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报网0 h& j) \4 s0 X i) `7 o
社工考试报名今天结束。截至昨天下午,4天内已经有3.3万多人报名竞聘北京的1000个社区工作者岗位。超过30:1的录取比,已经是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公务员考试的2倍,可见社工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6 d" R) I: Y" q, v+ h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双向选择,吸纳更多才能优秀、热爱社区的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并且扎根社区。$ h. b: M6 ?* @: |0 Q
录取率只有去年六分之一, Y! X( U; }( o2 t- r E; g
截至昨晚19时30分,已经有近9.4万人浏览了挂在市人事考试网上的“北京市2011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会工作者到社区工作的公告”。从最后报名人数看,报名社工的人数则超过了公务员的一倍。
* N: a4 ~8 k1 X; \ z 同样是招收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去年的热度明显要低很多。人事部门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市招录2700名应届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共12362人报名,实考人数7083人,参考率为57.3%。报名录取比约5:1,考试录取比为2.6:1。从报名录取率来看,今年的大学生社工尚余今天一天报名时间,但是录取比已超去年6倍,录取率只有去年的六分之一。
# B+ B7 c+ m a0 ^ 如此热度甚至超过了组织者的预期,“现在得紧急增加考场,原来是参照去年情况,按照1万多人报名准备的考场”。
) d- j _- ?+ C* v 报名大学生首重“锻炼能力”
% M- z/ m. R9 |) v" s" R 今年报名录取比例大涨6倍以上的背后,除了户口等吸引力外,不少报名者更重视事业的发展。在大学生眼中,社区工作者也是一份越来越有前途的工作。
9 w* k4 z/ f9 f& v “户口很有吸引力,但是能力更重要,能在社会上立足才是根本。”工作了一年后准备报考大学生社工的刘晓凡说。水木BBS上,有自称已经报名的大学生表示:“最大的吸引力还是觉得社区能锻炼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我。”他说,自己希望在社区工作中,能全面锻炼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基层服务与管理等能力,“这种能力才是让人终身受益的”。
# C. D. H" u- a9 z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赞同:“作为城市管理基础,社区确实比机关更能锻炼人。大学生从这里更能了解百姓的需求和心理、了解社会的管理技巧。”% @+ g& _- {, M' D$ C6 ?1 U- A
此外,今后市级机关招考公务员,有望优先录取在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了越来越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 p% L9 {9 g% T! _ m
事业单位待遇解除后顾之忧. l$ _* g0 W2 r. b0 d4 U
另一方面,随着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至各区县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水平,他们的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激励了大学生愿意参与其中。目前全市社工的月工资,最低也已经接近2000元,部分较高的区县能达到约3000元。. a# D! D" X/ n7 H: `6 M$ z
还有大学生表示,社工待遇提高后,即使自己家不在北京,生活保障也应该没有问题。“不用向家里要钱了,自己艰苦点可以忍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名大四学生说,“不然,即使知道社区工作有前途,也不好下决心头几年一直靠家里资助度日。”" M% h% p% D, E$ D! i
连续两年考核合格方可落户
; r- Y3 | B* ^. W 报名热和此次招考的范围扩大也有较大关系。考试首次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的非京籍往届毕业生”纳入其中;此外未设置大学所学专业限制,都降低了门槛。
$ Y' R. V- X/ \1 N' U% r, ` 不过,招考对大学生落户的门槛相应提高,由原来的工作一年增加到两年,并且要求连续两年考评合格考评的人既有街道、社区管理部门,也有社区居民。
% J$ d. n3 D4 W& J, k! n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负责人表示,针对过去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流动大、难扎根的问题,今后将加强对大学生社区工作的管理,大学生社工的首份合同将达三年,真正让大学生热爱社区、并在社区扎根下来,切实提高社区工作水平。报名公告中,“打造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正是主要目标之一。(记者 童曙泉)
3 z* d) V- {2 B2 B3 w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