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55|回复: 0

05级发展社会学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轮0 O5 e( p# k: D; R0 f9 b+ v: b
1、' N  V- r  w1 @! A
发展社会学的功能
4 g5 l9 p8 S8 w( X0 c" Q8 yP17
4 R+ i! w" [" ]7 H
第一章
0 n  O; S4 X. U; [1 X) R2 ?1、西欧现代化的内外部条件+ u4 W- M# f: \0 H
4 ?" M9 T' @! A( R2 t
P23
7 v* \& K/ m/ L9 C9 @) A2 j
2、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与趋势有哪些?
2 d4 d; K5 x6 e5 C; t, nP43
& Q+ Q' y- o, r& H* t: H
第二章
! H; f: f$ K% Y9 E: e" Z# n7 k1、中国早期现代化低度发展的含义?
1 b' V' p3 Y5 ^$ F- I7 KP47
$ e/ Z: y0 C& W  a% c
2、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52 导致低度发展的原因?P48-49
( E7 J! E! C, V9 @" s# G  l第三章' w5 |# l1 w; N# m  p
1、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P80
) @7 F! z/ I( N& P+ s1 R6 E$ X0 s2、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P87
/ f; [: H4 C/ I3 g1 a1 F1 Z- T第四章% x5 _' J" D8 X
1、什么是社会整合?当前中国的社会整合有何特征? P102
7 k/ F1 O& N2 h/ K+ UP106-111

& N6 }; [5 ?9 Z7 N( S; t2、为什么说社会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机制?P129-1310 \1 a8 d" J& T- g: |
3、当前中国划分为哪十大阶层?
9 [. N6 [7 J* V+ ]1 P' J笔记

9 D" J1 l: F& y% W, H  X9 X/ t0 Y
! g# Y/ ^8 @3 R( @! [1)优势地位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

5 N1 N8 \- t3 k: [' d# J/ q" V" F. l6 r% {: B8 D
2)中间位置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

, U6 S! o, d6 g8 w( @2 g" v9 g8 [( T/ e  F; H1 b0 y
3)基础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
& ^/ f7 R0 F2 h2 _6 W" ?
失业
7 o/ i$ a1 @  ~  w
半失业阶层

# _/ S/ ?5 ?8 w! e第五章
% j1 w! c  r6 Y' B1、为什么说城市化促进经济的巨大进步和发展?5 q2 a6 K& i# O' |8 {1 Q8 q
P146

: t% n( I- n. |2 R, ?/ T9 w2、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模式?0 e- _: B" x$ i4 G# d/ t4 P
笔记

& f" U/ D4 P. O, @& [$ o
; i2 B0 h5 n% |. o; h一、自力推动模式
' Y! w2 S9 O  C; |2 Z
! w8 w9 ~7 E# ~" h& U) R, ]2 r
二、外力拉动模式

" U1 e7 E$ d7 Z1 P1 ?' V- e0 `! e3 A% P' W1 D& x! D
三、小城镇模式
; O: L5 m# \. L' X5 ~3 G6 W
3、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7 \, M4 f& G* S$ {3 j+ NP149-152

* Q& d" Y8 u* r第六章
: K% o# ~( u) F/ [+ V1、什么是世俗化?世俗化具有哪些负面效应?
' H- K; q2 _6 g+ S: s9 sP157! |- {: V" }( ~3 X8 n
笔记

6 p! {! Q* E0 M* [5 _5 S( i1 N8 g# g; N8 d
1)金钱成为唯一标准而带来的人为金钱所奴役的问题

# o1 m5 }7 L& ?3 X0 n- Y( {" z' l; p& }% j+ B& n/ \5 i9 b
2)人的单向度化

7 R! U  `+ N/ n+ K9 v; p4 {
7 n6 \$ o) L2 P9 ^
3)情感冷漠
  J# i( B& E( M
4)新的等级制度
5 R4 h. Y5 p1 [5)对自然界的破坏
, |& [- Z5 [( r5 y# X8 I0 f7 W. P6)道德理想沦落,人缺乏理想,自我超越的丧失7 K$ l6 L+ @4 z2 Y
2、普遍受益的涵义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V4 ?; I2 y: @: I3 Q# o  d
P162-163

