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区前的预备/ Q! X8 {( [% n6 y% N
4 |# e- T/ E$ i& G(一) 切实寻找社区资料) F, R- T4 ~' H1 N a
1 Z1 }. ?2 ~% M
在进入社区前,最重要是透过资料搜集,勾划社区轮廓。若对社区本身缺乏认识而贸然推展社区工作,弊端是所推展的服务,可能只是片面的或零散的;又或与居民需要及区内实际有待解决的问题,全无关系。所以在进入社区前,对该社区的特质,应排除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作教条式的行动计划;反而应要客观地寻找社区资料,因为这可以减低以直觉或感受来判断社区的定义,且方便制定适合社区需要的服务计划;在寻找资料过程中,可得到一个较集中、快捷、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与当地居民及组织作初步接触。% T2 ]* ~1 d# i$ u
4 ], O+ d! c9 w {8 i* C9 x! [
(二)拟定搜集资料的内容
9 u, V) _% [; d9 i
: h5 e4 [4 F8 |3 W1 ~4 h 在进入社区前,需拟定搜集资料,如下:(1)地区背景及已往的地区事件(2)社区环境:包括环境问题、自然地理规划及行政规划、居住密度、区内外社区设施、交通设施及土地利用。(3)居民资料:如年龄、家庭组合、教育、工作、住屋、居民对自己的社区的看法、居民的社区网(如家人、邻里、朋友间的关系及所起的作用)、社区典范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存在。(4)地区组织:指它的存在、工作目地、扮演角色、动作系统及它在区内外的影力。(5)讯息在区内散发的途径。
) m S; h6 {( D% _- _6 R& r0 L
# c a6 M' r9 `2 {0 {/ r0 v(三)搜集资料的途径资料搜集,可透过:3 I" ?* I2 a" Q8 a0 ~3 q
( \4 \0 o4 c4 a ?8 K
一、剪报、有关人口调查资料及记录;
( T6 y( K T+ p0 }! F* t
* ^1 m, \& l8 i' E4 P二、联络探访有关部门、区内外组织;$ J( Z: F s: k& J4 y8 ?* y
9 j3 }+ t( Q! H' E% \: l三、实地观察;# i A+ U3 m% S5 @) q
) A; L8 Z7 a3 i4 I6 _
四、从发掘社区问题及需要入手,拟定开放性问卷,访问居民,搜集意见。工作员较重视以第三、四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因为第一、二种途径只可搜集到基本及背景资料;但第三、四种搜集方法,不单可以协助搜集“现时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且,实地观察,可引证资料的真实程度。访问接触,更是初步与被访者建立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在访问过程中涉及有关社区问题时,间接提供机会给被访问者向工作员宣泄情绪。当工作员一方面分享他们的意见时,在另一方面则疏导及启发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及勇气;良好关系的开始,往往就是这样建立于第一次交谈的印象之中。: r/ |# N+ J( V$ m _
7 a7 k! ]" I) r' v
进入社区工作员可透过家访、活动介绍、事件介入、第三者引见、公众集会、调查等等途径,进入社区,而调查更是提供一个合法的与被访者直接面谈的机会。但种种途径,终离不开与服务对象的直接接触。所以,在进入阶段时,接触技巧及态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4 B8 _) |& I3 X% u z
