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383|回复: 0

精神医生对抑郁症的解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我们周围的人甚至抑郁症患者本身都对抑郁症这种疾病抱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性格软弱、缺乏进取心、自暴自弃、喜欢自虐等。2 Z" @1 ]1 E: h! y4 D0 q8 W
  但如今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抑郁症是一种由大脑某些生物指标改变而已引起的真正疾病。当然,这一结果并不是让所有的患者都去吃药,而是让我们所有人都去尊重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正如我们尊重理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痛苦一样。抑郁症不是单纯的“想不开”或“思想问题”,患者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振作起来。
8 l# Z6 z: }7 _" K    患抑郁症,不是患者为摆脱现状而选择的结果。与抑郁症抗争,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围人的看法,而是治疗;不是周围人的大道理或抱怨,而是帮助、支持、建议,或者更简单的说是理解和照顾。
$ ~% K4 Z: T; b3 U( X- n那么为什么世人会难以接受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的观念呢?) V/ J9 i! N9 p- |9 C9 D, q" Y
    : L. B( F2 T! z3 X/ S/ S% E
    首先,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没有伤口,没有流血,没有可以测量的指标,也没有实验室数据可以明确地作出诊断。所有的依据只是患者自己的感觉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 N7 E6 c- O& R. f5 o    其次,在别人眼中,抑郁症很容易和所谓的“状态不佳”混淆。正常人在外界条件严酷时会或多或少作出抗争等反应,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只会不知所措。
; p4 r# N' _  h- t; O- Q& L抑郁症是一种会影响我们生活全部的疾病:它会降低我们的行为能力,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遭。它会让我们变得完全不象从前。! x& Q7 j$ K0 o/ A7 t2 ~/ _
    