+ G5 e4 `- i& _( I" ?第七章' \) s1 `' J, L, z4 n
1、现代知识对于社会发展有何作用?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0 v2 v) z& k5 t6 V$ HP173-175
5 j  S0 F2 A# V! q/ k1 \
第八章: P" }* y( c7 J" `/ D
1、什么是社会开放?4 o$ l. F: ~( E/ m& Q# P$ O' ^
P188

& ?1 ~" J2 l4 r. x3 d: H2、为什么说开放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1 o& Q- w9 A% G1 K! e- v
笔记
. R% J3 t* u- R. Q
第九章
" ~8 V" T" ^5 A8 ]6 L) G' c$ @5 q' n1、什么是公正?社会公正的含义是什么?1 t6 B& p6 k1 `' F( I
笔记
6 ^2 A. A0 j( D) L& E2 J' E
: [/ M) g+ b5 L' T% V( w1 F( J& X
公正: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 V! x8 B; S% g# N- f- s% E

8 @( O% B% p# \7 ]7 A1 `6 h% F1 }
就是公民衡量自己生活的社会是否合理# x/ Y* P& N% o! k( c
是否合意的标准
. n: z) M( e5 L  \

+ Z0 W0 ~) e, t' E7 Z2 U
主要是公民对社会利益分配的接受和认同的程度
. b, Y# @: @/ G

2 s* n) L. r. N4 O
社会公正与否反映着社会上公民与公民的关系
: _) L' b' H" [3 O/ A& Z- I

/ M' f! M8 p% ?+ W5 P/ y5 {
社会公正:它是一种理想状态(目标状态)

# g' `$ @. x  I/ }# l6 `5 n2 x. I3 f0 g, I  u  m
它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权益的正当划分
; G+ {1 N  x5 J/ o+ G0 g5 s
0 N+ }0 X& S$ w* c& E0 I# s# X! J
是个人追求自我空间的扩展

# V8 r1 S- @6 m0 l2、代际公正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是什么?1 E' h# ^' t; v) V
P222
3 X/ e* ?% f% W
3、为什么说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应有的职能?政府如何维护社会公正?* {" |* I& }5 e9 e/ }
笔记
( n8 l& h4 v) a
   , N& C+ }, z5 G; G
4、为什么说绝对化的机会平等是不可能的?
0 Y% }1 u* }5 n) yP217
  n& M5 S9 V; W$ e4 y$ J, V
5、如何保证代际间的机会平等?  j/ n, W# D$ w4 f1 {5 `3 F2 J
P227
5 h0 v9 u8 X; `- y, f7 ?  ~
第十章
8 i! p6 P/ @+ C( E( N( o/ ?* U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内涵是什么?
4 s5 u$ |+ p% }: P; k. ^- xP241
; |- m- V, A8 S5 G: kP245

+ K8 F9 Q9 X: X! l- i. w, U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什么?) l, ]+ E9 W8 E- E
P245
$ o9 E5 O9 P- q4 ~; ~$ Z* p
3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 e  O$ B) O4 u6 e8 O笔记

- H* c9 r$ z4 g" [9 D& l$ S0 B: y% A. F
1)人口三大高峰的压力

- l; U% V5 O% s$ m2 e1 N& R2 B; z, G
2)自然资源的超常利用
5 `# P% ]5 E& k$ }3 v' Z8 E9 D
3 X) X! U/ W& X) y: N1 h# o6 `1 R+ [- g
3)生态环境呈倒U形的逆转
" p4 ~! U& v7 z3 I4 Y( q4 {7 W
4)现代化进程的急速推进
4 @: I5 s& q. q. K# w' h0 u1 l2 \2 \% {5)城市化战略的优先发展
( ]. K* ]' Z1 D6)区域不平衡的加剧+ q% s9 N' n# U- R+ D5 o
4、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
  A: F5 V+ Y5 i! [/ h- ^247

