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业毕业的张莉是阳光中心的资深社工,她将心理学等知识结合社工专业,在学校开展学生正面成长教育计划,让每个孩子心里充满阳光。; o! {0 V# L( K# Y0 r+ C
3 i/ J2 S/ w+ l$ h. P 阳光中心闵行区工作站站长张锡华告诉记者,2003年中共上海市委开始在全市推进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目前阳光中心的社工活跃于全市16至25岁“三失”(失学、失管、失业)青少年之中,帮助他们就业、就学和纠偏。五年多来,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闵行区的“三失”服务对象已从四千多人减少至两千多人。于是,阳光中心创新理念,近年来把服务工作做到了学校,通过政府购买社工的社会服务,把孩子的教育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连接起来,让孩子在专业社工新颖、活泼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p" Y% T6 ]& z S% w d6 A' T% \. E0 i8 a6 F' [2 D8 k
在闵行区的11.5万名中小学生中,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约有2.5万人,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些学生存在着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继而发展成逃课、逃学、逃夜、出走,甚至走上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 W( l i# S
$ O& W8 b1 S3 N% }/ U9 C 阳光中心在地区党委政法委和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探索尝试社工联校新型工作机制,在“问题”学生尚未走上社会之前,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行动纠偏,用正面成长和阳光教育鼓励学生,培育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耐挫力和交友情绪控制力。# P# c! z3 H! u) j( I
& \, u2 y; U: z9 m3 S5 x
社工进学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驻校,即一名专业社工驻一所学校;另一种是联校,即一名专业社工联系几所学校。专业社工协助学校的德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为班级的“问题”学生提供专业服务,沟通和化解家长亲子、家长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情绪与矛盾。在课余时间,社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设计互动方案和活动,让孩子放松心情,重塑自我,感受阳光。0 M% |$ ]; X. F; U
. f/ M2 p7 ?$ S2 s2 V 莘松中学的专业社工在全校26个班级都培养了学生心理委员,还在学校开设了家长沙龙,提倡做智慧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专业社工还发挥专业社工社会资源优势,请来职业心理咨询师为部分学生和家长提供科学的心理咨询。 * j |7 N3 S+ ^# {) s/ m) p5 f# `, F, c5 C- F
目前,闵行区阳光中心已与124所学校签订联校协议,覆盖率达到了89.9%,其中打工子弟学校覆盖率为100%。有43名联校社工已进入学校,并对先期掌握的1360多名行为偏差生、特殊生进行了帮教服务。通过开展正面成长计划探索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潜能,确认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加强与他人联系,树立健康的信念和价值观。9 ^3 N5 G6 b6 b. E" z!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