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09:35 编辑
$ B! y7 _7 @, v& n# g$ v) Z
; X2 E" t& }' P直击扬子晚报失实报道; A# V0 P5 [6 D/ ?$ `" U
6 D( j' v/ n# O3 R) P4 t
南京市招聘大学生社工自6月8日至今已近四个月,有幸成为社区工作者的一员,我倍感光荣。从网上报名到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我亲身体验了每一道程序,也投入了大量心力,辛苦等来了9月1日正式到街道报到,其中亲历了整个8月体检完毫无音讯的煎熬等待。每个程序后,总能盼到《扬子晚报》对此次社工招聘的报道,这也成了我最欣慰的情感寄托。没来到社工岗位,不知道事实深浅,只晓得《扬子》这种报纸上的内容应该很权威。( Q: z5 _$ ~0 j6 D* K
: x1 V% P5 T* P8 h/ |
今天(2009年10月13日)的“扬子A35版南京.纪实”刊登了《两名女大学生社工跳槽》的新闻,看完令我们一群大学生社工都很气愤!报道缺乏事实依据之处有:一、工资1700以上,据我们亲身体验所知,市区基本工资1050-1300,每月有400津贴年终一起发,还有学历工资100和考勤奖200,这其中含保险,这样算起来正好1700以上但还要在考核满分情况下,也就说每月拿到手的扣除保险应该在一千元上下。二、每次报道都以经济最发达的玄武为依据,太不具有代表性,而且有失公允。三、报道声称对892名社工统一培训:事实是我们并未接受民政局培训,只是上岗后由对应工作的街道部门小范围讲解工作。四、两名跳槽:事实是每个区都存在两名以上跳槽者,原因都很简单,外地的应届生,月拿到手一千左右,扣除房租、水电费、伙食费、零用花费便所剩无几。五、上月底发了1300外加过节费:其实还有不少地区工作一个多月一毛钱工资都没见到,理由是工资卡还在办理。4 k2 Y0 Z" X% L% r& f
6 P- a7 n: L9 L8 | b. A% X7 O; E9 s) T相信很多人都懂得统计学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样本太单一或者太局限都不能说明问题,扬子在南京大学生社工事件上的报道因以点代面混淆大众视听,容易使得社会认为我们大学生社工群体不愿意接受基层工作,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实为失实之举。在此为同事们和自己正明!还望社会人士理解只身在外生活不易的外地大学生社工!9 ]$ \3 i6 ]7 g
' Z% Y) i2 J1 u1 n& x+ T' M
附:西祠胡同一帖:
4 _1 z4 Y" ^ G2 b/ W/ y+ Z! | Q5 h5 L& b8 g* J* f& m
扬子晚报工作人员:
9 |3 Z W0 i7 V: ^ s( E2 H
9 x* ^2 r* {# A4 q5 Q- h8 ]0 ]3 V 你们好.我们是南京市今年招考的大学生社工.在这里写下这个帖子,希望你们能耐心看完,也希望你们看完后收回报道的所谓大学生社工没有诚信,骑马找马的的观点.
. [$ j2 x% r3 O8 E" `7 h: y: k
4 T( S! R9 I# c 今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打击.这个时候,南京市人事局面向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公开招聘1000名大学生社工,得知这个消息,对于迷茫的我们,真的是极大的福音.在看过社工招考简章后,更是让我们觉得如果能考上的话,政府给我们提供的这份工作真的是很不错的.再说,下到基层能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都是有很多的帮助的. & C" S' T8 H2 v' }) R* }# o
8 u* Z2 M6 n* G: u* S# g 在经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的重重考验后,从一开始报名的一万多名考生中,我们最后录取的890名"生存"下来了.满心欢喜的以为通过自己努力,终于为自己争取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经历2个月多考试和等待,我们却换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合同书.
8 }6 k+ O& M6 B7 j1 q) ?
6 i* f) U! h) p( M- ~ 你们的报道说我们大学生没有信用,不讲诚信,骑马找马,可是招聘我们的政府,首先失去了诚信2字!! : M, {+ S4 T8 L0 H
+ d0 C" f* \. C/ L2 N
你们报道我们不讲诚信,可是可曾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既然我们会用毕业后2个多月的找工作黄金时间来考试等待,为什么我们会对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的选拔考试,就这么转身离开了??你们可曾想过?政府首先失信于我们,招聘简章简直是欺骗.
