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 T: V6 v( i7 \" W1、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
7 i0 R: p, u8 C( b8 \. z1 m# ?增强权能的社会工作取向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的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3 D6 O" ]8 ^! T% O9 f. S* `
) f3 b- ~) \) @9 V- r o
增强权能的假设包括: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这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8 ~0 s. l4 [/ u& ?2 Y6 r7 s+ H* W1 Y+ ] O! o8 D
2、社工参与脱贫攻坚的面临的基本问题:
/ F: N% ?3 {% J* S. w& X2 h4 h/ m' n$ N) }: [& O
(1)服务目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服务对象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应该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且缺陷;应该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贫困人员脱贫。- p: O, i% b4 G- p
6 R( n' B1 q. R* M; E7 _! b
(2)服务原则的问题: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扶贫攻坚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 v7 w; H# S+ m/ g
! {/ N |+ ^6 N2 c* ^: i% e3 J一是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 V! _- b) m( }3 P9 J c: z
$ _- a, I) B6 ?( v1 s |
二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 Q2 N0 | `7 N) A3 o+ @: }; Q) k
% Q- }' B- @- s8 n |/ t三是特困人员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只是协助者;4 o" ]; H3 o) X
0 D" ^1 _/ h- T4 Z! m* D5 m四是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特困人员相互增加权能;" C' P, Z3 ~% ]: `
' w. W' N& P. F! F8 z, L
五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 s$ z/ c ^5 W7 n1 \2 W4 t# ~
' K) I. \' p) b0 B. p) o
六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3 z6 Q. ~/ w' o1 G) C: ?$ C
' \5 Y3 @1 Q0 f8 k$ h+ v(3)服务中平等关系的问题: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增强权能的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看重服务对象的长处、服务对象的主题地位和个人价值。2 ]0 z0 }( {2 A: U R
: J5 {1 |) g8 W& J; G( U/ S
3、社工可用的资源:0 x3 W2 U* ]6 A# v* f# y1 I2 m
* e- \7 w4 h& S* O o; a6 l$ n
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分为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
0 Y- N! c3 p3 B8 J4 g- S5 J. [( s# l& c! p
正式资源包括: Q" @) \- f4 O/ U' S! s4 A
3 V& {6 t3 @! s; p
利用制度性的资源,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等;
( c' b6 S1 ^0 m# i( D) b( k; u8 t8 r" s. V/ i" p
相关部门对于扶贫工作的政策配套(政策解读与落实到位、政策倡导)
; U+ r5 O8 K" z0 {9 R' X6 P% m, G @$ ^( D
社工专业资源支持(政府购买与制度化支持)( 专业素养与精确诊断及定位 )
! R* s% u- f l4 [% L; \* u& y( r- f' l& b
非正式资源包括:
% A* c7 q4 E9 [. P7 a' V% _6 _ E0 D, a- [( C
志愿者团队或者社会公益组织的捐赠等- w+ Q( v: T- t: g
: A: Z c/ E4 B0 m
外界社会各类组织各类资源各类力量(资源连接与网络搭建)
. |; m7 n- w2 Y2 `5 c1 I) h) P, e0 @) }% X& l4 T8 ]2 l3 M& F
4、介入思路:
7 T1 p. P U: ^, j) }1 P6 X; b3 ~* S5 i
提升能力转变思想(能力与认知)$ I6 g |/ l5 N1 e
1 W" h2 I1 U* t" t& g, Q+ A
开展心理帮扶(使能与赋权)
! `9 u4 n* {# G8 ]
3 q/ D1 G" [! a9 D资源链接;! R4 V# ]; D/ m& F1 A0 L c) b
9 V' ^9 o( b8 l
政策倡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