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09|回复: 0

[社工交流] 南京社工:路走对了,就不怕清贫寂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锦绣金陵讯』
4 ?8 Q! [: ]1 p! z9 {( S杨慧慧,南京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的专职“社工”,在秦淮区“诚爱青少年成长基地”这个月薪只有1500多元的岗位上默默坚持了两年。因为她的投入和坚持,这个过去一般由居委会大妈们承担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职业内涵和社会意义。2 q; V# e) `( F( k
        杨慧慧说,两年来其实她也多次打过退堂鼓,但每当又一名青少年在“诚爱基地”帮扶下重新被社会接纳,开始新的人生时,那份成就感和责任感又让她坚持下来。对社工这一岗位,她已越来越留恋。“路走对了,就不怕清贫和寂寞。” & f0 ~& |: w# L( S

& d: G0 \% b8 o' n3 e          “是那些孩子让我坚持到今天” 9 Y& A3 X% A2 i! R! D- ?! h
          一心想学有所用的杨慧慧,在南师大学了4年社工专业后,带着对社工职业进行学术实践的想法,2004年来到秦淮区“诚爱基地”,开始了一名专职社工的职业生涯。当时,她所有的同学和师哥师姐中,除她以外,只有一人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工工作。
/ T; ~( ~. ]0 U( Q$ d          为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途径,秦淮区在夫子庙街道小西湖社区成立了以失足青少年矫治为主要内容的“诚爱青少年成长基地”。基地的设立在全国是首创,而杨慧慧是基地第一名专业对口的专职社工。她要担负首批进入“诚爱基地”的22名不起诉青少年的矫正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 u- I0 s2 J  m' C# o9 |
          初来乍到,杨慧慧经常面临尴尬境地:上门家访,有的家长不是冷脸相对,就是让她吃“闭门羹”;有的孩子很小就在社会上“混”,看起来比刚出校门的她还成熟老练得多,和他们交流,一两个“回合”根本不见效。 ( _8 f5 f: q; c2 q
          但有一件事让她的工作出现了转机。一个孩子偷着把父亲的电脑卖了,而电脑里存着父亲所有的客户名单和资料,情急之下,这位父亲向过去不怎么信任的杨慧慧求助。凭专业直觉,杨慧慧意识到打骂指责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慢慢和孩子沟通。她找到跑出家门的孩子,陪着他在街头走了几个小时,脚走肿了,嘴讲干了,孩子终于被她感动,开口说出了电脑的下落。父亲的所有资料都找回来了,他们从此对杨慧慧刮目相看。
2 y/ b# E" X( f' S# x1 m6 ~          这件事让杨慧慧认识到,要做好琐碎、繁杂的社工工作,必须实实在在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此她沉下心来,开始对22个孩子的情况重新摸底调查,跑社区、跑学校、家访,一次次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半年后她发现,孩子和家长主动上门找她谈心的多了,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她的人也多了。
+ ]) {/ {: ?6 v+ \         “两年来经常感动我的是那些孩子和家长们眼中信任的目光。”杨慧慧说,这样的目光让她坚持到了今天。
" Z6 R/ H! z% n5 _" o1 j" j$ Q% S* @- e0 v/ X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 |* s" m% S# T  l- o
            一直分管“诚爱基地”工作的秦淮区委副书记王付荣说,和两年前那个刚从学校毕业的青涩大学生相比,现在的杨慧慧明显成熟了。而杨慧慧说:“这两年我是和‘诚爱基地’的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工作两年,学到的东西比我在大学4年学到的还多。” , R9 V- v* T9 V2 `
          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杨慧慧发现,有些青少年虽无违法犯罪行为,但却存在着性格缺陷、情感障碍、心理阴影等问题。她和同事们一起为这些“边缘少年”和“问题少年”设计了内容丰富的帮教服务项目。如两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地举办了近100期“诚爱”周末活动,鼓励孩子们参加他们专门设计的游戏,促进孩子们的人格发展。
8 @* R) Y( `& p" F* y' \2 h1 y         一个孩子被亲戚领着找到杨慧慧。因为父母离异,母亲还曾当着孩子的面自杀,这个孩子天天担心母亲会抛弃她,心理十分脆弱。在为这个孩子专门设计了帮扶方案后,杨慧慧开始带着她参加“诚爱基地”冬令营、夏令营等各种活动,还从社区找了一名志愿者和她一起对孩子进行心理矫正。慢慢地,孩子变得开朗起来,母亲也在和杨慧慧一次次的交流中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开始关心自己的女儿。 ' r8 m7 {' w' l) F0 _+ _
         杨慧慧两年里一直在探索如何把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工实践中。现在,“诚爱基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家庭治疗、学校教育、公益劳动、劳动赔偿、社区保护观察等,这其中也有杨慧慧的一份汗水。 4 R. M9 r# n9 w1 R+ m. O
         在“诚爱基地”第一批帮教对象中,如今有的已考上大学,有的找到了工作并在单位表现良好,还有一名山东帮教对象跟亲戚做起了生意,并一直和杨慧慧保持联系。“孩子们出去后仍能经常和我联系,还回来看我,这应该算是一种成功吧。”说起这些,杨慧慧不无骄傲。她也因此成为2005年度“全市十佳青少年维权工作者”。 $ Y$ k7 I5 P4 }; f3 g2 O+ j7 v

) B; y0 S" \% l1 \$ Y7 G         “同道者多了,我不再寂寞”
  q- e2 [5 _* u& d" \( f         今年,“诚爱基地”招到了5名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将和杨慧慧一起,在“诚爱基地”进行社工职业实践和学术探索。眼下,“诚爱基地”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一下子有2000多人报名,他们都愿意不取分文,为“诚爱基地”的工作尽力。 3 P( F( D1 m! l4 I: W% O
         “同道者多了,我不再感到寂寞了。”杨慧慧说。她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两年来在基地的实践经历记录整理下来,她的老师也希望她能经常回到学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讲她两年来积累的实践知识,这些都是他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17 16:26 , Processed in 0.04144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