2 H) r% u% Z# z5 H& r" Z `# s
; _5 J/ o* d1 c8 n* V& d 招考简章中这样写道:"考察合格后,所有聘用人员须与社区或所在街道办事处(镇)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含两个月试用期)"可是我们的合同却是和某些人力资源公司签订的,并没有和街道,社区签协议!我们属于第三方劳务派遣.这是其一. % `6 V) K2 p! N7 |% ~
) n) h4 b7 p7 F$ m
其二,工资待遇问题.招考简章中对我们待遇问题是这样写道的:"工资待遇按各区县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补贴标准执行。专职社工的工资补贴待遇包括工资收入和绩效收入两部分,其中,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学历工资、工龄工资、职称工资;绩效收入包括:各类奖金和津贴。2008年,南京普通社工每月待遇已达到1725元~1950元。同时,专职社工的住房公积金将在2010年前执行到位。"可是我们所签订的合同里,在工资待遇上写着:"不低于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在向XX区相关领导询问后得知,我们的待遇并没有像招聘简章上写的那样,我们没有绩效工资,没有学历工资,没有奖金,没有津贴,扣去170.01元的保险,我们拿到手的只有1299.99元.试想,XX区这样一个经济大区,报名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考分要求最高的区,南京市最好的区,给我们的只是这样的工资报酬.别的区更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待遇. 7 D' X+ u' \9 D G2 s G _/ \: {
$ [; a: {2 n* t) K+ a 为什么在经过了2个多月艰苦考试历程后,等到的是这样一份和招考简章如此不相符合的合同.为什么我们要和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性质的劳动合同?为什么我们的工资待遇相差了几百块这么多? ( {; R% K# ]- s/ w3 ]
- G4 l( A( d9 M! e: G7 Y7 Z' M
你们作为媒体,不帮我们讨回应有的权益,却说我们不讲诚信. # V2 W& o3 n/ Y( G
! [; u6 ^0 B9 U2 k 什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们一味谴责我们大学生的不是,却不去调查一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 B/ b" P6 P# B' f5 \3 o1 y
9 z6 `2 w+ a. L& G/ a+ y
对于政府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真的充满感谢,但是为何政府会如此这般的"忽悠"我们?前后如此的不一致.难道政府出具的招考简章只是一张没有任何承诺力和信仰力的白纸吗?
6 s' J# W' D# C+ ^
, `% F9 v, U: v& H! ]# T, w4 a 一个月1330元的工资,让我们怎么在南京这样高消费的城市生存下去?租房要500元,上下班出行交通费要200块,就余下630元吃饭都不够的.再想添置衣物就得伸手向家里要钱了.更不说试用期,我们拿到手的只有830元. 1 J2 b9 j, F( P6 {) y1 n1 s( d
: [7 E) }+ Q7 r 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本想毕业了好好孝敬爸妈,可是呢?这份所谓的政府公益岗工作,所谓的吃皇粮的享受政府全额财政拨款的工作,让我们还得向家中的父母伸手要钱.政府想让我们大学生建设基层社区的思想绝对是好的,却给我们这样的待遇,让我们如何能安心的工作下去?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一句话: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我们愿意建设社区,在基层奉献我们的青春,可是一纸奇异的合同,让我们失望,失望,还是失望.我们不求高工资待遇,至少按招考简章上的工资+绩效执行,我们只希望相关的政府部门能诚信的,按照简章上来安置我们!至少能让我们回家的时候为已经不在年轻的父母带点礼物吧? 9 Q7 L- V F9 L# z2 O# D5 i6 _
, Y* |5 }* p- Z. O, g o 试问一下,如果你们孩子在一个高消费的城市只拿1330元一个月.你们心疼吗?你们于心何忍?
, |! r7 ]( r- ^! E- E
) ~; D$ B/ s% k 满腔的热血换来彻底的心寒.南京这样一个博爱之都,真的博爱吗?为什么让我们体会到的是深深的欺骗.你们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为什么如此肤浅?到底是谁不诚信?你们敢说吗?
- a) N1 F, Q& Y# y# J) N 扬子晚报的工作人员,希望你们能听到我们的心声,帮助我们维护我们的权益,而不是无知的来指责我们!谢谢!
