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人觉得,一校一社工不怎么样啊。. i9 `2 d7 r7 C0 R$ V
那么大个学校,一个学校怎么管饿过来,况且,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社工,那么学生岂不是走投无路了。
5 ?" S, j) h# @8 ]/ f如果这个社工的品质不好,那么整个学校的学生岂不是都被耽搁了哇。
: M' m1 E, p' q% a. d, w: L5 D现在香港又高两校两社工,就是两个学校配两个社工。两个社工同时可以服务两个学校的学生。这样解决了一些难题,可是我还是担心管不过来啊。( c# e5 b% r4 V$ ^
6 g' D3 E t. }. g, U$ c' d
而在大陆,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形同虚设,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知道本校存在心理咨询教师的基本上占到0.1%。99.9%的人不知道。
7 I! S9 z5 G% W6 M+ i: [, r# J) X* V而高校的体制中,学生工作主管由学生工作处来抓,可是又又一个团委也是负责学生工作的。而且一个年级或者怎么样,又存在一个辅导员。- I1 s1 V( g6 m+ k. m, c5 q# b
按照道理来说,学生工作处可能只是负责学习等方面的实物,而团委可能负责学生的社团与学生会工作。3 d- m. a) Q: G! {
最应该做为社工应该就是辅导员。
* e5 G, z- O- x/ M" l但是辅导员大权在握,而他做得工作又是行政性的,只是上级团委或者学生处的一个办事机构。
+ O& o7 E( }9 Z1 l! q同时,辅导员没有职称,一般的辅导员做了很久之后就会转成行政方面的人。
' D# s8 _6 O3 K1 g X那么他的学生工作的经验就丢去了。他的年龄也放在那边,年纪大了,自动就不再做辅导员了。也导致高校的学生工作,政出多门,而没有专业的专门的人才来做,而更加上体制的因素,导致学生工作只是单纯的行政事务。远远违背了学生工作的初衷。不符合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Q" l& v3 b# [' Q. [4 A6 [
因此,如果社工想要介入学校社工,还得从体制上着手,体制不动,社工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