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328|回复: 0

[[姑苏晚报报道王站长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十六年爱心 撑起一个特殊的家

2012-05-03 16:00:00
  特殊家长王良玉
   人物名片:王良玉,女,53岁,现任桃花坞街道精神病工疗站站长。身为一名残疾人,她却身残志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证明自己并不比正常人差,而且可以干得比正常人还好;作为精神病工疗站站长,她一心一意为病友谋福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赢得了广大病友的爱戴,被病友们亲切地称呼为“特殊家长”;连续十六年来,她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带领工疗站的病友们和全区400多位病友自食其力,过上了正常生活。
   身残志坚
   她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比正常人差
   王良玉是苏州本地人。见到她的第一眼,你不会发现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当你仔细观察她的左臂时,你会发现,其实她的左臂装的是假肢。因为母亲怀孕期间工作姿势的影响,她出生时就有先天残疾,没有左手。然而,这样的先天缺陷,并没有让她怨天尤人,或因此消极自卑。相反,却让她从小就形成了不服输的性格。王良玉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从8岁时就开始当家,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洗衣、做饭,家务样样在行。
   读中学时,她当的是班级劳动委员,对此,班里同学都很心服,因为她真正做到为班级服务。后来学校要求学生“学工学农”,下乡到田里和农民一起捆麦穗。那时候,别的同学都拿两捆,但是她却要拿三捆,她扯下自己的裤腰带,把三捆麦穗扎起来扛在肩上。“我也不是逞强,只是想证明一下,哪怕我身体有残疾,但并不比别人差,而且能比正常人做得更好。”高中毕业后,由于暂时没有分配工作,她待业在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主动到外面的厂里兼职,将文胸厂、手套厂里的手工活接回来,在自家缝纫机上操作。哪怕起早贪黑,她每天也要将自己定下的任务完成后再休息。
   1979年,在家待业两年后,王良玉参加工作进了桃花坞街道,主要负责里弄生产队的会计工作。“别看我左手有残疾,但就凭我一只右手点钞票,你们也肯定点不过我。”王良玉说,当然,这里面是她刻苦练习的结果。比如,当年为了考取上岗证,她还自学了计算机课程,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当时许多老师都委婉地劝她放弃,不要考了,毕竟别人两只手操作计算机都不一定能通过,而她只有一只右手,操作起计算机来肯定跟不上别人。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每天到五卅路上的机房里练习,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她顾不上吃饭,带个馒头带瓶水,就当晚饭了。经过刻苦练习,她顺利通过了计算机考试。
   因为工作出色,1993年,王良玉被调到东吴贸易公司做负责人,当时公司下面有三个废品收购站、两家橡胶公司、三个百货店和两个小饭店。面对全新的工作,她全身心投入,无论脏活累活,她总是身先士卒。有一次,遇到大雨天,正好贸易公司下面的一个市政工程养护队要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她亲自到现场,不顾下水道口泛起的污秽物,用右手掏起下水道口来,在她的带动下,养护队其他工作人员也纷纷行动起来,把下水道堵塞问题彻底解决,消除了积水问题,为行人通过创造了便利。
   接手工疗站,她从头做起让全体病友自食其力
   正当东吴贸易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时,1996年9月,她突然接到组织任命,要她接管桃花坞街道精神病工疗站,当时,它是苏州市第二家街道工疗站。“当时真的没有任何概念,具体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坦白地讲自己当时心里是不愿意的,但这是上级领导的安排,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服从,而且我这个人本来就要强,我觉得自己可以干好。”王良玉说,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走进桃花坞工疗站时的情景:几十个病人,挤在阴暗肮脏的院子里,房间里的凳子是不全的,给她的办公桌的一条腿还是用砖头垫高的,病友们看到她的眼神也都是充满敌视的。“他们可能是和老站长有感情,都不太欢迎我这个新站长。”王良玉说,目睹这一切,想想自己从贸易公司经理转变成精神病工疗站站长,巨大的反差的确让她一时难以适应。此后,她几乎足足有一个星期没睡好觉,都在思考工疗站的种种现实问题:病人治疗、监护不到位,站里经济青黄不接,这些状况都让天生要强的她心里不是滋味。王良玉说,她到任后不久便是中秋节,那天一早,当她刚踏进工疗站时就吓了一跳:12个病人每人拎着只竹靠背,沿过道站成两排等她上班。工疗站的医生告诉她,这里的老规矩是,中秋节每人要发两只肉月饼,大家都在等着呢!看着病人充满期待而又怀疑的眼神,王良玉心里一酸,立即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钱来交给工作人员:“马上去买,今年每人发四只!”
