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86|回复: 1

[新闻媒体] 成洪波:将慈善日打造成东莞城市名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6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东莞慈善事业发展史定会铭记今天(25日),2010年10月25日,首届“东莞慈善日”。自此,东莞慈善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向构建更为现代化的慈善事业体系迈进。
  10月20日,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派出由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谭军波带领的7人采访组,独家采访了副市长、市慈善会会长成洪波。
  设立东莞慈善日的背景考量、慈善基金管理的机制创新、完善慈善渠道的设想、推动慈善成为东莞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精神……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成洪波侃侃而谈,描摹着东莞慈善事业的波澜棋局。
  对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在东莞慈善日的筹备和宣传报道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成洪波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感谢。
  NO.1活动丰富是为传播现代慈善理念
  记者:东莞设立慈善日,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成洪波:一是东莞有爱心奉献的传统。从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发生后东莞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的热烈反应来看,确实体现了东莞作为一个爱心城市的优良传统。从这次十大慈善人物的候选者来看,既有企业家,也有普通市民、环保志愿者、学生等,说明热衷慈善的人是多元的。东莞不少民营企业内部都设立了关爱员工的基金,或者专项的资金。在企业内部来解决一些员工,甚至是员工家属的临时性困难。
  第二,我们经济发展有基础。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东莞一直走在前面,而且未来发展的潜力也非常大。这为我们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济基础。
  第三,社会建设有需求。东莞的社会结构特殊,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仍存在部分欠发达的镇村和一些困难的群体。
  东莞的老龄化比例是13%,比全国的12.5%要大一些,而且老龄化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那么也就有很多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我们有6.8万的残疾人,1.3万个低保户,最低生活保障收入的家庭涉及4万多人。在低保边缘状态的家庭和人口数量还会大一些。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因为医疗、教育、临时生活困难等原因,需要得到帮助。
  第四是党和国家有倡导。对于发展慈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政部门都有倡导和要求。2008年,中华慈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极大促进与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五,民政的试点有规划。东莞是国家民政部和广东省关于加快民政工作改革发展的试点城市。我们在去年就制订了八个方面先行先试的工作方案,其中对社会慈善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所以,基于上述几方面的考虑,在以往开展慈善活动这个基础上,设立一个东莞慈善日,为东莞发展慈善事业提供良好的载体,希望借此激发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热情。市长办公会议3次审议此相关议题,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刘志庚书记、李毓全市长专门听取了关于这个活动的汇报,并亲自参加各项主要活动。
  记者:这次东莞慈善日活动十分丰富,如征集评选慈善之歌、慈善logo,发动一日捐、“卖旗”、十大慈善人物评选、社区服务周等。做这么多的活动,是否在宣传慈善之外,还有更深远的考虑呢?
  成洪波:从策划角度讲,这是要传播现代的慈善理念。我们的活动很多是针对这个目的来开展的。比如说搞慈善logo、慈善歌曲的征集。我们邀请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现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来做报告,是从全国的范围引导我们来认识掌握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一些规律。还有我们对慈善人物的评选和表彰,实际上也是在提倡“人人慈善”、“平民慈善”、“全民慈善”这些现代的慈善理念。
  NO.2推动东莞慈善机制
  从灾难应急型转向常态
  记者:您接过慈善接力棒,担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慈善会会长以来,便提出要在东莞推行全民慈善的理念,在这次慈善日活动中也是反复提及。
  成洪波:我们特别注重全民参与。全民慈善不光是要先富起来的这部分群体参与,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有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社区服务的一些组织都要参与进来,也包括在东莞生活居住的新莞人。
  评价这次慈善日是否成功,我觉得不在于我们收到了多少募捐款,而是确确实实使全体东莞市民得到一次在慈善方面的启迪,给大家创造了参与的机会。
  记者:这是否也是传统慈善观念的一种转变,从过去灾难应急型的参与机制,转向常态慈善机制?
  成洪波:我们的慈善由灾难应急型的参与机制,向常态的慈善机制来转变,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
  现在我们通过设立慈善日,并在它的前后一段时间开展一系列活动,随着组织经验更加成熟,可以更多地吸引群众参与到东莞慈善日的组织、设计里来,让这个公众参与的平台会更广阔,参与的有效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我到一些企业走访时,有一个企业家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我今天终于找到组织了。他发自肺腑,我很感动。
  正如王振耀院长所讲,过去我们谈慈善的时候还有点遮遮掩掩。通过这次搞慈善日活动,去跟一些企业家、社会热心人士接触,平台的作用初步显现出来。
  NO.3慈善日活动将更注重服务东莞
  记者:根据东莞慈善日的一些活动,诸如设立专项基金、开展社区服务周,可以看出政府是想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成市长是否有考虑如何将慈善日与东莞本地紧密联系起来?
