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97|回复: 0

职场“草莓”中看不中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经跳槽和正想跳槽―――这是大学毕业一年的年轻人的职场状态。   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是家庭环境优越的独生子女,有人形象地把他们比作“草莓”―――外表看起来色彩鲜艳,里面却苍白绵软,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表层还疙疙瘩瘩挺有个性。
7 c/ r- P& Y9 }" f( r% h  据中国青年报提供的数字:仅15%左右的人因各种因素限制不想或无法跳槽外,考虑跳槽的人比例高达85%;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在实践中发现专业不理想,考虑重回学校读书。 : ~$ i, b1 \8 r$ \% ^0 M/ g: ?
  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难,一方面是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问题频现。有专家认为,工作的第一年往往是一个坎儿,毕业生在这段时间里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对社会的适应,应该提前到大学校园中开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发力”。 2 H7 A- l9 x9 l& D8 o9 z  V
  现实篇 ) W1 u" `9 l5 [* O6 s! `
   “一开始,人们疏远我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怎么样。但工作之余经常是我一个人,我才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寂寞。” & y6 s/ h6 K' c8 N
  回头看身边没有一个人 ! j4 q1 z) J2 e2 z2 B9 n3 o
  人物:燕子(某星级酒店总经理助理) ) m  P% t2 b0 J7 u. D( e2 ?4 [0 a& R
  2006年6月,燕子大学毕业,才貌双全的她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四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助理。 # j! q4 T# i1 H0 r. b3 {- ~: R0 L/ `' N
  体面的工作、高额的收入,燕子身边一直包围着太多的宠爱和赞赏,慢慢地,她开始看不起周围的人,别人与她说话、打招呼,她总是由着自己性子来。尽管她的成绩和能力不容置疑,但她明显感觉到:身边的人开始疏远她,碍于上下级的关系,员工对她言听计从,但她能感觉到冷漠。 ( B  @6 }& f) o$ Z8 P
  她的能力和业务都很出色,是老板的好帮手,但在同事中的威信并不高,开展一些工作也不免磕磕绊绊。燕子说:“有时候,我也想好好的和大家相处,可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 U7 d0 r, q) ~   “虽然目前还没真正找到适合做的工作,但却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不适合做哪些工作,这也算是工作的收获吧。”
2 N  a! g- V4 ?9 a* i  一毕业就开始跳槽
# ?3 N% U3 f% Y* r2 ?; a  人物:小磊(某都市类杂志社记者兼编辑) ' \+ L: @& {, N
  2006年6月大学毕业时,小磊可以靠家里的关系找到一份收入高、稳定的工作,但他硬是想自己闯出一番天地。他奔波在各大城市,试图寻找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7 s2 l7 l+ R! }4 C) \9 D, e! y
  小磊读的是新闻专业,他总想“学以致用”,找一份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他在电视台打过工,可工资不高,又累,没干几天,台里就再也找不见他人影了。离开电视台以后,他连着去过好几家广告公司,求职时给的待遇都挺优厚,可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根本给不了当初承诺得那么多,而且就算能给那么多也按时给不了,一拖就是好几个月。他却每天都得加班到深夜,睡眠严重不足。最后,和第一次结果一样,小磊不辞而别。
, t- E2 [/ j% D  h  [0 V5 n+ N  现在呆的这家杂志社,一个月只出一期杂志,小磊有充足的自由空间。工资虽然不高,可月月按时能发。这份工作让他有了暂时的轻松,但他并不想一直呆下去。他说,也许最后,一切又要回到原点,自己闯不下去了,就要靠父母来替他收拾“残局”。 ! z/ q0 z8 \8 {* F4 G5 j
  “毕业时雄心勃勃,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然而理想却与现实格格不入,只能安逸于单位里的平淡生活,这种工作不是我想要的。” + X) U( f; {7 J
  不想要稳定的工作
! Y1 ]/ x) Y4 Z/ S- I- o/ c* ^: r  人物:云涛(某事业单位职员)
# |0 Q0 [/ M5 {6 [" S  2006年8月,很多大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工作和前途迷茫时,云涛幸运地进了一家事业单位。 $ x, u; X; l$ }4 n5 ?& O! [
  云涛的成长可谓是一路顺到底,有一个好的家庭做后盾,生活、学业上,他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正式上班没几天,科里临时决定让云涛送一个策划方案去宁波。飞机票买好了,宁波那边也安排妥了,准备去机场时,云涛发短信问科长:“有车送我去机场吗?”科长回复:“车临时都出去了,你自己去吧。”云涛的一句话差点没让科长晕过去:“没车送我,我就不去了。”最后,云涛的父亲找了个车把他送到了机场。
; L% ]! _, d9 a  飞机顺利到达杭州,临行前科长告诉云涛,去宁波的大巴十多分钟一趟。可云涛等了许久,最后才得知是30分钟一趟。云涛气鼓鼓地坐在大巴上,给科长发了个短信:“去宁波的大巴明明是30分钟一趟,你干吗骗我十几分钟就一趟啊!”看到短信,科长这回真的是哭笑不得。 / T, ]; i; r, O8 W" C+ m& o
  用人单位:工作需责任感
  G) G- N$ ~+ i8 f2 Z  邵彦(化名)在太原市某知名公司常年负责企划和招聘新人的工作,他讲了这么一件事:
# G3 N; }1 X9 J) L- q  2006年夏天,公司招了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做企划工作。没想到上班三天后,一个女孩就“失踪了”。公司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再加上这个女孩又是外地人,领导层一直担心。
' ]. w' N* {& R! T" m% ]  连着三天,邵彦每天拨打十几次对方手机,都没有人接听。第四天,“再不接电话就报警”领导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时,手机终于通了。 : \" [1 D  q( `; K9 n; `# Q
  当邵彦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时,“不告而别”的女孩竟然若无其事地说:“哎呀,我觉得工作太辛苦,就不想去了!”   ~; l% Q; D8 h. d+ u' p3 G3 w
  邵彦很客气地对她说:“你打电话说一声,辞职就可以,也不至于让公司如此为你的安全担心!”但对方的反应很奇怪,她说:“我想几天没去上班,你们就该知道我的意思了!为什么要穷紧张?”握着电话听筒,邵彦不禁愣了!
