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17|回复: 0

[时评] 韩寒的文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寒和郭敬明,听到的回数多了,而且老是连在一起听,直到听成我知道的仅有的两个80后作家的名字。 7 M( d. k' x% t, c4 l) u7 }; K
  事迹呢,知道一点点。韩寒赛车和写博客,郭敬明有抄袭风波,还在什么地方晒过他拥有的奢侈品。
7 F& \2 T, @  B  至于作品,韩寒的文字读过一些,只限于“杂的文”,而且远非系统,还看过一些韩寒的专访。他的杂文和他在专访中的答问,读起来一个味儿。他是在用写话的方式写文章,读起来很上口,语言节奏快到你几乎没法停下来,一口气就读完了,而且不时会有好玩的句子和说法。 + v( N; s& p6 T# i. v6 @
  韩寒已获“公共知识分子”的称号。公共知识分子,很容易让人想到“忧国忧民”,韩寒显然不是这样,至少概念上不会接受。他兴致盎然,说话快到都像不必使用脑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看不到他是在呼号,或者徬徨、呐喊,他只是一个不肯把想法憋在心里的年轻人,透明敞亮。
% k: X* M; [3 @  \# l3 c7 W! E) C; }  韩寒对很多事情发表过意见,大致上那些意见我都赞同,只是不能说得像他那样好。他基本上就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从经验、常情和直觉来解决问题,化繁为简,几乎所有的意见,都可以归结为“事情本来是怎样,扯东扯西有什么意思”。
, O/ Y7 E' Z7 D  d& b+ n1 ]  艾未未和梁文道或者还有别的人,认为韩寒是下一个鲁迅。韩寒说“鲁迅太难看了……任何一个作者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谁,他们只是打了个比方,我很感谢他们的赞扬,但我只想做自己”,这种辞谢方式是韩寒式的,委婉地表达了对“谬奖”的态度。委婉都显得如此坚决和直言不讳,这是80后、90后的语言方式。80后、90后之所以值得关注,无非是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也就是社会逐渐卸下意识形态硬壳的年代,他们能让我们看到这种状态下长成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 B" d! Q# o: E  q5 _  I: o  我从来无法将韩寒与鲁迅联系在一起。鲁迅是那么孤绝、寥落、严整,而韩寒是顽皮、跳脱、新鲜的。韩寒就是一个对社会事务有明确态度的青年,仅此而已。他最在意的身份是车手,而我们对他最在意的是从一个反叛少年变成了“公共知识分子”,在韩寒,这可能只是随着成长而自然地具有了社会关注,而不是突然觉悟到自己有什么使命。 / r& A+ n% R9 g( d" n: H
  郭敬明呢?实话说,我没看过他哪怕一篇文字。我固执地认为,一个有抄袭迹象而且公示自己拥有的奢侈品的作家,哪怕粉丝团再强大,其作品是没有必要阅读的。
" a" A+ U8 ?8 k/ a; j                                    2009.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7 09:52 , Processed in 0.04116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