9 {8 \) v+ P9 b, i" A(一) 接触的涵养“接触”,是非正式的会谈,听取居民意见,分享居民忧虑及提出相关问题。“接触”,亦可以说是访问多过会谈,因为它具有方向性。所询问的问题亦是经选择后而集中发问的,而工作员所扮演的角式是提供问题、引导提问及激发居民思索。但无论怎样,一个“接触”,应蕴含着友善、社交、关心、接受、集中、目的和取向等要素;一个成功的“接触”,是决定于能否在初步接触中,使被访者自我明白困厄实况后而细想解决方法,甚至是意识到有信心将可以解决困厄,或至少是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在接触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工作关系。
& L" r% j! G8 j9 h1 d* J
8 Y4 h. W5 H- v(二)初次接触所遇的情况及所需的工作技巧在接触之前工作员应选择好被访问的对象、决定接触的方法。预计应得的结果及怎样介绍自己的方法。据工作员的经验,在初次接触,特别是在本区推广发展工作时,常遇到僵局的情况,故此希望在初步接触时,能够突破一般僵局,这时就需要涉及到接触技巧了。以下是一些经验分享:
6 e: l2 z4 Q2 }: o1 A/ ^ t- f" H) |2 e# Y
(1) 屋村进口有狗只挡路,尤其在黑夜时,狗吠之声更不进从区内传出来,这时的应付方法可如下:遇到恶犬拦路,工作员应留意犬只是否抬头向天长“啸”,如是者,这不过是它提醒其他犬只,有陌生人进来而已。若犬只尾垂兼慢慢后退,则表示它已胆怯,工作员可直视犬目光,大踏步而过。若恶犬尾垂但裂嘴露齿发出“呼呼”声,则表示它随时扑过来,面对这种情况,走,并不是办法。有同工说俯身拾起石头作投掷状便可将它吓退,但工作员从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因俯身会导致自己处于不利位置。工作员会以炯炯的目光,直视着拦路恶犬,而恶犬被钉视,尾巴慢慢有点无力的往下垂而没有任何动作时,这表示恶犬已有点胆怯,即可向前踏一步并迫令它往后退。但工作员亦会在蓝田三村山坡中,遇到恶犬,不但不受目光唬吓,而更裂咀露齿,抓地蓄力作势扑咬过来,工作员即时运足气力,大声一喝,消弱它的气焰,并大声向屋内喊着:“屋内有没有人呀,我是邻舍辅导会的社工,专诚访问你的。”屋内街坊听到犬吠声和工作员的叫喊声,出门看个究竟及同时拉住狗只。这时困难已解决,工作员可随即利用此机会,进行访问。但工作员会经过屋内无人反应,唯有仍炯目钉视着即将扑过来的犬只,一面呼喝一面缓步倒退,当退到它的“领域范围”外时,问题便解决了。
$ i3 d' N6 H. |& I5 D3 b m) O4 a1 N+ w ^5 }
(2) 你需要访问的街坊的信所被一道门闸阻隔信,你要怎样办好呢?工作员会采取以下方法:若被访住户邻近有相熟的街坊,而他们又与闸内的街坊很相熟时,可请他们代为引领,收事半功倍之效;亦可以先访问邻近街坊,在完成访问后即说;“呀,你认识这闸里面的街坊啊,平时有没有同他们打交道呀,我想问他们几个问题呢,我又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们,我看你可不可以帮我代为通传,说邻舍辅导会社工,专诚来探访的。很多时,这位街坊会乐意代为引领。若工作员没有相熟的街坊或邻近的街坊不愿意代为引领,工作员可以在闸外大声访问:“请问屋里有没有街坊啊,我是邻舍辅导会的社工,特意来访问你,有活动服务介绍单送给你,可能会耽误你一下,只用一、两分钟就好。若屋内街坊启步移往闸前,这已是一个很好的访问机会了;若对方不作反应,稍等三、数秒,可大声说:“可能你现在很忙,我留张传单你看看,下次我再专程探访你。”即使访问不到,这种探访形式,亦具有两层意义:1.它留下一个初步印象给被访者,缩短下次探访中向工作员所保持的社会性距离;2.闸外访问,亦如同向别人宣传,方便以后往其他户进行访问。& c4 u8 e* _* _/ M
+ F" q, s9 q3 `& e0 m) [
(3) 对方怀疑你的身份,不开闸,给你吃闭门羹又应如何?同上述(2)的方法一样,找相熟的街坊,代为引领,或在门外高声介绍自己、工作机构、服务性质及访问的目的,并留下传单,以缩短下次访问时的社会性距离。当然,有女工作员同行访问,会减低对方的怀疑。