   王良玉接手工疗站时,整个工疗站帐面上只剩下76元钱。在工疗站运作已经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王良玉充分利用自己以前做贸易时的生意网络,四处出击,到处奔走,为病人们寻找合适他们的简单安全的加工活:绕线圈、包刀片、卷棉签、扦鞋底、贴标签、指甲钳加工等一些零散的活。16年来,王良玉已经记不清为病友们争取到了多少加工活。工疗站的病人们现在还记得,王站长来的第二年,他们每天的生活开始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他们开始有很多事可以做,开始每个月可以领取六七十元的工资了。工疗站第一次发工资,大家乖乖排好队,欢天喜地像过大年。一位病人一边数着他第一个月的工资,一边自豪地跟王良玉说:“我可以不问家里要零用钱了,我可以自食其力了!”
   工疗站里的病人,随时都有可能发病,而一旦发病,如果处置稍微不当,都有可能酿成危险。作为站长,王良玉也多次遭遇了这样的危险。有一次,她正在给病人分药,一名病友拎着热水瓶站在她身后。突然,她的余光瞥见这位病人有异常举动,她下意识地往后一退,就在那瞬间,病人手中的热水瓶从她面前飞过。她转头一看,发现那位病人癫痫发作,人直直地往后倒在了地上。热水瓶爆炸后的热水当场溅了她一身。她顾不上自己,连忙去照看病人,掐住他的人中。近一刻钟后,病人才清醒过来。与病人十几年相处下来,王良玉和病人之间,已经从一开始的恐惧、不了解到现在有了感情。“他们是弱者,需要更多的呵护。他们就像我的孩子,我一个也放不下了!”
   为此,十多年来,王良玉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不落地悄悄观察病人的表情、神态和行为。不管多忙,她都坚持亲自监督病人吃药。在她的带动下,站里形成了按时服药、做工间操、心理疏导等工作制度。不仅经济情况好转了,病人们的治疗和监护也得到了保证。为了不让大家闲着,王良玉积极鼓励病人参与下棋、打牌、唱歌、看书、看报等各项活动,还多次请大学师生来站里举行联欢活动,请广济医院的心理医生定期给病人上心理课,教授精神康复的知识,进行心理疏导; 还请来派出所的民警来上法制课,引导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行为不该做。在她和同事的呵护下,不少病人,病情开始稳中转好。
   将心换心,五十九个病友把她当成“特殊妈妈”
   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让病友们最感动的就是王站长对他们的关心。她努力让病人在工疗站体会到家的温暖,有了困难有地方倾诉,有人能伸手援助。过年了,放假了,王良玉都不会闲着。病人放假了,她就忙着一家家走访。哪个容易忘记按时服药,哪个最近感冒还没有好,哪个家里出了麻烦,哪一个可以替他申请困难补助,哪个家属对病人产生了厌弃心理,哪个单位改制了需要重新确定生活保障……每一个病人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并时时放在心上,尽可能地为他们做更多事,争取更多的福利,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安心、静心地在工疗站接受治疗。所以,在工疗站精神病人心目中,她是他们的“特殊家长”。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王良玉赢得病人信赖的“法宝”。今年春节除夕零点整,她收到了工疗站一个一级精神病病友的短信,短信里祝她新年快乐。“当时真的很感动,我立马回打过去,让他赶紧睡觉,他却对我说,马上就睡了,他就是为了等到新年钟声敲响,第一个给我发短信祝福。”说到这,王良玉满脸是幸福。
   王良玉说,自己在工疗站工作开展得能够如此顺利,这得感谢她的“贤内助”,这么多年来,丈夫和儿子对她的工作都是全力支持。“我在家里几乎不做家务,平时工作忙也没有时间,每天早上,他都买好了早饭给我。我一直说自己有福气,老公是我最强大的支柱,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王良玉真的很不容易,她把病人当成自己亲人,虽然有些事情并不在她的工作范围内,但是当有需要的时候,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帮忙。那些病人,都很听她的话,因为她付出的是爱心,所以才得到病友们的信任!”谈起王良玉的工作,桃花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汤敏如此评价说。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苏州文明办 岑庭孝抄摘于江苏文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5-3 03:09 , Processed in 0.06523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