8 p" l& z5 R/ t# r
' Y% j; W; ?+ u9 H) _. `! b; |2 I$ i6 d; I6 L/ w! c
! ~( k# q, R& ^8 z$ j# F( r: G
附件扬子当日新闻: V, K6 C. ?& i/ k f
记者近日获悉,不久前经过层层考核才上岗的大学生社工,他们中的少数人在向街道或社区报到的次日就辞岗了,还有少数人虽然已与就职社区所在的街道劳动保障所签订了两年合同,仍然抱着在骑驴找马的心态,私下里接受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考试,准备跳槽。
0 D$ H- K, n; b2 G7 c& x5 u1 X+ J 大学生到岗次日不告而辞
7 h7 e# E9 r# E+ F7 r5 f6 r/ E6 i8 V9 _3 X8 i
“她们来的第二天就都走了,具体原因我们不便问。”玄武区樱驼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回忆,两位女大学生是上月初分配到他们社区的,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具体的岗位,而是先了解社区的工作程序。有趣的是,第二天两人竟一个都没出现,再之后社工们被告知,这两个大学生都不在这里干了。“他们留与走不都是自愿的嘛,现在大学生灵活就业很正常啊。”该社区刘主任告诉记者,两人在走之前的晚上分别打电话给她,一个表示找到在外企的工作,另一个说自己在报考社工的同时已有其他准备,现在对方单位通知她去报到,她就此谢过社区的好意,就不在这里干了。 t8 l* H8 \6 W( w" c
* o7 M" E( H% u& j: M' |% I1 n 无独有偶,此次以优异成绩考进建邺区某街道任社工的大学生谢某(化名)也私下向朋友表示,自己正在参加一个政府部门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一旦考上将辞掉现在的社工岗位,虽然他半个月前已签订了劳动合同,上月底还拿到了第一个月工资1300元。
+ H6 ?6 _0 w1 |2 h/ c% J. _
$ ?. [* a# k% l3 z' [3 @# { 一些社工称要学习基层经验4 [4 ~& R. d1 Z
8 X( |0 b! T1 _, i9 `5 Z: m$ q
国庆节后刚赴香铺营社区上岗的大学生严飞,今年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经过两个多月的面试笔试资格审查后,他被顺利录取到新街口街道担任社工。“我觉得学生缺乏的就是基层工作经验,目前还没有离开的打算,上个月在街道党群科、城管科、民政科、劳动保障所和司法所进行了一番轮岗后,我更感觉基层工作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太多。”小严现在社区负责信息处理。与他一道分到这个社区的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秦,她告诉记者,与他们一同分到新街口的其他8位大学生,都没有离开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社工待遇有保障。
' _% n, X! D5 |. p
x" M( U* Y" J1 K3 u6 |4 V, { 业内人士表示能理解
1 R+ y8 w& E( M
& J1 y F, R- a+ r! T5 v4 m 针对记者获悉的少数社工离岗的消息,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常建东处长表示,目前局里掌握的信息是由南京各区县报上来的,仍然是除了省里下达的110名大学生村官外的890名通过考试的大学生名额。“当时我们与市人事局统一要求:应聘人员从高分到低分按一定比例确定入围名单。也不排除一些区县将少数离开的社工名额递补进来。”常处长表示,招募千名大学生社工是南京历史上的首次,社工每月1700元以上的薪水是相关各部门几经商榷后制定的,在劳动合同方面也比较“优惠”:一经录用须签订至少一年以上的合同(含两个月试用期)。他介绍,在对890名被录取的大学生社工进行培训时,市民政部门的负责人公开表示:大家进入社区后希望尽快了解基层工作,要用自己的知识学识和现代化手段,带着热情和创新意识去社区工作,千万不要时间一长被老的社区工作方法同化了。
; z+ f: [4 O& V1 t+ Z5 E' Z: h2 v6 A$ {# h) g7 E
对于上述少数离职的社工,常建东表示这也可以理解,但他认为到基层工作也是积累经验。当然“自由来去是当下所有求职者的选择”。
6 y9 j' ]5 H! H9 U% z1 _0 z' v* n$ ~3 U, `1 Y0 a+ [
南京招聘千名大学生社工
3 T! g' J! h S6 n( A
. a5 E# o0 E: d0 J& x/ I 南京目前有700多个社区,很多社区一名大学生都没有,应届大学生的比例更低。今年6月8日,南京市民政局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千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含省下达的110名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为留住南京人才,其中南京籍考生门槛降为大专生。此次主要招聘岗位为社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街道或社区专职社会救助协理员。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省内应届和往届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先后有6800多名大学生在网上报名。9月初,经过一系列考核,共有890名大学生佼佼者通过考试接受培训。9 A( T9 t% F9 T% h
- U' I; K0 H7 [$ n# O7 x 南京市相关部门规定,大学生被聘后纳入南京市社区工作者范围进行管理,工资待遇按各区县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补贴标准执行,由工资加绩效两部分组成。
, ?% O, m* j, Q$ ?5 l# o, t+ Z, u$ z0 v) A' Z0 I n4 a
具体标准以2008年南京专职社工工资收入为例:社区主任(含党组织专职书记、公共服务站站长)每月1350元—1500元;副主任(含党组织专职副书记)1250元—1400元;社工1150元—1300元。绩效收入总额不得低于工资收入的50%。这样算下来,主任每月合计在2025—2250元,副主任在1875—2100元,社工则在1725—1950元。 (记者 董婉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