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社工哥哥 于 2010-11-15 20:04 编辑
+ a) Z* q7 X7 i G1 v, i
- y3 o- s5 O+ E7 qⅠ. R0 o* y9 [& [" O& u
2 Q2 l9 c/ w" S6 ?7 ~▏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P$ ~* x3 Y3 O) i: \9 E# B' e " A- m7 {8 F0 A& |$ w8 r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 B( O; C" R$ y3 ^+ V9 n# A7 U; h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4 g8 i* s6 l! Z0 w& q$ {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 X8 j" |& ?5 h" G' g! S" T* z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 Y% T. _* r1 R! W3 a1 Z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I* B& d9 g6 M8 E3 ~
3 I0 I" I, a2 q$ B" ~2 C& m6 c; L◤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 z1 P. e0 m! j6 S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 v" l5 @. V2 X6 G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 U( }; M0 D6 |. z$ j: J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 |5 Z9 V3 Q: h/ I0 k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4 j$ u7 s4 }' g& d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9 |7 b" O7 D* A4 @& i, C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 W S) \: E: k- \, p. u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 d- `. j- U( @3 S2 r0 q
9 |% M3 w- F3 N# o4 r9 G% \
- T/ a2 Y3 d: v- F: D, G- ^7 P r: P! F7 x0 h
5 U8 q1 ^6 N8 W/ T( ^5 z. }
" `, w8 N: O/ Y0 r. i
Ⅱ c# R1 T+ S. q$ b' F$ j
" b) m* e! x2 c▏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5 r. g6 K8 Y: Q- e4 g/ R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3 A7 b' U* _$ \3 @& }' i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 q) h1 t1 R x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1 `" j/ L7 `; o6 N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 S: [, {, a5 H5 J& ?/ s1 Z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_) P3 P9 s' w
4 F3 n1 ^. A! d- d◤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 u+ R# D" P! F$ @$ F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 d [* Z/ e" c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 R) \& \) A- S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 `; @) z9 {5 U: x; R3 X' O* J6 T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8 _8 X: c: V3 p% x- V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 ^5 L- U2 E& z3 y7 W. s6 @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 w3 Y6 V7 J d
) S: N* s. K9 w& T# I* f1 J4 E7 n
5 B" I' R8 ?# M8 J7 {% h, r. x6 _; n/ }$ h# @, m
. Y/ l+ R# L1 J# ]9 ]Ⅲ
: y3 \/ ~8 |$ H' E) a1 n U0 W/ B" A
▏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 @' D, h# U7 I3 `) \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 & O3 P3 K& W9 ^" J5 i' Z7 X# l9 z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 {# n" h( M- M1 d! _) x* }* c( y
) ~* I5 t6 j' i! e z; ?◤心理点评◢
3 g r K0 P! L' ]( E9 m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9 p0 L$ V" L( f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 D, |5 N1 \5 k2 z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5 c! J* Q2 ]% `; G) { V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 Y+ ]* v$ R8 C/ j) P
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 K+ [- S& r7 v, C# C9 j- p9 o6 G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 C w6 g$ b. x2 W: k5 w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5 z, A( ]( ~( h7 O3 b5 r8 w' G& N& p2 z2 u9 H' V# s+ h) o
5 _- k* E/ f( E% Y2 {" r9 l
7 p4 Y; M% ~1 s8 M) `6 A: _) o( s2 F9 h6 w- @
Ⅳ
3 E5 F, N1 x7 I! q
