙述一些自身的事情。这些叙述通常是讲给别人听的,然而却无意中在暗示着自己。面试焦虑者的叙述常常是消极的,他习惯对别人讲“我可能通不过面试”,“我缺乏应变能力,我恐怕难以对付面试中的应变题”,“我表达能力不够好”等等。这些消极的暗示会破坏良好的心境,分散注意力,降低面试者的自信,将会把面试者引入胡思乱想之中,致使面试者无法在面试中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其面试结果不幸被面试者的消极暗示所言中。相反,假如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面试者就会充满自信,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以致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面试结果也会常常被自己的积极暗示所言中。因此,面试者必须习惯于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必须学会去积极地自我暗示。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盲目乐观,脱离现实,以空幻美妙的想象来代替现实,而是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 Y, ~2 y; k5 O7 U
  2.利用“系统脱敏法”,消除过度焦虑, Q' L  ^4 K; `9 n$ b
  所谓的“系统脱敏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逐渐训练个体的心理平衡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消除敏感反应,保持身心的平衡状态。
4 K$ z: K) |# u; k+ c  面试焦虑的系统脱敏可以这样进行:第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情况,依程度轻重将引起面试焦虑的情境排序。第二步,运用想象进行“脱敏”训练。首先从能引起你最轻度焦虑的情境开始想象。尽量逼真地想象当时的各种情景、面试官的表情和自己的内心体验,一旦有身体的紧张反应或内心的焦虑状态出现,便用言语暗示“沉着”、“冷静”、“停止紧张”,同时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尽量放松肌肉,以减弱自身的紧张状态,直至镇定自若。然后想象第二个情境,依次进行训练,最后达到想象最紧张的面试情景时,也能够轻松自如。
/ h4 P9 h; D* J+ r( f9 F: E# J" r! k  3.充分的自我认识和对面试过程的详尽了解
  Y  N+ x0 V7 V  面试者既能充分地了解公务员面试的要求、题型、时间、地点、类型等等具体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又实事求是,不好高鹜远,也不自轻自贱。这样一来,面试前的焦虑自然会减轻。3 z$ ^2 ~; U/ h  }0 o6 ~
  4.“暴露冲击法”消除过度焦虑
3 ^) }; w3 y' q  多去面试,多去锻炼,在成功几次或“碰壁”几次后,再面对面试的场景,你就坦然多了。  \, H1 d9 G0 }) h
  5.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J# m7 _: V( J9 Z) N3 L+ E- V3 D
  预计到自己临场可能会很紧张,应事先请有关的同事或家人充当主试人,进行模拟面试,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强自己克服紧张的自信心。
- h. V8 g" N# ~/ ]# c' Z/ f0 f  应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将一次面试的得失看得太重。应该明白,自己紧张,你的竞争对手也不轻松,也有可能出现差错,甚至可能不如你。同样条件下,谁克服了紧张,谁镇定,谁从容地回答提问,谁就会取得胜利。! z: U  f2 R# {3 G* O
  6.面试中不要急着回答问题
  g& ~! r! N, U! |7 I# c  主考官问完问题后,应试者可以考虑五至十秒钟后再作回答。在回答时,要注意语速不可太快,太快容易导致思维与表达脱节,快了也易表达不清。而你一旦意识到这些情况,就会更紧张,结果导致面试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切记,面试从头到尾应该做到讲话不急不慢,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 ]) g7 L* T/ S# `+ L9 t  7.任身体放松" s% E' C+ T8 K) {) j
  身心相通,当你的身体放松时,你的紧张也就得到了缓解。
6 H# ]# O/ A, ]/ a1 n  (1)散步解忧。有一项研究要求面试者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步子走路:正常的步伐;摆动双臂昂首阔步;低头懒散行走。结果发现,前两种姿势能使人心情更加愉快。对此,心理学家分析说,摆动双臂时,可产生一种机械运动,使因焦虑而紧张的肩膀、颈部和背部肌肉得以放松。
