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考试网上报名昨天结束,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自2008年开始社工考试至去年的4年时间里,我市报名参加社工考试的总人数为8199人。今年,我市报名参加社工考试的人数为6296人,创历年新高,比去年净增3791人,增长151%。对此,市民政局社会建设工作处处长谢鸿娟表示,近年来,我市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社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社工积极性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社工行列。1 _ I: j6 ?1 A" K
# V( ]2 F$ v# s; E& h6 h
社工:拿到证书就捧到了“金饭碗”
3 |3 C( g) _# w+ P " T7 o( i4 B7 z$ M) V$ f1 D
据了解,“社会工作师”大多活跃在社会福利、社区矫治、司法等各个领域,并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领域扩展。全国首次社会工作师考试从2008年开始,至去年,我市已有1392人获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290人获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
6 z8 r# T' q& ~/ W1 ^8 e ( v) i, k" I& D
去年6月,我市出台的《苏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力争到2015年前,45周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都要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此前两个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6部门出台的《关于调整社区工作者待遇及工作经费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获得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每月增加100元补贴;取得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每月增加300元补贴。+ V4 ?/ y* v! {0 k8 c
5 k- I% i7 R* u0 E5 k# u' K) V
“现在报考社工的环境好极了,就是我的成绩不太争气,今年准备继续报考。”沧浪区社工李女士说。
4 Z# T: L' V1 R4 [7 V
# ~; w' B( q% Q; f1 K 记者了解到,许多工作时间较长、“实战”经验丰富的社工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热衷于社工考试,按他们的说法,拿到证书就能持证上岗,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
9 l6 g) D" b0 v$ R- a3 }% d+ o
5 s9 x9 N: i% N2 B9 Y 大学生:多一张证书多条就业路 V5 A" [4 F* z/ G' T
# d- o* ]% R F" L; V' _6 t
在这次社工考试的报名者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占了部分比重,在他们眼中,社区工作者是一份越来越有前途的工作。' N9 i0 w$ G3 A8 m4 J4 }
' A0 ~2 @# @& w! q# W3 G “有了社工证书不但能增加收入,还能在社会上立足”,苏州大学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周晓红说,社工最大的吸引力是能锻炼人,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来说。她说,希望通过社工这个职业,全面锻炼处理人际关系、基层服务与管理等能力,而这种能力让人终身受益。" h4 q/ P0 f. K8 ~. x5 X0 S4 q
% u9 D" d) }5 x$ P, n
“反正多考一张证书,对就业就多了一个筹码、多了一份自信。现在担心的是,即使考出这个‘社工证’来,会不会有合适的岗位提供给我们,持有合格证书就一定能上岗吗?”刚报名缴费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小王忧心忡忡地说。5 n6 x9 D" B- s, k( G: z) d
0 S0 M. g. P/ Z, M" ` n
据了解,我市目前开发社工岗位的步伐不是很快,有的人即使通过考试,拿到“社工证”,仍有可能没有对应的工作岗位。同时,与社工证书相配套的登记备案、薪酬制定、专业技术职位设置等一系列政策尚需完善。“不过,今后各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将优先录取在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了越来越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
+ H( p& ]2 ?8 R; @ K+ \ P% v5 x/ D% t8 s- [. W# l) p
4 S0 i3 w2 I; g- T' Q
民政部门:未来几年将大力开发社工岗位% }/ d" }9 \% U3 d1 [5 ~
$ _6 Z2 Y) K% F! H
近年来,我市已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人才规划,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加快以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单位配置社会工作岗位。
* c+ s( D& v2 _9 p- G
h4 S( O* J& U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民政部门在局属社工岗位设置上做了初步的探索。去年底,市人事主管部门正式批复同意了市民政局15个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共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53个,其中社工师岗位23个、助理社工师岗位30个。民政各单位全部设置了社会工作岗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覆盖率达到100%。市社会福利院、市精神病福利院、市救助管理站、市受捐中心、市殡葬管理所、市军休中心等均设置了社会工作岗位,占专技岗位总数的15.96%。* y. a, a/ M0 \, I* k( x
5 D3 _ h. w" p3 V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妇联、团市委、市司法局等部门承担着更多的化解纠纷、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具体事务,对社会管理、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有一定的需求。今年,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踊跃报名参加社工考试。“社工服务将延伸到工、青、妇、公安、司法等部门”,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4 ^- j2 m; A) X+ p6 }5 @
( ^; T7 H( s- A' ~5 O( A6 X: L" x7 `+ `" T% d( Q3 z3 F
3 c: o7 w$ Z/ ?- F! k' o
$ w$ s( [! r C;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