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09|回复: 0

[华北] “小巷总理”话说居委会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15:18 编辑
' z' W4 J- u- Y8 Q  U2 |$ B, u. h6 j7 E" U; R
“小巷总理”话说居委会建设天津政务网( |  O7 o' d8 I/ Z2 U9 P6 L

2 v' D* K! `$ U2 Y+ g, [; t2 o       截至目前,在社区服务设施的改扩建上,河西区共投入资金近700万元,新建项目11个,面积近6000平方米,改建项目18个,面积达2760平方米,新建小区配套项目9个,面积近1200平方米,全年经过改扩建的社区居委会比例力争达到70%以上。近日,本版记者、通讯员走进社区,来到一些新建和改建的“居民之家”“串门”,经过实地考察和采访,了解了居委会干部的感受,分享了居民们在新家所收获的快乐心情,看到了改扩建之举惠及民生的实际效果。
6 r+ }. W' i$ W6 J+ N0 C0 X- A; f  h4 B3 k
  汉江里居委会主任王保节——
& z9 z, x, ?0 J! u0 l* b/ z) L& b9 o- H* E# J
  为老服务引人羡
+ j/ I$ q+ O& H( P3 L1 p( o7 k6 e5 ?- m6 i, H: I" t
  经过区政府投资整修改造,汉江里居委会总体面积达到860平方米,由原来的汉江里、九江里两个社区组建而成。棋牌室、阅览室、健身康复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室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今年6月12日,东海街的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在这里建成启用后,开展了便民项目包括:洗衣、理发、修脚以及代购采买、打扫卫生的家政服务,同时开设了配餐服务。听到这个消息后,社区里的居民奔走相告、特别高兴。一些上了年纪的居民都说,有了配餐服务,一下子就省了很多心。据统计,目前就餐居民已经达到140多人,这些人中不仅有本社区的,还有附近社区的居民。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由一家专业公司负责,为解决吃早点难的问题,每天清晨向居民供应早点,既卫生又实惠,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中心每餐一荤两素一汤,每份6元,如果需要送餐另收1元,中心可以派人上门服务,每周都更换食谱。配餐服务开展两个多月来,就餐居民纷纷称赞街道社区办了一件大好事。  Q1 B; \  }7 _9 E8 M
7 Y7 G' X9 T  |6 T. e
  居委会主任王保节介绍说:“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面积有260平方米,同时可以满足500多人就餐,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扩大就餐队伍,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老年日间照料,是东海街在我们社区创办的特色服务项目,在全区乃至全市还不多见。下一步,配餐中心将把供应渠道延伸到柳林街、陈塘庄街、尖山街,让河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配餐服务。”' {  Q/ s, \+ s3 j1 Z/ Z
3 O) r- ^% e" M; p
  教师村居委会主任刘希玲——
/ Q/ J- S7 `2 J& g( H$ \/ l
! l  J9 D- d' ~& G9 ^: W  建得好更要用得好
+ Z* p6 ^. ~# j" R- k) g7 B+ v2 M. R; @
6 O. \; [% }* I' U0 f  刘希玲近来很忙,她坐下来与记者谈起居委会设施的改扩建,一开始便直入主题:“我们这里的活动和办公条件确实‘今非昔比’。改扩建是必要的,但建好之后关键是要利用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居民之家’的功能,让居民们满意。”
; p* ^# j7 J" Q) g; \7 N
' P4 k7 _9 z8 @. E- Y7 _) l  面积达230余平方米、挂着醒目的“居民之家”字样的新教师村社区服务和居委会办公场所建成于今年新春伊始。在这个颇具现代建筑风格、硬件设施良好、整洁明亮的新“家”里,居民活动场所占了绝大部分,包括用于市民教育和健身活动的多功能厅、每天开放的文化书屋、社区警务室和温馨家园等,设在其中的居委会办公室空间有限,但外墙全部采用了落地窗式设计,折射出了居委会贴近居民、居务公开的工作理念。刘希玲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构建和谐,“居民之家”启用后,他们及时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动员居民参与和牵手多家单位、院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这里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星期一侧重进行居民乒乓球等健身活动和健康知识系列教育,星期二组织舞蹈队、合唱队、“墨趣”书屋等文化团队活动,星期三举办读书会、剪纸和编织班学员进行手工艺品制作交流……此外,他们利用“居民之家”和社区文化广场平台,从年初以来就有计划地开展了系统性党员培训、妇幼保健和亲子教育、法律咨询、助残助困以及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平均每天参加各类活动的居民达到了数百人次,社区文化团队也由原来的8支增加到了14支。按照社区党委安排,近日该社区还将有近200名党员在此进行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同时,居委会正在组织多个文化社团抓紧排练,准备在月底为居民隆重推出一场迎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演出。+ Y, x0 d5 _) p2 z# s/ j  ?. l4 B