  成洪波:这次的慈善日活动将更注重服务东莞。过去,东莞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为全国一些相对欠发达的一些地区或者是一些灾区,做了相当大的奉献。目前我们对口帮扶的,有四川的映秀、西藏的灵芝、新疆的喀什、广西的河池,以及重庆三峡移民地区等,还包括省内的云浮、韶关等欠发达地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东莞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以同样的力度解决东莞市内发展不平衡问题。所以这次慈善日要和市委市政府今年部署的扶贫“双到”实现有效的对接。这次慈善日很突出的一点,是要确确实实来帮助东莞本地的困难群体。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融洽,全体市民更有幸福感。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点部署通过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建设来巩固和发展在经济领域里面所取得的成果,我想对于东莞也是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记者:东莞慈善日的开启,可以说是对东莞慈善事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东莞在慈善机制、慈善观念、慈善服务方式等方面,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以适应新的形势?
  成洪波:创新我们东莞慈善发展的机制,这是慈善日系列活动筹备和实施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你们看,由民政、文明办、慈善会联合倡议开展一日捐,尽管在其他地方已经用过了,但对于东莞来讲还是有创新的意义。
  我们学习香港的做法,在街头“卖旗”筹款。这实际上是一种街头募捐,这个形式在香港一些地区比较普及。这次我们也想探索一下,所以组织了一些社工,统一着装,并设计了卖旗站、徽章、标志等,也是给我们的市民创造参与慈善捐助的机会。
  记者:您提到学习香港,而王振耀院长在慈善报告中也建议,东莞应该多吸收香港在慈善方面的先进经验,除了“卖旗”,政府在这一块还有什么想法没有?
  成洪波:香港在社会管理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东莞学习,它的慈善事业发展也比较健全。
  比如,引进他们的社工督导来开展东莞的社工试点。我们在社会福利机构的运作中也学习香港的做法和理念。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
  作为东莞,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的组织引导力量,这是我们制度的优势。如果能够把香港的经验和我们制度优势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东莞发展慈善事业会有更大的促进。
  NO.4设立管理委员会管理专项基金
  记者:东莞慈善日现在搞得如火如荼,大家踊跃捐款,您能否介绍一下捐款的情况?尤其专项基金的情况?
  成洪波:目前,捐款还在进行中。
  我们设立了市慈善会的专项基金,企业家很感兴趣。王振耀讲了一个观点,说中国富豪不是不愿意做慈善,而是不会做慈善。这个现实问题在东莞也存在。
  专项基金会的特点,就是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捐赠人和社会共同管理慈善基金,然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我们要学习长三角,采取一些更为灵活、务实的方式。比如说,捐一个学校、捐一个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应该也要纳入到这个(专项基金的)范畴里来。
  再比如,设立这个专项基金会以后,再与市慈善会签订一个协议,这笔款项由企业继续用于生产、经营,采取固定回报的方式,把回报的资金逐年投入到我们这个慈善基金里面。这个也可以探索。
  以后还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比如有富豪捐股票。这件事,国家这个层面还在研究解决,但东莞处在经济发展前沿阵地,怎么样去创新我们的机制,从而引领和创新我们慈善事业的发展,是这次系列活动的重点。
  记者:大家也很关注这些善款最后用到哪些慈善事业上,政府有没有就这块儿做些规划?
  成洪波:慈善会过去几年,实施理念还是常规性内容多一些。每年大概支出700万到800万元。随着我们新注资金的增加,开展工作的能力增强的同时,对我们管理和使用资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专业机构,组织专门力量,进一步对我们的基层群众的需求摸实、摸清。掌握基础情况的同时,能不能让群众提出一些项目建议,包括其他一些社会组织。他们可以提出项目建议书,我们的慈善组织审议。
  对于专项基金,要成立专项的管理委员会。这个管理委员会虽不具备独立法人的资格,但可以在遵循法律政策规定和市慈善会的宗旨的前提下,研究决定专项基金的合理使用。
  这个委员会中,出资人可以选出4个代表,这4个代表可能是他的负责人,也可以是他的员工代表,也可以是他所信赖的人选。然后我们再推荐三名代表,这三名代表,构成更广泛一些,专业一些。把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者、律师吸收到专项基金的管理委员会中,共同研究决策,设计项目。这可以提高管理公开性,有效性。
  设计项目不光是直接的救助内容,还可以资助一些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可以让基金的使用更广泛一些。总之,要采取最有效的方式,使慈善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收到最大的效益。
  NO.5推进东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
  记者:慈善渠道的畅通与否,与社会投身慈善的热情成正比。您在走访企业、筹办慈善日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还有一些潜在的慈善渠道需要去发掘?
