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探索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求,诸城市以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 E' @" H0 R) m6 S0 h1 c% D+ Q: }# K5 ?/ S
深入调研,明确分类标准。制定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分类标准,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分为救助救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帮助发展和法治维权5大类23小类。对每一类别的具体标准进行了指标量化。% `% x- F2 N0 e; q! z
9 W( V0 E! n. T 加强培养,发展壮大队伍。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目标任务、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把市直部门、乡镇(街道)机关及站所、农村“乡土人才”和各类中介服务、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专业人才进行整合,在农村社区设置专门岗位,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行社会化引进,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大学毕业生210人,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120人。$ E5 U9 b. Y( I0 W! ~2 t- m
3 h6 ]$ i- X( G 设岗定责,促进作用发挥。按照“基本服务为主体、扩展服务为补充”的思路,在每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医疗卫生、司法矫正、矛盾调处、社会救助等岗位,涵盖政法、民政、卫生、教育以及家庭、妇女和人口计生等工作领域,配套制定了五大系列60多个岗位职责和30多个服务规范。同时,根据农民多样化需求,开发设置了一些“扩展型服务岗位”,如将社会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设置了合作组织类、经纪中介类和技术服务类等服务现代农业、帮扶农民发展的社会工作岗位。- q, N+ ]- d- U4 h* v1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