5 p! Z9 v3 @6 J1 F: {2 _( j  刘希玲和她的同事告诉记者:社区服务设施的改扩建确实有效聚拢了人气,活跃了居民文化生活,看着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来办事和参加活动的居民,我们忙碌而又高兴。' ~- e9 i5 d# w
$ M: Q5 g0 a7 b4 F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I: Q; U4 t, [" I& `
4 [4 V* Z' u& H  l
  河西区民政局长 孟广伟
" c$ ?0 q& w! q. R0 y. x8 E0 M# @( R
  围绕和谐城区建设目标,区民政局在抓好上半年居委会换届等工作的同时,采取政府投一点、民政部门拨一点和各街自筹一点的办法,推进了社区服务和居委会硬件设施建设,作为提高社区建设水平、惠及民生的一件实事,此举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经过改建或扩建的居委会,宽敞舒适,设施齐全,管理有序,气氛温馨,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集服务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体育功能于一身,她是关注民生、为百姓进行贴身服务的载体,是进行市民教育、文化宣传的阵地,是文化社团活动的舞台。这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共同演绎着和谐社区创建的精彩,共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描绘着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
5 N# V7 Q/ G+ o
8 P  V: ^8 ], }# Q1 n5 O1 \3 p& s% Y  在前一段的基础之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重点抓好居委会的队伍建设和载体建设,特别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此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把关注民生和为民服务落在实处。在进一步改善居委会办公条件和加强为民服务载体建设上,区民政局和各街将继续按照区政府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协调各方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此项工作,切实保证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高质量。在完善社区工作机制上,各社区居委会要着力发挥好四个群体的作用,即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发挥好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发挥好社区活动骨干的作用和发挥好社区文化团队的作用。区民政局已成立了社区民间组织协调指导办公室,将对社区老年人协会、志愿服务协会、慈善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协调和指导工作进行统一。各个街道社区还要抓好社会救助工作、民间组织协调指导,坚持和完善“两评三会一公开”三个制度。“两评”是指居民评议居委会和居委会评议街道办事处,“三会”是指社区里的居民代表大会、听证会和议事协调会,“一公开”是指居务公开。在完善工作机制的同时,我们要花大力气服务好三个重点群体,即围绕低保(包括低保边缘户)为主的困难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这三个特殊群体,开展经常性帮扶等,通过热情服务,把工作做实做细。
+ E$ _) Y0 T  A! S' P: P9 O9 G; K, Y7 a+ N  O+ R! u
  这样,我们就会在社区居委会工作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这两个层面上同时推进,明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 `* J4 |; `% l& C4 k. n- x& B3 h/ O1 C# i  Q$ {8 ~
  敬重里居委会主任杨博贤——
, w+ e6 J+ Y) \, _' v
9 z0 ]( q/ z0 b" x3 `- r6 s  文化长廊成一景" B5 y. e8 c( t. W9 A9 {2 ?4 F1 m2 ~& j7 W
' Y3 |6 G* n/ [4 u+ i" o9 S
  自打居委会新建以来,居民们看到小区的变化心气更高了,为提高居民综合素质,聚拢人气、融合亲情,居委会把开展好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努力做好,让居民真正享受到社区建设的实惠。杨博贤说:“社区在驻社区单位的热情支持下,投资建起了15米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文化长廊,‘社区快讯’、‘为民服务’、‘多彩生活’、‘健康快车’、‘生活小百科’、‘社区新闻人物’等栏目定期更换内容,琳琅满目、多姿多彩,贴近百姓生活,居民们都很爱看。”社区老党员孔祥武老夫妇,还主动提出承包橱窗内容的制作与更换,经常摘录打印材料贴到长廊里,文图并茂的文化长廊已成为社区一景,社区居委会还出刊了《社区动态》小报。% l3 z9 A. V5 O/ t5 O
: Y4 Z, T) @. e8 _
  居民之家的建立,为社团提供了活动阵地,走进那多功能活动厅,一幅“走进幸福乐园,沐浴和谐春风,愉悦多彩生活,拥抱绚丽晚晴”的鲜红大字映入眼帘,使人倍感亲切温馨,摄影、生活保健知识讲座和书画社、合唱团、编织组及社区艺术团等缤纷多彩的活动,演绎了社区文化品位和居民的好心情。( p  K3 ~4 B! u0 b4 W' O$ M
7 H& X& m& H* @, p* [' a
  东海里居委会主任范作芳——
( q4 S, @5 f; r7 x% a) K
" }. C' ~/ t: M# ~- ]  社团有了“根据地”
! O( e- G* A' Q
, ^7 {( M+ g, v$ X2 {% z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些日子,秋高气爽,一扫盛夏的暑热。柳林街东海里居委会活动大厅里,总会传出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音乐,这是社区合唱队和舞蹈队在为迎庆国庆60周年而赶排节目。居委会主任范作芳说:“现在居委会有了这么好的硬件条件,居民活动场地又上了一层新台阶。”" N$ g. {) }: l% Z/ b8 V+ ^