. ~+ |+ K6 Q( v1 J6 T+ S) H# ]: g▏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3 g/ s9 w) X2 g( ^0 Q) I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2 a* A: d; h% T- V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 e& @$ z5 p) U, @. t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7 n7 ]2 F- v. |8 e, u5 R2 C
4 \. D! B# p! i2 r& Z0 v w3 l' l
◤心理点评◢* F( c+ H8 K$ C# S4 C8 q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 u( |: }3 A" D' _0 M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2 m* K: Y) [7 H$ r( `* j4 {1 o* l" {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 H- z/ C& q3 j! V ~& h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 z( K% m8 }. M1 A% F$ w1 D6 D+ G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 q/ E( `$ E8 J3 N
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李凌说,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 Q% ? a6 B/ ?) f6 h3 e( T: a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 \8 Z" ^2 y- x4 y9 H( Z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8 t" S/ i" X4 Y% t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
# I: h+ s% ~# Q+ k8 [0 @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 ]" m7 e. h8 h. V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 B9 O5 D p" ~: ]$ S2 ^" s9 m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7 [% U$ G$ @1 v# k6 N' K+ V6 x( J& \
$ T e" x3 a7 r
. t6 v. }7 R6 z7 p- k
9 c, T( ^+ H9 W8 {/ d- H* t
$ v# G2 ?2 W+ V/ d# JⅤ
* b7 [1 `2 E4 [& E# n5 ?8 I3 @4 q* G
▏行动的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6 O, u) |' W1 z4 C9 M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 l" Q$ X |* u; H* T+ S# L, h% J" I% l% ]/ r. r6 ]" d
◤心理点评◢/ K# F- L$ _* W ]( B2 O2 T4 D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7 M) w6 H; r+ M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 \/ J( e# y/ c0 ?7 `, r' J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
1 @% k! S! [0 E4 Q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5 S" d: y5 ~" Y0 Y8 Y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心理学。但事实证明,这种揣测并不正确。他是不够敏感,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知道一个好知识,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 u9 y+ f9 J9 F6 |* {
如果说,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 r3 s$ Y/ N$ H% v1 u/ D H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0 ?, e% P* [, z4 N
切记: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
" ^* I3 }1 j' F6 t% L& B8 k" O2 A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 y: T4 [3 I+ A `' k# T |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最重要的: 0 T I+ y6 f- C0 ?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 y: H8 T3 K4 F" z3 v2 {5 F) u9 Y
G3 V$ W1 \6 q) ?
: X& R" Z" @( I _' {8 a9 Q: u2 O
8 q4 J( D! s$ s5 }4 `+ O& U$ ^
1 ^2 U: x$ ], j+ {$ i, i* eⅥ
2 d; m8 X; U9 s$ g% p
+ Q, f8 C3 R4 o2 }/ k& P! M7 l▏放弃的寓言▕▏蜜蜂与鲜花▕$ O7 l! i% \* N# [/ v9 J( ^! D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8 }; q1 g$ L! a, _7 u# D 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不过,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 * ]" T) o7 I' l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这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
: y* B2 M- W: V' \# `1 [( q! w; y) K* K' S6 a
◤心理点评◢
1 V! C+ {! r y* }) D! O( {6 k 这是关于爱情的寓言,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的真实感悟。
( O; C4 d6 m* b2 T, j) C0 @; [ 有一段时间,她失恋了,很痛苦,一直想约我聊聊,希望我的心理学知识能给她一些帮助。我们一直约时间,但快两个月过去了,两人的时间总不能碰巧凑在一起。 $ Y' e- y! B0 [; f; Y, l
最后一次约她,她说:“谢谢!不用了,我想明白了。”
