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d.news.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04:21 信息时报9 D) e' B5 b* v9 [7 T, u
; g. c$ I+ T; ?0 Y5 ~+ g& K3 R/ U
社区的老人花200元就可以就近托老;因病致贫失去生活勇气的街坊有社工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并提供帮助;青少年染网瘾长期“宅”家里,有社工帮扶重返校园……2009年,《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出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矫正、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加强社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这些尝试,已经给街坊带来不少实惠。; z) _1 A0 J' c! _. E6 u! O
: t5 p3 G' I9 K" E. |
●越秀区建设街的社工队伍有21人,服务范围覆盖到全街,服务项目涵盖了老年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特色服务五大类。+ E0 Q5 w7 S( k m# u( Q5 ^
; A5 i: M5 e8 O' [
●荔湾区财政局去年下拨200万资金作为各街综合服务中心前期筹备运行经费,用于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目前已经有多个街道开展这项服务。
3 j s, j+ I b4 h7 i! s( a$ ~4 p1 m" U9 H @
●海珠区今年投入300万元购买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建立5个“青年地带”社工站。另外,还在两个社区增加两个新生活幸福驿站,试点为6~30岁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
1 f5 E$ q0 C; s0 h. ? X% G) N+ o8 e' v' N1 {
●番禺区市桥街社区“青年地带”成立一年多以来,已服务青少年24600人次。3 t7 Q9 y1 ~2 U O- D
1 a+ G7 N; [7 l
名词解释
; e" B$ O a" L/ b- c
0 \3 a' | \! A7 v! ?8 l% y: | 政府购买服务
7 q( ^# g$ M# |1 r2 T: i( P* M' {! M7 D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机关及公共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采购目录,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或通过事业单位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以合同方式交予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包括民营企业)完成,并根据后者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后由政府支付服务费用。
- L/ p1 Z6 e2 w( X6 P) h3 L& t
8 }1 ?6 h# a9 h4 s3 N6 e. L0 G 社工帮困难家庭“起死回生”
! |( m. i: u& H0 f. `" l. D0 ] B! n) Z* k I: U8 G( V$ P
越秀区建设街地处广州市第一个工人新村——建设新村,属典型的老城区。随着城市社会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社会管理工作曾一度遭遇“瓶颈”,变革基层社区管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 Y2 d+ Z) U3 v2 Y8 v" t3 Q3 V7 ^' s( {/ j$ g: ?" q
2009年2月,建设街大胆创新以居民自治为切入点,向广州市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购买服务,建立了“建设街阳光社会工作站”,在全市率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开展专业的社会服务。据介绍,阳光社会工作站主要是以低保低收入家庭、边缘困难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和独居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 \& M$ p. x3 X1 N" v+ A
1 e! ?4 n4 B- ^0 F L+ T1 e 阳光社工站的社工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个案:今年55岁的社区居民李生,原来依靠自己做小生意支撑起整个家,性格非常大男人主义。不幸的是李生2009年10月因为二次中风全身偏瘫。因为担心拖累家人、妻离子散而有了自杀的念头,而李生的妻子则整天以泪洗面。阳光社工站的社工了解情况后,立即介入,采取危机干预,从政策、情感、心理辅导等方面,成功劝导李生打消自杀的念头。1 Q3 }6 U6 e% J$ O. {
1 K V: @: _2 s& r! W' q
此外,阳光站的社工又通过为李生联系社区医院、残联等康复资源,恢复其对生活的信心。最近,社工们正在为李生的家庭申请无障碍改造,进一步为李生的康复提供更好的环境。' m5 a& F" `, V& N" ]1 V0 A
& H0 x! `' E7 y [ 越秀区建设街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设街从最初的阳光社工站发展到现在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阳光社工的队伍已从原来的4人增加到21人,阳光服务的范围也从原来的一个社区覆盖到全街,阳光服务的项目也细化了,涵盖了老年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特色服务等五大类,让老百姓随时都能享受到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 Q6 Y8 f" _$ a0 ]
8 T9 W/ R- _& [- d 财政拨款补贴让老人就近养老
! r4 y5 [) S( O3 |8 h3 q. g& u5 \8 C) O4 r5 N; `1 }" @7 }9 P, ?
