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多人考社工最终录用993人
. t% F+ ]- D" j+ x1 m( H6 P6 d1 J* f5 i2 M. b8 x
非京籍占了一半多/ g7 a; E$ [! F# g5 y8 A
' i7 E: e* S; X! m; E" ~ 被誉为“史上最热”的北京市2011年社工招考工作落下帷幕,经过报名、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环节,全市共录用993人。4 ^7 U: {# P4 U( e) V
! n6 k; M$ [8 ~" U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除通州区外,全市15个区县参加了本次公开招考工作,共有4.28万名考生报名。经资格初审,3.68万人符合报名条件。3 m" t, a$ P( X5 H
) J' A, i! u& Y2 _" p) W 最终录用的993人中,非京籍537人,京籍456人,分别占招录人员总数的54%和46%;应届高校毕业生459人,往届毕业生534人,分别占招录人员总数的46.2%和53.8%;本科以上学历的802人,大专学历191人,分别占招录人员总数的80.8%和19.2%,其中硕士研究生323人,博士1人。(记者叶晓彦)9 p8 W I' M; K3 p
1 q: T# y* c9 i
别让社工成为“流水的兵”
" W$ @% K. i* A" ]& @& o/ `, a. m; o1 p4 Z% \; J P
全市2.8万余名社区工作者正面临着工作繁琐量大、薪资水平不高、职业上升空间有限三大压力,有的甚至因为无法应对压力而离开了岗位。
1 i9 L, r: N( R! H* o. r5 H5 A7 n( C. e1 B$ {
社工讲述: x1 l0 } z) S5 z Y! V& F- M
8 j1 g6 `; e1 Y' K0 s) M 职业前景就算到头了
% h7 m: ~9 L( F% V; D+ n9 I& u2 {3 M8 R
Y+ W1 q. V' \) A* J 作为月坛街道铁四社区服务站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张思滨每天要完成很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手头正在组织居民唱红歌,领导来了通知,要求迅速准备创建精神文明城区的材料;前脚儿还在组织社区特困生上英语班,后脚儿就得给居民上门维修电脑。
/ D* p! I, P, S! N( G' h3 ~ z" w! f6 L4 v, z# `! u
他所在的社区服务站只有6名工作人员,面对的是4000多居民。张思滨说,他们时常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居民,调解居民矛盾,化解治安纠纷,甚至只是听一个喝高了的居民神侃,心里再焦躁,也需要忍耐。“一件两件事儿可能没什么,日积月累就很可怕。”张思滨说,自己就是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来自方方面面的情绪,可有时自己也想有一个情感外流的出口,让不断聚集的压力得以释放。
! C1 x& B, v2 S0 _# w
7 V, y8 L. n* A3 s 作为北京本地人,26岁的张思滨至今跟父母同住,少了在外租房的开销,每月工资收入约2000多元。“我就压根没想过谈对象,提起我的职业,好像没有什么让对方动心的地方。”张思滨说,自己很多同学在企业工作,每月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还有一定额外的效益奖励。但作为社区工作者,自己的福利并不多,年底考评合格才能得到一定的奖金,“对我来说,真有点儿职业自卑感”,以至于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他很少谈及自己的工作,甚至有的同学都不知道他的职业是社区工作者。7 C* d3 e7 ?4 l% R( p
- Z- |) w: E2 x: v 每次填写身份,他只能选择“其他”。张思滨说,社区工作者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单位人员,更不属于企业,前景似乎并不明朗。身边有些社工同事要么报考公务员,去了街道办事处工作,要么就去了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作为服务站的站长,自己的社工职业前景就算到头了,“现在只是干好自己的一摊事儿,能得到居民的认可就行。”, I# a% G. P( F: M
- y' v7 @0 f" C& f. s 延伸思考
- d! u/ C9 P+ Q9 X/ f9 o' R9 t
& n6 ^" J/ S) w* D8 ^ 社工岗位不应是新兵训练营+ h4 E2 Z0 v0 {; K) i' v1 X+ f
- P0 x( _5 v& M5 h- @ S, X
东城区史家社区主任纪秀慧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已经有12年了,她最大的感受是: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有些浮躁,社工岗位逐渐成了新兵训练营。实际上,社区更需要能静下心来、长期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的工作者。
* c' z( q, N9 q5 m2 l, n
; u9 y8 h7 \& D7 u. g# L 纪秀慧说,目前社工承接着大量政府职能口的工作,如网上申报材料,为居民办理各种手续,为居委会分担了不少工作量,成为社区服务的主干力量。然而由于社工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不足,在化解居民矛盾、应变能力等方面略显不足。
: I0 f' r4 l& ?2 z5 ^% W( r
% H+ G! k1 V; k1 A: ]; g" X 另外,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把社工岗位当成职业跳板,工作几年就跳槽去了条件更好的单位,社区服务站似乎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P7 I' U; t9 T ]7 ` h
% ^* x5 D7 i7 ^% D 纪秀慧说,新人入职头两年可能都在做事务性工作,第三年了解了社区特点就可以开展一些创造性工作,但如果换了新人还要从头学起,会影响社区的总体发展。“社工工作涉及面广,社工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总是进行初级工作,怎么能让社区有起色?”
2 r' c, C, U; t* T7 T/ ^
; u- _9 z# f0 ^ 政府声音5 S' f3 R; P7 W
5 o: W* `4 t- T* X. _+ L
将为社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7 J+ D0 w2 {% m% H9 R9 R$ H
8 x5 \& [, a9 @# m/ K7 X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熊汉忠认为,社工虽然是社会的基层行业,但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十分重视社工发展,从长远角度考虑,社工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不要因为工作量大、福利待遇相对低而消极对待,应当考虑综合性的长期收获。尤其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社区工作是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
$ b, G/ o, A, F9 ~! [& U, O2 j0 n% K6 ]6 t v. E
纪秀慧建议,相关部门应考虑提高社工待遇、加强社工专业素养的学习,即使是正在社工岗位工作的,也应当有相应的督导制度,让他们的情绪有宣泄的出口。
) ], |7 T. r& c' x, \2 }2 k ?2 H+ O6 F- U6 v
记者从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民政局有望为社工建立一个心理疏导机制,制定一些培训方案,帮助社工缓解心理压力,正视职业前景,目前该方案正在研究制定当中。(记者叶晓彦)
% c$ c1 r( k g; ?2 O! E' s1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