( i; B, F0 N# G# z! {( p" d5 ~0 @
! o8 M* J$ V1 P' [3 M: l7 J(4)对方开门后,只是望一望你,便想关门,这时你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形反映对方的怀疑心没有上述(2)和(3)那么强烈,可能是别的原因驱使他想关门,你不妨轻轻及很自然地向前踏上一小步,微微使对方的门关不上,随后脸上带着微笑望着对方,很有诚意的向他介绍自己、工作机构和服务性质,接着并以关心的态度访问有关居住环境问题,又或子女就学情况,促使对方无暇怀疑及潜移默化接受你的访问。: l1 @' E" B, j+ e3 @; v& S
- w& |! w; B; V( O! Y(5)对方开了门,但怀疑你的身份及企图,你如何应付呢?对方开了门,即表示已变相提供机会给你接触,重点是工作员应怎样把握。工作员可即展示工作证,派发有关机构的小册子、传单、介绍自己、工作机构急服务性质。
: G& S w& N: j4 {5 u, W* I/ V. z& o/ C5 s
(6)对方开了门,但只专注自己的事情,对你不理不睬。这是不打紧,工作员就以对方所专注的事情为话题,如对方正在做家务,就从谈家务开始,转引访问。& M! W0 o) L) t" Y
7 s1 _2 w- x- `' k' L
(7)对方开了门,但以“很忙,无暇回答”来回避访问工作员应辨别对方是否真的很忙。若发现对方真的很忙,不妨另约时间或表明迟些再来造访;若发现对方的“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则不妨说:“若今天访问不到你,下次都会再来访问你,事实上,这次访问,不会占用你多少时间,只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访问。”工作员应随即以周围居住环境问题带进访问。很多时候,对方会感到不能回避你的访问,及访问只占去很少时间而不得不接受你的访问。6 ?+ ]+ S9 e( C5 V* d) J( z
: e! y k x2 d3 M5 r
(8)对方开了门,但以反问的态度表示“点解会访问到我”来回避访问工作员不妨坦白开朗的说:“我的这个调查,是用抽样来进行,搜集区内街坊对区内居住环境的意见。这次抽样中,你被抽中访问。! r* y2 d2 I f' f- Z2 ?
+ `) X( d4 p5 ?! w) G(9)对方开了门,却询问“为何不访问别人“。工作员不妨以下列说话使被访者倍受重视而不期然接受访问。说:“好多街坊都讲你这方面好有见解,你有宝贵意见,当然可以包括在内”
* I+ F( c. T, c! \; F4 S0 P
; ?, Q9 x7 q( u6 e- k/ K7 N3 l3 Q R(10)对方开了门,但怕将自己的意见给别人知道而不愿意接受访问工作员不妨指出这是全区性访问,并解释在收集资料后,不会披露被访者的意见,而是归纳全区意见,以全区对某事的看法所占百分比多少等形式来发表,减低被访者怕突出自己意见而招致麻烦的忧虑。此外,工作员不妨接着说:“你的意见好宝贵,怎能够不包括在全区意见之内呢?” 借以鼓励访问者表达意见。% Q5 {# I* F- e: q
- {/ T" S. S L(11)对方开了门,但却表示“接受访问也没有用”而正想拒绝访问这可能是基于两种情况:1、基于被访者的先前经验,即以前会接受访问并发表意见但却无任何实质改善;2、基于被访者的先入为主,认定小市民的意见不会被接纳。面对上述两种情况,工作员不妨混而为一来处理:协助被访者分析,总结先前经验,赞美及鼓励被访者继续接受访问。说:“你对这个问题看法,一定好有深度,同你好心将自己的意见说给访问员知道,很可能当时的访问员,重点是分享你的意见同你了解你的看法,并没拟定有理一步的行动。但人家就不同了,假定你觉得有所需要,将你的整体意见,通过不同形式,向外界及有关部门发表,特别是现时代表议政制, 好多议员都是由你们间接选出来。你所表达的意见,好多时候环境问题得到解决,都是决定在你有无将自己的意见及需要,向有关方面提出,特别是你是个区的主人翁,好多时数区内的问题,更能深切体会,较外界的看法,更能深入.具体及细致。如果你能够提出你区内的问题及看法,而别区却不提,这可能别区没这样的需要。而你这个区真地有需要,在这个资源有限的时候,政府会多数将资源调配在有需要的地方。既然你对这个问题有意见,就请你对这个问题,发表下意见。”/ y+ k. a; o- ~5 Z0 }, o3 r8 r1 X; _
