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大总管:4 M( \1 O7 [ K5 L
您好!, k, L; Q5 S* B% m! K0 P2 V. g2 e8 ?
0 h$ Y9 Q6 C9 X6 D, y; W 社工报改版三个月,我刚好幸运的碰上了这三个月在社工报做个小编。
7 _) V; b+ G3 E( x/ ]$ S 其实关于报纸,说来说去,还是那样那些话。在社工协会年度总结上说的也说的满多的。那下面就我的一些下季度的建议说一下。/ p+ S7 s: V, X7 Z4 C
社工报到现在,其处境依旧是别人不理解,学生不喜欢。这是事实。但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报纸,我也不太清楚。但至少,我想是要有一点的。那就是首先是要有思想,有内容,在里面,要先吸引自己,感动自己。然后再拿去感动别人。我想下学期可以在社工的专业学生中开展一个调查。了解我们报纸的读者心声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至少,他们以后做不做社工是一回事,但能不能从社工报中学到什么,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起到作用,这个报纸应该对他们产生好的影响。
2 w$ k- @" u( t 主题方面。我认为社工报纸应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载体。这似乎是句废话。但社工报在这方面,显然做的是不够好。这好像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不够专业。什么是专业呢?似乎还没有什么定论。但价值观是必须贯穿其中的。做慈济的那些人,他们肯定心怀着慈济的价值观念,并对此深信不疑。没有了信仰,我想他们是做不来那些不图回报的善事的。另外,学生似乎对于专业社工不感兴趣,但是做志愿者还是行的。那么社工报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在志愿上做些文章。
R# z, a$ v. U! {3 B; C 对于内容,自我感觉还是很虚的东西多。对我们有启发的东西少。介绍来介绍去,还是那些老生常谈。这方面,似乎可以找些国外的报纸。了解他们社工报纸的一个大概的情况。考虑到国情文化的不同。我们可以重点学习香港台湾还有上海地区的,其他说华语的国家也可考虑。当然不止是学校的社工教育。还有他们社会上的一些成熟的社工团体所拥有的媒介。他们做社工肯定是有宣传,有自己的报纸或者其他什么的。
4 L" `! H4 K3 Z 版式上似乎没什么多说的。因为我们在苏大排版印刷。所以这个可以减少点经历与时间投入。不过,也不能放弃这方面的。等到时机成熟。我们似乎可以自己从排版到印刷了。不过似乎还是个很遥远的梦。各个版面才刚刚起步,还可以沿着原来的路子走。* B4 v: D% q0 `& P3 J3 m
恩。就先说这么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