& x7 [  i" k2 _- @  邵彦认为,那个擅自离职的女孩即使被别的公司录取,依然还会如此!“有哪一项工作不辛苦?就算她可以在某家公司留下来,这种缺乏责任感的个性,也会让她很快被淘汰!就让她自己慢慢在现实中体会这一点好了。”邵彦说。 ' `! h+ K0 Y# {4 e9 k; G
  对于部分大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不愿意负责任,做事先讲条件、以自我为中心等等现象,邵彦认为,择业、就业时没有理性的心态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在考虑职业选择的时候,年轻人不妨从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之中去加以辨析。他说:“我们尽量避免不喜欢的,但有时候不喜欢的东西正是成事的必要条件;我们喜欢追求兴趣,但要有节制。从职业评价角度而言,实现兴趣是幸运,而具有职业责任感则是一种专业操守。”同时,学校在做就业指导时,也应关注到毕业生的心理状态。 , S, n$ n; F4 s1 N$ E
  专家:草莓化家长造 . c6 Y9 ~! u2 K3 i
  “将来,这群大学生能挑起社会大梁吗?能有足够的责任感来回报辛苦哺育他们的祖父母、父母吗?这是个急需探索的问题。否则,追悔莫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卢红说。 8 t) |4 u3 |! ^5 {  C* H" d7 R" I" e
  以前的独生子女生活在“421”结构的家庭中,随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出现,“6+1”结构的家庭开始出现,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孩子的事情是绝对重点,孩子想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满足。 3 @# R9 E) o" A
  “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更多的关爱,而当他们有问题时却又缺少适当的排解渠道,”卢老师说,“因此,在教育问题上成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出现的问题更多是由家长、老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8 _/ ^+ H& ^8 U  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原因:首先,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体验。只有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挫折,人才会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走出困境的勇气与能力。许多青少年在其成长期间大都受到了过度保护,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太少,也就无从谈起战胜挫折的信心与经验了。可见,对生活中的挫折困境时常保持足够的心理准备,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 p( }7 o4 f$ e" J# B9 i% P& Z; @* m. g  其次,青年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参加多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特别是要多为集体和他人尽责。责任感足以展示人的力量、创造的力量、应付非常的力量,只有在重大的责任之下才能锻炼出来。所以要多做事,多承担任务,多为集体和他人尽责。
  G7 ~0 _$ t1 `$ E  I  一些大学生自认当老板都有余,但企业却感到当普通职员都不合格。引用个例子,如果你去做客,最好选择最下座,主人可能会对你说,请坐上座,因为你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顿时你就获得了荣耀;假如你自认为是上宾,坐在主宾位置上,结果主人对你说,对不起,我请了更荣耀的客人,请你换下座,双方的心情都不会好。 . }: E/ O' T/ T* h. f& X
  家长:替孩子做太多
) a: g- ?9 p) V! w3 J; k  太原女孩小董2006年7月从东北大学外语系毕业,感觉自己掌握一门语言,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于是去了盐城。半年过去了,小董已经换了6份工作,或者因为和老板脾气不合,或者是工作太辛苦。虽然小董自己感觉没什么,可是,远在太原的父亲老董心里却十分着急。
* ^. d0 Q9 s. w  X! {: z  老董在教育部门工作,研究了十几年教育,可是说起自己的女儿仍是唉声叹气。老董坦言这不能怪孩子,应该说,家庭教育的不当是主要原因。 8 U: V  I! X8 ?- D6 x' {8 q
  面对孩子这个“太阳”,作为家长的行星们一方面是对学习的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是对孩子生活的“大包大揽”。家长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怎么爱孩子,特别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却不会天然地因成为父母就随之具有的。 9 D+ f* \+ Y5 u0 a/ F/ A: ^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卡尔?威特的教育观让老董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写道:“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低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无所适从,会到处寻找帮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顾的,独立意识更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6 l" [! F. G7 G8 N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名家长的心愿,成才固然重要,但不要忽视了成长是成才的前提。孩子同成人一样会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错误,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但是,家长母鸡化的教育只是小爱,只能造就鲜艳脆弱的草莓族。大爱,就是孩子学走路时摔倒后不去抱他;大爱,就是放开手让孩子在风雨中学习成长。卡尔?威特的成功经验,足以让每一名舐犊情深的家长学习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9-18 10:59 , Processed in 0.04120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