) a+ P. l- M3 n  同其他社区居委会一样,东海里居委会从原来破旧的平房搬到了新建的小二楼里,办公面积达400多平方米。范作芳告诉记者,居委会领导班子经过研究,决定只用一楼的一间房屋用于办公,其他全部留给居民搞各种活动。居委会设计了老年驿站、半边天家园、文体活动大厅、棋牌室等,将这些设施用之于民。每周,居委会都要请来专家在老年驿站为社区老人们讲解养生之道、身体保健及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等课程,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学生志愿者在少儿活动室为困难孩子辅导课业,使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居委会搬进新址后,杨凤全大爷在活动大厅举办了个人书画展,用自己的作品歌颂党、歌颂祖国。在居委会的支持下,他组织起了一支10人合唱队,每周六、日都在进行排练,准备参加本市迎国庆社区文艺汇演。   
" ?$ z3 N5 `1 i' B- X" Q% [3 ~* [/ L  g: M) S( o  b
  谊景村居委会主任汤庆茹——7 @+ X$ _& K6 J- B% \3 G! z

2 E0 ]  x: a/ c% Z0 D  新家天天新气象
: a. n0 t8 ^0 [, q5 ~, L' H) R1 o! G& p" ?/ ]0 N- L
  8月20日,正逢谊景村社区居委会召开中期开门办公会,启用一年多的新居委会小二楼门庭若市,社区居民们纷纷前来,或提提建议或听听居委会下一步为居民服务的打算,百余平方米的多媒体会议室坐满了热心的居民。1 q; G9 X' J$ g" v  a' o3 ?
! m7 x7 z/ k& B5 T1 f% u
  2008年,谊景村社区居委会喜迁新居,搬家的喜讯引来不少其他社区羡慕的目光。搬家之后,不仅乐坏了居委会干部,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居民都喜上眉梢。因为在使用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居委会小二楼,不光有了足够的办公室,还有了居民活动和求医问药的地方。说起以前的办公条件,老主任汤庆茹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据她说,以前这个居委会是在一个里外间,面积只有30平方米大小的平房里办公。平时,工作人员基本还可以正常办公,可一旦开个会或者举办一次活动,只得人挨人坐下,或者在社区小花园里进行。如今,日间照料间、志愿者分会、慈善分会等等的社团组织都有了办公的地方。老年人一旦生病,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区卫生站医生、护士的悉心照料。以前,社区合唱团没有排练的地方,小花园成了他们的根据地。现在,不仅社区合唱团等社团有了专门排练的教室,连街里成立的社团组织都能用上这里的场地了。汤主任说:“谊景村的条件好了,好条件就是应该资源共享,这样更能促进本社区和其它社区的和谐。”从社区社工站工作日记上看,从今年1月份至今,社区里就充分利用居委会办公场所的便利,举办大小活动130余次,参加人数累计近4000人,大大高于居委会搬家前的居民参与率。
6 ^: `$ V5 c+ Y0 ?' g, S' J* N8 c4 `
  华山里社区党委田晓楠——) D, f6 j% t$ E
% F. `9 r" O4 D2 z
  迎庆活动出新意) F. Q( V& O& L7 l3 W

4 @5 M7 _) _/ y% |1 U8 c  E6 K  ]  经过整修改造的华山里居委会有300平方米,由华山里和泰山里两个小区组成。今年4月份,扩建后的居委会投入使用以来,开始接待居民来市民学校分校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根据社区居民素质的特点,开始筹办了“华山里八老实事学习实践小组”,“八老”主要包括: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医师、老模范、老军人、老教师、老工程师。这个小组成员每个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两次,在交流思想、撰写论文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比如,先后请老医生芦玳维给社区青少年讲解“认清危害、远离毒品”专题讲座,请离休干部杜树民举办“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讲座,请摄影、电脑技师给居民传授相关知识等等,不仅教育了社区居民和青少年,而且还给大家丰富了摄影、电脑操作的相关知识,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 j8 j6 N- |8 p3 j8 Z$ {: N% v+ W) C) h. {
  田晓楠说:“为迎接新中国六十华诞,社区正在筹备社区文化娱乐系列迎庆活动。合唱队、民乐队在排练文艺节目,社团还组织居民乘车游览津城和区里的市容新貌。”她还介绍说,近期,杜树民、钟景堂两位老人自费拍摄200幅照片,将在社区举办“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作品展”上展览,为得就是让活动出更多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8 02:57 , Processed in 0.04199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