' u0 u9 K r9 z% g; |$ c; K 原来,她刚从九寨沟回来。失恋的痛苦仍在纠缠她,让她神情恍惚,不能享受九寨沟的美丽。不经意的时候,她留意到一只小蜜蜂正在一朵鲜花上采蜜。那一刹那间,她脑子里电闪雷鸣般地出现了一句话:“枯萎的鲜花上,蜜蜂只能吮吸到毒汁。”
7 l& w9 S- k2 b' k& w5 y0 Q 当然,大自然中的小蜜蜂不会这么做,只有人类才这么傻,她这句话里的蜜蜂当然指她自己。这一刹那,她顿悟出了放弃的道理。以前,她想让我帮她走出来,但翅膀其实就长在她自己身上,她想飞就能飞。 , d a/ _" p# F
放弃并不容易,爱情中的放弃尤其令人痛苦。因为,爱情是对我们幼小时候的亲子关系的复制。幼小的孩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离不开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完全否定他,那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这是终极的伤害和恐惧。我们多多少少都曾体验过被爸爸妈妈否定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当爱情———这个亲子关系的复制品再一次让我们体验这种痛苦和恐惧时,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变得非常糟糕。 ; J3 q$ ?8 e9 C0 y
不过,爱情和亲子关系相比,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小时候,我们无能为力,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有力量自己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可以说,童年时,我们是没有翅膀的小蜜蜂,但现在,我们有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了。 ( d F }! ?! s" q" N; ]8 z; b5 c
但是,当深深地陷入爱情时,我们会回归童年,我们会忘记自己有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等我们自己悟出这一点后,爱情就不再会是对亲子关系的自动复制,我们的爱情就获得了自由,就有了放弃的力量。 9 z% W) r6 f& {, m
切记: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
1 M3 e H1 M. h( O# J. C, { 所以,无论你多么在乎一次爱情,如果另一个人坚决要离开你,请尊重他的选择。 ! L0 u' a4 c) z# z5 y
并且,还要记得,你不再是童年,只能听凭痛苦的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飞出一个已经变成毒药的关系。. p& ~" h# K }$ w
: B4 i% u \) h4 n; H
! N; C& n# r* Q* R
. h" b$ E! j& A! n7 m' m$ [
4 I; K7 T; i7 L3 `5 { z4 [0 v$ M6 R+ v
Ⅶ
8 x% U6 U/ r8 v! X- h3 G
- `2 ~; I: k" n- B9 @1 ~1 J L▏亲密的寓言▕▏独一无二的玫瑰▕$ J7 g0 D9 q+ b1 l7 [5 M" J; h) s
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爱上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 % a( h6 v* Q3 }! v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 ^3 u2 o& w3 R7 v" v0 \ 然而,等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这时,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 m5 ]$ I5 f6 N; _ 一开始,这个发现,让小王子非常伤心。但最后,小王子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她也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 V; ~4 v3 r. o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一只被小王子驯服的狐狸对他说。/ z( c" z( Y2 @! z8 |# Q* h7 Y9 i! q
0 ^4 \1 z+ j6 B# C: i$ c9 K! W◤心理点评◢+ ^7 D9 ?" d. {9 A# l
这是法国名著《小王子》中一个有名的寓言故事,我曾读过十数遍,但仍然是直到2005年才明白这一点。 $ l; y4 ^( H. e+ e8 r7 t3 N
面对着5000朵玫瑰花,小王子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
% ~5 C/ v( q8 b# @7 x+ I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流行空虚的“亲密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因网络而泛滥的一夜情。 5 T8 Z# Y' @! c$ e* m. |( H- w+ p
我们急着去拥有。仿佛是,每多拥有过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多了一分。网络时代,拥有过数十名情人,已不再是太罕见的事情。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是不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8 e1 S$ O: \# f" _1 Q* ]% {1 o “征服欲望越强的人,对于关系的亲密度越没有兴趣。”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玮龄说,“没有拥有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拉近关系的距离。但一旦拥有后,他们会迅速丧失对这个亲密关系的兴趣。征服欲望越强,丧失的速度越快。”
' Q9 D% B/ i* [! Q 对于这样的人,一个玫瑰园比起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来,更有吸引力。
0 o1 a: s1 E% K4 d& j: ~' R Y6 ^ 然而,关系的美,正在乎两人的投入程度和被驯服程度。当两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去投入,自然而然地被驯服后,关系就会变成人生养料,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充盈、更美好。 $ z) k! J5 f/ R
但是,无论多么亲密。小王子仍是小王子,玫瑰仍是玫瑰,他们仍然是两个个体。如果玫瑰不让小王子旅行,或者小王子旅行时非将玫瑰花带在身上,两者一定要黏在一起,关系就不再是享受,而会变成一个累赘。 & t+ x0 n" v. _! T
切记: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 i& c7 w5 J8 I8 b5 F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