  成洪波:过去,我们是有事就跟企业家做发动工作。怎么样在平时就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对于一些热心公益的企业,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企业,把它纳入到我们的慈善发展体系中来?他参与慈善,我们为他提供服务,这也是我们作为政府或者慈善组织,都需要去做的一项工作。
  这次,我们做了尝试,走访了一些企业,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将来我还会创造机会去走访交流。因为时间来不及,还没有去走访的,我们都很愿意去沟通。
  记者:此前听了王振耀院长的报告,提到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问题。2005年开慈善大会时,听说捐款免税困难,王振耀说不信,把钱包里的500元当众捐了。然后开始跑免税,过了10道坎,两个月后才拿到50元的个税免除。从那以后,北京就做了一些机制上的调整,现在两三天就可以拿到个税免除了。王振耀说,这就是拿国家的钱做慈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对捐赠人来说是个很实在的激励机制,东莞在这一块儿做得怎样?
  成洪波:这种机制的实施,目前还要通过慈善日活动加以推进。东莞现在对于个人,还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特别是这种集中募捐。
  你用捐款来做慈善,得到政府税收的支持,这是国际政策的明文规定,应该要落实。
  以前北京拿个发票,交个收据才能去盖免扣税的章。现在,上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单或者企业年度上缴税款时,就直接给办了。这一次东莞还得由民政局来盖这个章。希望在税收方面与税务部门加强对接,能够更好地得到执行。这个应该说不叫创新,而只是更好地得到执行。
  NO.6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记者:东莞现在社工组织越来越壮大,民间慈善组织也不断涌现,但也有些慈善组织身陷“黑户”困局。东莞将如何推动这些慈善公益组织发挥各自的作用?
  成洪波:东莞要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政府是要去引导支持,但活动组织的主体还是要依靠各类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慈善公益类的社会组织。
  东莞在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发展方面应该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很多的经验。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一个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规范管理的“意见”。市政协也确定了一个重点的提案。未来,整个东莞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快。
  现有的慈善组织也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启动社工试点以来,东莞全市已经有25个镇街、10多个领域已开展试点。现在储备的社工已经接近有700人,通过岗位购买的社工有370多人。香港督导和本地督导的介入,让慈善事业更加专业。
  记者:整个东莞社会是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您是否就推进慈善事业与社区工作相结合谈一些想法?
  成洪波:东莞以后会更加重视推进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做慈善或民政工作,要立足于社区,贴近群众。怎样做到慈善事业发展和社区服务体系相结合,是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要着力的方面。
  现在东莞正在积极推进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同时也在专题开展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研,下来还要加快这方面工作,打造社区服务的示范点。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中。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是政府投资,慈善资金的加入,也包括发展社区服务产业。
  NO.7将建慈善档案掌握全市慈善情况
  记者:王振耀莅临“东莞慈善日”慈善论坛时,对东莞慈善日活动评价很高,认为活动设计一流,各项活动有创新,特别是对您亲自带队拜访企业宣传“慈善日”给予了很高评价,对此,您有何感想?
  成洪波:东莞慈善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应运而生。这个活动从组织设计,到推动实施工程都比较严密。尽量追求在策划的阶段,就把学习借鉴到的元素综合起来。
  这个活动之前,我专门带队去香港考察学习,也到了邻近的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学习,并参考了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
  有的工作,如走访企业拜访企业,是应该做的。有的也是补回过去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王院长的话是一些褒奖,也是一些激励。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次慈善日就把慈善事业完全做好了,但它肯定对东莞慈善事业发展有推动引领的作用。我希望把这个效应,进一步放大。
  记者:再过一年又是第二届慈善日,在这个间歇阶段,您有没有对下一次慈善日工作的更好开展有一些设想?
  成洪波:从目前来讲,有这么几个考虑:一是认真总结,巩固成果。譬如,建立慈善档案。我们还没有很明确、很有公信力的慈善榜。我想,我们先从建档案开始,掌握企业、个人在慈善参与方面的情况,储存数字、音像方面的资料。还有一个志愿服务的档案,有的地方叫爱心银行,记录某个人公共服务了多长时间。
  在这次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再看能不能把一些政策落实得更加到位。如税收方面,有的是办得比较好的,有一些可能我们重视不够,执行不到位。接下来要通过总结,把成果巩固好,把一些不足的问题尽量加以改善,使得我们每一届的慈善日活动真正收到更好的效果,能成为东莞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以及东莞城市精神重要体现。
  记者:谢谢您今天于百忙之中抽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
  成洪波: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整个慈善日的活动,得到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各个子媒体的全程参与、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报业传媒集团强烈的政治敏锐性、社会责任感,以及这个团队高效的工作作风和专业能力。从社长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把慈善日当作自己的分内事来组织落实,花了很多精力,也建立了一个地方主流媒体参与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发展的很好案例。我希望以后东莞公益事业能继续更好地和包括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在内的各媒体进行合作。
  来源:东莞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慈善大动作。。。对本土社工也是很大激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5-9 13:10 , Processed in 0.11616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