2 G4 D/ q( t9 V, Z/ j( a& S* f$ t(12)对方开了门,但只向工作员埋怨面对对方的埋怨,工作员应站在他的位置上,分享他的苦恼,留意他的表情.动作.感受及总结他的感觉,接纳他的理念及想法,从而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并表示工作员可在这方面,给予协助。
1 i* ?. H& Q8 r6 d! @* `& u5 F4 |1 _
(13)对方开了门,但把工作员当作是政府人员,寄望工作员能帮他解决及的能力。工作员不妨说:“你住在这里,对这样的问题,较区外人熟悉.细致及清楚,亦可能体会到问题的迫切性。假定你不主动提出,而要区外人士提出,会另外界人有个疑问,为什么住在这里的人不提出问题,而要不住在这里的人提出问题呢?究竟区内居民需要解决问题还是区外人要解决问题?区外人又不是住在这里,又怎么会知道区里面的问题?身为主人翁的居民,若发觉自己居住的地方有问题,断不会假手于人,要求外人表达?如果有关部门或外界问到,工作员亦好难回答。”工作员应以进一步使居民承担主动的角色
9 `+ D6 H4 |2 M _; L
3 X# \( c9 c( I# e2 v0 u(14)对方开了门,说有朋友在,由朋友给意见若被访者有朋友在而说朋友可以代答,或他的朋友真的回答问题,工作员不妨开门见山的直接说出访问的目的及对象。如:“很对不起,耽误了几位朋友的一点时间,我在区内做访问,刚巧抽中这位户主,只是想看这们户主对区内环境问题的看法。”2 x: B: i, o0 d
. O% V5 W% ?/ ]5 j0 b9 n M(15)对方开了门,说有家庭成员在,由家庭成员给意见同(14)一样,工作员应开门见山说出这次访问的目的及对象。若有很多小孩子正在骚扰,不妨轻轻婉转的对小朋友说:“听哥哥话,等哥哥同你爸爸做完访问,你再同爸爸玩,好不好呀?”被访者一定有所回应。
7 ^) V- @8 H/ x0 o( f; n5 n$ H3 p
( E2 \9 s! A/ U/ V$ y4 N0 l(三)接触态度除了访问技巧外,工作员的接触态度,也很重要。工作员的可信、良好关系的建立及能给被访者有具体实质的感觉,是取决于工作员在面对被访者时所给予的印象,及被访者在接受访问时的回应;而访问技巧只是有效地加速这个相互交感过程。所以,若工作员的工作取向和态度,是与被访者一起共同经历社区经验,是站在被访者的处境来体会他的需要,是接纳被访者意见.接受被访者的回应、协助被访者表达意见;而不是传达知识给被访者、不是站在外来者看看区内问题,不是将工作员的意见强加在被访者身上,更不是领导被访者,则工作员会很容易与被访者建立产和发展一个良好及友善的关系。假定工作员的取向及态度属于后者,则无论访问技巧怎样好,也较难与被访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关系。
+ y7 ] K/ H* A# t 0 W8 U( m, m% K) w% M% g" c
: m* _6 ?) [& ~9 q 结语+ v9 Q! M: D, A0 E1 @. l
& W8 [+ k ]" u! H9 i3 Q 作为一个社区工作员,只有像生活在居民之间,领会居民感受,接纳及体会他们的意见,每样行动皆从居民生活及经验中出发,则居民很自然会感受到工作员是与他们一起共同吸取社区经验;而工作员的接触技巧和进入社区之前的预备工作,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奠定良好工作关系,培育居民,引导社区变改。反之,工作员如缺乏一份诚意,任何技巧怎样好,也只能与居民建立一个功利的关系。
+ z( W" {5 b: P3 B5 c' V(来源:网络)
. y# m5 ?4 x3 u" u6 W& e4 y d8 k9 a5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