在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记者了解到,该街道辖区的老人,家属只要每个月交200元的托老费,就可以将老人托付在这里,而街道辖区外的,也只要300元的托老费就可以享受同等服务。之所以这么便宜,得益于荔湾区政府通过财政购买公共服务来“补贴”街坊。据悉,荔湾区财政局去年下拨200万资金作为各街综合服务中心前期筹备运行经费,用于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工作。3 ]5 B, p, C! t$ r0 n! \, V
6 `5 f# S! k' Q5 L* }
社区76岁的老人陈沛贞向记者介绍说,去年7月,老伴离世后,她也中了风。虽然生活能自理,但腿脚行动不便。“儿女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他们白天要上班,只剩下我一个在家,觉得挺苦闷的。”陈婆婆说,家里不是没钱请保姆,也不是没钱住养老院,就是觉得没必要,而且离了儿女,自己和家里人都不安心。权衡之下,陈婆婆选择来护理中心,就近养老。* ?9 ~: Z D2 v; E5 R/ G
" `8 c2 a- c2 {2 }3 N8 M2 }! i
“现在每天9点钟来这里报到,和大家一起聊聊天,还有护士悉心照顾。而我也能把我在老人大学学的舞蹈和手艺教给大家,我觉得生活很充实。”陈婆婆说。. j. l* r: H5 c# i
0 R$ K! H* Q, }* b
“青年地带”为问题少年脱网瘾! g- H, |- X! M6 |2 S, K
7 g' l: }% k" m- c0 n) D+ R( j 家住市桥东片的小范曾经染上网瘾,长期“宅”在家里不分昼夜地上网,14岁的他还因此辍学。母亲多次送小范强行戒网瘾失败后,向社工站求助。社工站的专业社工发现小范沉迷上网的真正原因是他在生活中没有成就感,不受重视才转向网络世界寻找成就感。找到了症结所在,社工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在得知小范对跳街舞很有兴趣后,社工即以此入手,让小范担任社工站舞蹈小队长,重拾成就感,逐渐摆脱网络的“羁绊”,重返校园。
. f; x' {; }. r+ y! k: r3 ]6 Z( t( k- _ w: ?! Q: T8 o
这就是番禺区首个由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项目——市桥街社区“青年地带”的作用。“青年地带”成立一年多以来,已服务青少年24600人次。
6 Z+ x' b( K) G. r; h& }( E$ K0 o4 ]7 X% b0 @: F! p7 C d. _( w
据悉,市桥街每年花30万元购买社工服务,服务辖区的街坊。而从2006年至2010年,番禺区共投入1.2亿元对全区89个城市社区的活动中心、生活小区配套设施等960个项目进行建设,提升小区的硬件条件,为各镇街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奠定基础。
: _" D0 \* z' X9 j) }) }; P: y; y: t5 `; ^) ?; m
“小雁子”计划服务农民工子女
" s1 Q, \5 Q. O# j2 G+ W3 |! A( Z0 D7 k3 z
上月底,海珠区2011年度“青年地带”社工站正式签约,政府投入300万元购买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分别在海幢、赤岗、华洲三街道建立5个“青年地带”社工站。另外,还在素社街基立新村社区和南华西街龙武里社区增加2个新生活幸福驿站,为6~30岁的青少年提供专业社工服务。
9 r' @ Y5 Y) t. \; @" f
/ d; D% f+ Q: x* v# z 家住海珠区海幢街的阿润是一名智障患者,同时还患有癫痫。她和57岁的妈妈卢宝琼依靠政府每个月920元的低保金生活。2008年,卢宝琼的丈夫因肝硬化去世,卢宝琼又患有糖尿病,“当时几乎想抱着女儿一起去跳珠江。”卢宝琼说,后来因为结识了青年地带的社工,生活才变得充实和快乐起来。+ O, a C- D2 U, O
) I J( S, M; X+ ^. z" m 海珠区海幢街社工站负责人张铭炜和其他社工一起帮助阿润学习、锻炼生活技能,还发动志愿者上门替阿润做针灸和按摩,以缓减她的病情,同时还邀请阿润参加青年地带的学习和外出活动。通过两年的努力,阿润变得乐观起来,她的妈妈也成了青年地带的志愿者。
8 Z' Y. ~2 P/ J% ^3 B# i$ x% I, l( c6 P2 K0 H! K, n
另外,据海珠区团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海珠区还将启动“小雁子”计划,为海珠区农民工子女提供三年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4 q2 r7 G9 [) M7 R/ {( F! J;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