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627|回复: 3

[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斯洛认为, 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 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 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 也是推动人们行的强大动力。显然, 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 以饥渴为主, 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 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 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 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
* d6 X, U  T- S: b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 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 ②经济上的: 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 ③心理上的: 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 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能力的欲望。; T( `7 R& i  T6 q, Q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 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 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 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 希望得到互爱等; ②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 成为团体的一员, 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 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 甚至发发牢骚。而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 而是广义的, 体现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互相给予上, 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社交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 无法度量的。
  M) m* L) o! j# C; P& D/ I6 F3 H! s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 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与自尊有关的, 如自尊心、自信心, 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 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 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 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 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 希望受到别人重视, 借以自我炫耀, 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 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 就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0 }* ^  C" @' q' ?# R' H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是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 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 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 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 r, p# f9 o! d' @5 W1 A7 D  y  q7 h) |  d+ |! X  N: W: X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 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D. Y5 w& ], @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 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 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 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 ~$ d; j% f- B  c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 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f4 q. y; J$ T- E3 H1 O: q- h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 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 通过适当的技巧, 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2 r4 g) G! y0 g马斯洛还认为: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 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 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_4 o4 O; z- h8 z
试验证明, 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 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7 i: R- A8 W: A( `7 ]+ p% L
4 s+ y! X) c# S. n# b

' u& i6 V  X& B  A* H/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要
+ Q2 t( m0 J7 p- R# Q, U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 {+ w/ }  Y* F5 ?% s  L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7 g4 D9 w( a/ X2 Z9 M, y3 `1 T2 w3 K( C$ I4 f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n4 X( n- l) g$ W  g2 J ◆ 呼吸
4 T3 h/ h0 R0 R" R( A! t ◆ 水8 s% p) u: W# ^# \: G" a7 G$ [
 ◆ 食物
% U4 Z4 V* p, b) u/ s5 q  ◆ 睡眠
5 v/ ?2 a0 N2 R9 I9 S8 J0 O; F  ◆ 生理平衡4 s: ?7 p$ `/ j1 J% v& z
  ◆ 分泌
0 X& U5 ^% U! Y+ b* U5 q ◆ 性
" C& K+ ^- E% [* X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 a& P# `- ~6 x) Y- L(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O- o, E' i& O1 Q: m- M, N* @ ◆ 人身安全
& U2 V3 G  `: S' ^0 M( x) N ◆ 健康保障
) w6 D- ?" S9 h0 l2 x' e  ◆ 资源所有性  R7 d$ ]+ s/ K, |9 B
  ◆ 财产所有性% x. W% N0 s% J+ O4 i8 Z) e
 ◆ 道德保障7 _" v, v- a$ q5 W5 K4 N5 l( E
  ◆ 工作职位保障
8 o- E4 N: t0 l. X, V/ {  ◆ 家庭安全
0 c" i4 S0 W$ v/ M3 f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 h6 M, j' E" Y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e, _6 [: b9 a! g5 h- D7 m% y  ◆ 友情( W6 l& s$ U$ a8 _- p3 @# A' e
  ◆ 爱情; T! @, i# Z# G
  ◆ 性亲密
2 K7 d/ T8 O" j: P( I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 O% Z$ |9 n, q+ y+ S  (4)尊重的需要。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Z( L. Q0 f! E. j& Y ◆ 自我尊重
, Q! z* S- w8 m' m7 _ ◆ 信心6 Y' ^, D  X. @+ L5 K* I
  ◆ 成就
$ `* |' e6 k0 t" r$ Y: a3 P9 [ ◆ 对他人尊重3 ]# w3 m) H* u7 W! W. |
  ◆ 被他人尊重
4 |: i7 w. k# z! F$ s' q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1 _& g- ]4 b+ d  a* A. n(5)自我实现的需要。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D* o) [; d& {# `" f% v$ e  ◆ 道德4 a) N+ o6 q  L$ E' j) J# }
 ◆ 创造力
! h" S" S. ]- d  ◆ 自觉性3 C! ]0 |; ]5 w: I- x/ N
 ◆ 问题解决能力4 R' P  t3 Y. c  X" L
  ◆ 公正度6 W8 p; K; u, i) y4 W7 X5 j  q
 ◆ 接受现实能力
0 h# F* B! M5 i5 M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 Y- G7 r  c3 x( ~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但有人还是将其组成了7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V/ v$ k$ }) K& p0 u) Z0 i
基本假设
: V" e* H& c7 `  ●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7 T8 R8 \" v8 H( Q4 ?2 ]% R# ? ●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 Z8 V* z* Y- N: T+ U, h& v  ●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 ~* P8 a6 h: B: F4 o+ z! J3 l& c
) H/ Q4 \! @; Q: n
  ●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7 y: x% m9 X& P& C9 y. N
基本观点& o9 @- B, i8 v9 z: Y  q/ A
  (1)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 ]7 c* j4 g5 j7 @; |0 e' S% C
  (2)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 c* U6 R# d, x) K- Y1 v  (3)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2 n8 ^: `5 a, s! D, ` (4)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 L: f# I) K$ m8 M3 S& }9 N0 ~. i
评价# i# d. [) }( P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Y" P1 a! u: k" S* }5 |  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式和其他国家的情况。! _4 c4 e9 Q  {8 @5 N, n! r6 t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6 V8 I* _5 C& ^  R: ?  Z. t( ?' v, |
  z5 S: z2 r9 b! ^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 [' N3 s  e' T( \  G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n. j+ l" |9 |( y4 h" u4 Z9 y

1 T" {  [4 q5 t  y! X# s) t9 j' s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8 D8 s; }* V/ V2 R' n5 h/ x/ W

$ W3 p. S. w3 Q# `- l# ^, ^4 c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1 z2 w4 M/ \5 A& Z% a- h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6 h) k2 }8 X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9 a7 u5 n4 ^. Y0 Z+ x
研究-
9 ]; A& L- e% A, E2 o* a2 i* ^/ A  许多的研究表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而且需求的满足根据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员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u) W% \' m: \' }0 j
 ● 生产指挥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比科室人员感到更大的满足,双方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L, A$ x( r& H! B; c  [/ D/ \
 ● 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较年长的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A9 _  B3 ^) C4 x
  ● 低层次的管理部门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员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满足。$ G6 t* d* Z+ J3 w4 _  J
  事实表明,个人和组织中的事件能够而且确实能改变需求。组织中的习惯做法会强烈地影响许多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并给予满足。例如,根据过去胜任工作而给予的晋升能够激发员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随着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发展,安全需求逐渐减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相应增强。下面是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研究发现的概括
* I2 X& H7 O' K) K% r4 i: d# h  ● 需求可以认为是个人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 q# u2 e( N5 |* @5 Z! k
 ● 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 E+ R6 n0 I+ o( Y6 D, c1 v
  ● 除了自我实现,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满足,这时它们对于个人来说,重要性就下降了。) Z9 Y: a0 z4 Y8 z6 V( B
  ● 在特定时间内,人可能受到各种需求的激励。任何人的需求层次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理论应用很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17 19:25 , Processed in 0.04613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