5 w- |5 M2 b  r) n3 z# c2 v+ Q4 @  (2)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可令你紧绷的躯体迅速放松,在开心地笑过之后,由于手臂、脚部的肌肉不再紧张,血压、心跳有所缓和,你会感觉全身如同卸掉了千斤担子,你就会相当轻松。, e! W# h$ q: a: G0 Y! |0 b
  (3)洗澡化忧。专家指出,理想的洗澡水温为38~40℃,比人的体温略高,它能增加血液循环,使人镇定下来。它会使你紧张的肌肉放松,令你睡上一个好觉。* u1 q2 J1 v0 R. g! a" Q( i
  8.深呼吸
% f$ }  n. d7 ~$ P' ?1 k  我们不高兴时,常长吁短叹。其实,长吁短叹就是一种无意的深呼吸,它无意中部分地排解了焦虑和紧张。面试前,你不妨主动做做深呼吸来缓和紧张情绪。
) w* j1 F9 I. Y2 i' N/ |  (1)首先吸气,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肺部充满空气,姿势随意。- W! p; x* R2 u  p1 k, x
  (2)双手轻轻置于肋骨的下部,缓缓抬头,同时暗示自己“我很放松”。, U( U9 B. [; B4 ~
  (3)吸气要做到缓慢而自然,要用腹部的力量吸气,胸膛不要剧烈起伏。
: r( Z* h& I3 B( J0 w2 p  E+ C: L9 |  (4)屏住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再将空气均匀平缓地呼出。很多时候,只要一次深呼吸便可让人平静下来。
2 O( Y% T/ H+ O* Q  9.睡一个好觉
* V& I( D. I; m7 P3 M  面试前,很多人睡不好觉。固然,这与紧张有关,但多数时候,还是因为他们太重视睡觉的意义了。他们往往喜欢推论:太紧张——睡不好觉——明天精神肯定不好,面试要糟,搞得自己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只能在极度困顿时才能入睡。以轻松的态度对待睡眠的意义,你便能如平时一样自然入睡。另外,如下一些窍门可助你入眠:# X$ [: \, M' K' M+ C9 x
  (1)适当活动。对于整日伏案工作,静坐不动的人来说,入睡前散散步或做做操有助于睡一个好觉。
6 J2 P3 Z3 F- E) N( t  (2)尽量松弛。平躺在床上,深呼吸一次,把注意力先集中在一个具体部位,如脚趾,然后从此端开始,放松至全身。/ X; m# Q5 E/ n+ V! V; H' K
  (3)喝杯热奶。奶粉的一些成分可有助于睡眠。
3 ~5 i* g8 W7 W! u7 e' K, d  (4)进行冥想。躺在床上,想象一些枯燥无味的事情可以帮助睡眠。在英国,人们常常用羊一只只跳过栅栏这种想象来催眠。
3 E% T4 @5 C# I/ X! G5 e, n  10.调整饮食
+ W: d' r/ Z( K& m9 O  德国生理学家沃尔可。帕顿教授经长期研究后得出结论:香蕉等水果中含有一种可让人脑产生血清基的物质,而血清基有安神和让人愉悦的作用。帕顿教授进一步指出,某些人之所以患躁狂抑郁症,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血清基的缺乏。所以,面试前的一餐,注意给自己加点水果。饮食专家亦指出,在你的菜谱上除常见的肉、鱼和蛋等高蛋白之外,再加上几片粗面粉做成的面包、马铃薯、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乐观情绪的产生和保持。
, l: n0 l( [7 V: C+ M  以上几种方法是可通用的。但或许在你以往的经历中,你无意中已形成了自己的调适方法,那最好不过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面试前的正常的心理调适状态,那就是:放松,放松,再放松。
2 K  a& _' r+ A& K! d! z3 _  当然,最根本的一点,我们认为,就是面试者能以平常心去面对自己正常的焦虑,能带着正常的焦虑去坦然面试——这才是对待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
1 O6 P7 e! X3 w* N7 n- g

4 [$ o6 e( q* |! R!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多就要面试了,希望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3# 浅浅的 ; y, K2 `1 q0 z* ]: Z# X' V

+ z* D8 Z# f( ]祝你顺利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我后天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25 05:23 , Processed in 0.06466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