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77|回复: 0

[华东] 【无锡】广瑞路街道探索社工服务标准化出成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家住广丰市政5号门的居民陈老伯特意来到广丰社区社工站,给社工汪丽华送上了一支康乃馨。原来,就在前几天,老人来社居委办理独居老人“一点通”,本以为又要折腾好几天才能办好,没想到一个上午就都搞定了,而社工小汪耐心细致的服务更是让陈老伯感动不已。这不,几十年没买过花的他也时髦了一把,买了一支专程送到社工站,还一个劲地夸现在的社工站,服务意识强,接待态度好。4 q4 N6 L1 n# I+ \

% S# ^) y# @9 u  标准精细到“胡子”和“发型”
! {' J7 n1 F1 e5 \
6 h1 x; U% |7 `  “从前到社居委办事,他们不是在那里忙,就是爱理不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居民来办事,先给我们鞠个躬。”" D" ~# v" l$ d( n& W2 d: X% d
5 X1 f: {  X: o) R9 D, ^: T& |4 u) n
  改变来自广瑞路街道去年8月起对辖区内社工站实行的5S标准化管理。翻开参照相关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广瑞路街道社区事务工作站标准化服务手册》,服务质量评价、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信息管理、服务场所环境、服务人员礼仪五大标准体系对社工的精细化管理细致到男社工的“胡子”和女社工的“发型”、“发卡”……. `- r! d. W9 W2 D+ T. B! T% D
. U, J2 i7 o, s3 P
  如今,走进广瑞路街道任何一家社工服务站,除了看到社工们整齐划一的制服和微笑,还能在每个服务窗口看到一个在银行柜台才能看到的评价器。街道规定社工每天上班要打开评价器,社工站正常业务办理结束后,承办社工要主动请接受服务的居民通过电子评价器进行评价,当事社工还必须做到“五不准”———不准强制评价,不准干涉评价,不准监视评价,不准代替评价,不准做空白评价。评价结束后,社工要对其配合表示谢意并起立送别来访者。此外,街道还建起了服务安全质量远程监控系统,不定期地安排“客服”人员对社工的服务进行电话回访。
2 i1 \  b' }) s; V
, F3 @/ B& n: O/ L& w  改变从“挡”事情到“办”事情& m0 O" \! n# O8 R0 g5 [
' Q- E8 H6 U! ?$ @+ r+ _
  “社工标准化的灵感来自于汽车4S店。”广瑞路街道副主任王志纯认为,从前社居委的管理是一种“放羊式”的模糊管理,一些老头、老太放在那里是用来“挡”事情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现在,我们实行的是顺应扁平化的“精细式”管理,年轻的社工是来为百姓倾情服务、真心“办”事的。( l$ _2 ^9 t, i! M) _5 a, w

# \. g# f" j$ Q  P  家住广丰三村72号的苏平已82岁高龄,没有子女,长期一人独居。多年来,为了养老、补助、住房等各种问题经常到区政府反映,她也成了社区里有名的“上访户”。2011年9月中旬,她患上了白内障,开刀后仍不见好转,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向社区提出要入住敬老院。社工站社工在联系后得知崇安区敬老院床位已满,但固执的老人却执意要住进这家敬老院。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老人为此经常到区政府反映,一坐就是大半天。社区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关心、关注苏平的日常生活入手,为其送饭、泡水,在国庆长假期间,还请志愿者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国庆一过,街道领导及社区主任就与院长协商让苏平在敬老院搭伙吃饭,先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题。10月下旬,敬老院终于有了空床位,可是新难题又来了:苏平的侄子之前曾两次送她入住敬老院,可老太太每次都擅自离院,这使得她侄子不愿再做她的监护人。于是,社区几经辗转找到苏平在无锡的一个妹妹,并由她联系到苏平的兄弟姐妹,并最终由他们共同协商推举出一名监护人。
) z) J% X) }& G7 a8 Z8 D! }4 R' S
  几经周折,去年11月初,苏平终于在社工的陪同下到崇安区敬老院顺利办理了入住手续。“老上访户”苏平再也不上访了,因为,社工们的真情付出让她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b5 Z  k* o8 C; y! e- f* P
$ ]" }1 {7 E$ z
  提升从“大小姐”到“知心姐姐”" N; N5 w- s7 e$ I' t
1 m1 ^9 V4 q  f9 _1 T& {
  5S管理不仅让百姓得到实惠,一批青年社工也更快地成长起来。“刚开始是挺烦的。”社工任紫轶“抱怨”说:比如要求在接待居民时都要站起鞠躬,前段时间发放80岁以上老人的尊老金,按每天接待50个人算,一天下来至少要站起100多次。不仅如此,每天上午9点还要开晨会,明确今天主要做什么,重点工作怎么推进。“但做着做着,就发现从前的忙碌,变成了现在的‘清爽’。工作效率更高了。”/ @6 q' O1 q4 h/ R6 r9 N

6 I" z' d$ D# F  刘智蓓这个“85后”的小姑娘,2009年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基层工作,没多久就被居民贴上“大小姐”的标签,百姓来办事,材料带少了有时还要被她“上”两句,在去年上半年的测评中得分倒数第二。她自己也打起了退堂鼓,准备换岗到其他单位,但是,去年8月,社区工作站启动标准化管理没多久,一直做事不着调的她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工作效率上去了,老百姓认可了,她自己的信心也回来了。最近一次测评成绩上升到第一。现在老百姓把她的标签也换成了“孙女”、“小朋友”、“知心姐姐”。当街道领导半开玩笑地问她是否还想走时,小刘留下了“不舍”的眼泪,因为她是真正爱上了这里的工作。4 S" ^+ f! P* D/ p2 b
1 ~* F+ C; x" Z- d& f$ G7 @, x
  “社工服务水平提升了,受益的还是老百姓。”王志纯告诉记者,以前老百姓心里不顺找上社居委的,吵架砸东西时有发生,现在5S实施的这一年时间里,老百姓来办事从没红过脸。自从去年8月以来,民生条线到如今没有一次上访,因为很多上访都在走访中被解决了。心气顺了,老百姓日子自然越过越惬意。(记者 徐兢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7 10:08 , Processed in 0.04456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