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项目关注社区内的青少年,试图以“正面成长”的构念教学激发青少年在社交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抗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亲社会能力、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提升,从而试图打破学校以成绩论英雄的一元化评价体系。同时,项目以区校互动为载体,希望以此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区,为社区服务,也帮助社区获得来自青少年的活力与热情。
2 ?4 t( c! J1 Q- a9 c! p. u项目组策划团队相信每一位青少年的潜能,并且期待社区与学校的良好互动可以带给双方以及青少年以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
) l9 Q; ?9 K9 l* ~5 ~/ B一、 工作描述1 |- C3 h- m7 |- [0 B+ ?( {' K, ]
1. 集体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训室参加由其举办的《正面成长》课程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 P" J( x- c5 r* a D0 ^ L
2. 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及项目要求,并且根据青少年正面成长构念及其相关课程来完成社区教育项目的开展和评估工作。
/ S" }& _. G2 k( D3. 课程地点为杨浦区延吉街道辖区内两所中小学及上海市两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目标群体皆为年龄9至14岁的青少年(其中包括来沪青少年)
B ]+ ^6 {* X0 d. _4. 于每一次课程前至少一周完成课程集体备课并将课程设计及意见,课件设计及意见发至项目负责人处。
4 v0 t) A* C9 K1 y ~6 D* X* z5. 于每一次课程前至少一周完成课程所需物品的采购及制作并且列清物品明细。3 i" C- x: {. o; T$ b/ t
6. 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程,并且做好相关文字及影像记录。 C! R( d5 e# c1 Z$ i1 T) P* V4 P
7. 于每一堂课结束后至多两日内组织团队分享,做好反思及鼓励工作。9 V5 |& z5 O% _8 h) v* l- A
8. 于每一堂课结束后至多三日内将该堂课的课堂记录、学生反馈、团队反馈及其他相关评估资料总结并发至项目负责人处。(制作完成的影像资料可以暂缓)6 \( L4 g, Z+ y5 h6 _
9. 课程结束后,根据支出及相关票据至项目负责人处报销。
5 u$ O6 K1 G: [; w. B, g+ Y- P10. 课程结束后,组织青少年计划并实施社区小项目,并给予其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 y3 t% L: [' Z% `# h) C9 t h
- e& y" X3 B+ d: f; a7 V$ B二、 合作团队要求% X" M, I: O) g" C( N) q" T9 w" M
1. 团队成员需热爱青少年教育事业,喜爱与青少年进行沟通。
$ Q$ Z# a5 s' I! X+ l9 j2. 团队具有完整的组织架构设有负责人一名、财务一名、摄像拍照人员两名(需具备一定视频编辑能力并且熟练运用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以及其他团队支持成员。
2 L) h* k- p$ I1 B1 z% B0 ^3. 由于项目需求,建议团队成员总数控制在8至12名左右,最多不得超过20名。
. L- I0 p' Q+ d9 E: L; p7 ~1 q# N4. 在团队内部建立完善的团队学习机制,及时总结与反思。
0 g+ f5 Z, M3 T& ~5 T5 z5. 原则上不接受个人报名,如有强烈意愿参与项目者可与项目负责人联系,进行面试及相关考察。
% X5 z- D x9 T& ~" M' {
( G0 I. G* g/ r1 h6 M) e. ] R/ J, p' ^5 p2 z8 p& _9 n! e3 }
三、 优先条件1 H2 p. ~+ j, g% v! J
1. 具有社会工作、教育学及心理学背景或热爱教育事业的团队优先。" D' \3 U% [" {5 K- t6 R2 D, w
2. 在学校团学联注册过的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优先。! E* c3 l4 Q/ i6 B' \ q9 o
+ j* ?2 p) b2 J) s' ~3 b- U9 ~
四、 联系方式
. J! q. b! v6 P O: q1. 有意参与社区教育项目的团队可发送团队简介或个人可发送简历至shhxzj@gmail.com。
+ Q0 [- Z9 H* R' e" u2. 联系电话:张嘉宁 15821653983
6 K1 z, O) A; U"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