0 `- Z$ T6 x- B5、传统发展模式有哪些弊病?9 T4 e1 P! @+ A/ ~
P246
8 I, d+ w% v! a3 c6 d  P+ t+ i* h& H9 P6 j
第十一章- z" \' E9 \/ Y$ U9 n- a
1、后发现代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t, E+ T/ m: P1 r* D/ @8 T( U
P257-259
. N# z8 K- j' }
2、试述后发的优势与劣势?; e8 Q! [$ z2 [! H$ T
P274-283
) U5 {3 B) \' x: I) x8 e; s* G
第十二章+ X! o7 p0 P( t1 G
1、什么是贫困?贫困类型?
1 u: A9 x' I- t% K4 B! X8 j2 X8 rP288
/ N0 Q5 ?; m3 [2 w" K
2、确立贫困线的主要方法?
8 A' L4 O- |+ K6 VP290
2 j, g8 T2 j; O) y4 F
3、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凸显主要根源于哪些社会因素?% K) |; D8 ]; v1 @" I, a2 t4 t
P305
2 J2 G1 ?. V& M% I; J+ l( S% G
第十三章! H$ q1 X! n( d: q- K
1、何谓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类型有哪些?' n: m7 H1 Y! J) O) ]  T6 P
P309/ a1 m6 o) _1 Q1 x# J
P311

6 f, C2 t. ]7 e- R/ ?! U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
8 A6 @6 S0 d8 t& d: x. Z笔记
# y2 k* v2 @+ M

% `) m6 y: I( m* h5 N1)生计型社会问题占有明显位置
8 U2 f; ]3 l% D, J" d9 {9 }7 K$ u% B( R
2)社会问题种类很多、很齐全
4 z  b' c. ?) M' N. B' M6 e: M3)许多社会问题往往带有一种变异性的色彩  X6 _, a/ G8 K$ ^$ M$ G
4)社会问题的生长潜力很大5 _1 T. f6 Q* U' k
5)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处于两难的境地5 a: N$ \7 g- }. n* N. M$ e5 |
3、如何正确对待当前的社会问题?3 E: R7 ]: I+ Q, W9 T: o
P325
$ h6 R1 P4 j6 ^
第十四章
( _5 R6 m8 l" k1 P  q1、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各有什么缺陷?
# A, p+ o1 W' i: a/ \$ [; m  o1 S笔记

# B0 i- j: p, q% ~$ ]" Z2、如何评价世界体系理论?
7 N' a) S4 Q5 X, yP391
: t, x9 T7 [( c+ V
3、依附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不同之处
( C3 v( G& \( c/ J# C  T% VP384

" b4 o$ r" ^1 @- C& ?/ @5 I $ F  o- w, R& Y. h5 `
名词解释1 ]! m$ o! I5 ~: M. x
1、市场菜蓝法
0 Z' x  A& V1 j4 N9 B' A) iP291
5 L% ~3 q% g) ~5 B; C$ d2、生活形态法
; z) w$ R* t; j4 BP291
3 y6 k2 H+ _5 m2 {3、恩格尔系数法3 l& |; c  ?4 o' H! p6 e4 W
P291

( f) M6 w2 b6 M, u. O$ v4、我们共同的未来 P240! @  B  D5 m9 r* ?2 a
5、增长的极限% M. Y5 Q5 X- @# W5 `1 Q% B
P239
' j. \  W9 F3 y! G7 M" Y6、知识经济9 C3 V' \3 U% a, I2 V7 ^
P180

- r( T& x0 V2 Z; C1 Q, M6 u7、社会流动6 O$ i3 O* x9 U; D2 z
P126
2 T4 y  T! K8 M8、社会开放8 B; i! X& {1 Z: ^+ D: T$ ?+ ~2 h3 q
P188
( f/ ^3 i$ Z/ H0 W% B9、社会分层
1 Q( o" c% b7 _) l# ~" E8 I2 hP113
; k2 [3 g5 k! q9 t9 D
10、滞后城市化6 `$ D0 X6 R1 M9 J
P149
% W4 O$ G5 }0 K& j* a& W& `11、中国21世纪议程
* f5 t' P- R3 b5 z/ WP250

, I. g$ L( ?1 O, i8 @+ E12、变迁型社会问题8 g) e# L$ c" w& c: r, v3 {
P211
, e7 ^, Y( A: y: {! e* h6 Y% P13、理性化
7 E6 v6 ~9 e+ z( C" R3 P! ~2 U7 VP168

$ a, _7 y) I( S/ C1 C1 ]*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3 03:14 , Processed in 0.04531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