3 n7 C; F0 [. Q9 Q" \/ s3 V    那抑郁症的主要症状究竟有哪些?' W  i3 v) a* z- ^6 N
    
! [3 n2 g$ W2 L$ q' P, `    要明确诊断抑郁症,以下的症状必须不间断地持续两周以上,而且和平时的状态有明显差异。
5 H% h! j! v" X" B# ]    4 l/ U: X* B# q/ g
    - 情感症状(在抑郁症中必须存在):几乎每时每刻都情绪低落、悲伤或空虚;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 z; z, b7 r6 z    - 生理症状:行动迟缓、疲劳、无力;有时也会紧张、激越。食欲改变(可以是增加或减少)。睡眠障碍(可以是失眠或嗜睡)。
( w: j& U( A$ v% D( m    - 心理症状:自我贬低、过于自责。有时会有厌世、自杀观念和企图。
  e) O. z+ ]8 W    - 认知症状:难以集中注意力、思考困难、下决定时常常犹豫不决。' E$ p" k, x6 {7 }& O
    4 E5 H( |% ], s, v% `# Y
    以上这些症状经常会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我们感到越疲劳,做的事情就越少;而做的事情越少,我们就越自责;我们越自责,情绪就越低落,抑郁症状就越严重,疲劳就会越加剧。。。这就是为什么要与这些症状做抗争,防止它们互相影响使病情恶化。尽管做起来十分困难,而且刚开始时或许根本看不到任何良性改变,但我们没的选择,必须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着手。当然仅靠患者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 g) N$ e4 I& S& M; r( V抑郁症如不加以治疗,可能持续数月或者更久。研究表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的抑郁症极有可能复发。所以不仅要及时治疗,而且药物的量、维持的时间一定要足够。
; |/ y* m: H1 O+ V4 R    + u& N7 v3 v0 i( a
  治疗中的抑郁症有三个阶段,与用药的三个阶段相吻合。
& q* p; _% R' h$ l  - “走出黑暗”期:在药物的作用下,患者感到好转,症状的数量减少、严重程度减轻。他开始找回与疾病努力抗争的力量。这段时间的用药常被称为“急性期用药”,一般持续两个月左右。' V" i! {; b1 v1 _$ |
  - 康复期:患者还十分“虚弱”,却已经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但在面对困境时,甚至没什么特别的原因,症状还是会重现,只是可能比刚开始时轻一点。这段时间,患者最容易自行停药,因为他开始觉得自己已经痊愈。要记住,这仅仅是康复期,继续服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这时的用药我们称为“巩固期用药”,它的目的已不是改善患者状态(因为已经足够好了),而是防止疾病的复发。这段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四到十二个月之间。% ^0 P1 @# t$ W# Z
  - 治愈期:在六个月到一年的药物治疗(期间没有明显复发)以后,患者可以被认为“治愈”。这时可以遵医嘱逐步停药,这样做会使复发的风险降至最小。
( c5 e) o8 a0 i6 G+ o抑郁症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之,而它经常会为社会、我们的家人、甚至患者本身所不理解。/ ~  l6 E$ H: U* y7 o7 f: P2 p
  患者自己对疾病的偏见会给他带来双重痛苦,使他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更会为自己的现状感到自责万分,好比一个糖尿病患者为自己的糖尿病自责不已。无论是自我责备(“都是我的错”)还是推卸责任(“都是别人的错”)的想法,对于患者来说都毫无用处。他只有在康复以后才能够作出合理的反省,而不是在抑郁症发病期。
0 c* X; }, R4 e2 t* o  对于患者周围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只看到他过分的悲伤。起初会表示理解同情,渐渐地也会不耐烦:“他现在是不是也应该振作一点了!”但是我们会去责备一个老慢支患者一直咳嗽吗?
% F! ]" H6 R$ c3 B  虽然当代社会相比于过去,对抑郁症抱有更理解宽容的态度,但很多时候仍然存在把精神疾病不当成病的现象。
  _8 Y4 }8 D1 N5 k    ( y1 s- D! W& s  k  ^6 e1 B% \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偏见?3 h# j* z& m  D3 I& |
    1 P1 o0 W% o4 Q0 E
  还是这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看不见的疾病。没有皮疹,没有体温,没有肿块,X光照不出,抽血验不出。。。尽管现在的神经影像学已经能够发现抑郁症的大脑病变,但由于太复杂昂贵,使用者甚少。1 `  }) Z6 T8 |) f% ]6 z
  一种旁人看不到的疾病,一些令人生厌的行为(患者常常无法完成本应属于自己的工作,而这些事只能由家人、同事代劳),这一切就是偏见所产生的原因。8 S: c/ c5 e# Q0 l+ }  N6 W
      为什么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有的人会的抑郁症,而有的人不会?为什么有些人在大的挫折面前也能勇往直前,而有些人在微不足道的小事面前也会崩溃?请不要想当然地把抑郁症归咎于单一因素,如:“父母的教育问题”、“没有进取心”、“性格软弱”、“工作压力太大”、“遗传”。。。抑郁症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换句话说它是由各种因素积累而成:性格的缺陷(往往跟过去的经历、遗传有关)、创伤性的生活事件等等,而这些事件经常会成为抑郁症发病的导火索。7 D7 X4 \, Z$ B: P% r! U
    
& x% ?9 b, H0 n; t  o" F  我们认为,带有某些性格特点的人(如缺乏自信、过分依赖等)往往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同样,某些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失业、严重经济困难等,都容易诱发抑郁症。此外,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的、会威胁到生命的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还有其它一些心理障碍,如酒依赖、焦虑及严重恐怖症等,也时常会伴发抑郁症。我们同时也怀疑童年时经历的某些事件(如幼年失怙、遭虐待或缺乏关爱等)也可能在数年后造成青少年或成人抑郁症。
) x+ M/ \  ]% c$ |5 I4 m    % D( m% u( G+ A# t, }5 G
  我们有必要知道抑郁症因何而起,是为了在未来的日子不要重蹈覆辙,而并非为了马上治愈它。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在什么情况下这种情绪会出现,会帮助我们减少复发的机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1 22:48 , Processed in 0.04222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