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85|回复: 0

[人物] 八旬翁见到社工 乐得“咿呀”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旬翁见到社工 乐得“咿呀”说话
  X! e. Q3 z/ V  K! G
人物:80岁退休高校教师张大爷简介:目前居家养老,无子女,患帕金森病;由街道对口社工根据需求上门服务。( W; t2 Q! S" `, A
  10月9日下午2点多,王颖如约在安农大宿舍小区门口等着新安晚报记者,我们要拜访的是住在宿舍区2号楼的张大爷家。他家的大门里层木门开着,外层铁门关着。王颖熟练地透过铁门空隙把手伸进去拨了一下“机关”,门开了。这个家,她来了不下百次。 她对老人的家比自家还熟悉
1 H; p+ v" p& W) C* m. \  我们进屋的时候,张大爷正扶着椅子慢慢锻炼走路。王颖的到来显然让张大爷很是高兴。老人脸上露出笑容,嘴里高声发出一连串声音。不过能听懂的只有模糊的“小王”两个字。' X+ k: P) _( r) `0 z- e' c, I
  王颖告诉记者,张大爷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前几年又患上帕金森病,脑子有时候会犯迷糊。9 n* Z! j' `' y7 O
  张大爷今年80岁,退休前是安农大老师。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与其来往的只有一个侄女。但侄女住得远,来看他的机会也不多。
5 U$ y. ?1 E4 u4 m2 {  王颖打开桌上老人的饭盒,“爷爷这几天不爱吃面条了,都是要的米饭呢。”王颖把饭盒刷洗干净后,又看了下几个开水瓶里是否还有热水。看到老人用过的毛巾,她又拿到厨房打上肥皂搓洗。一切极为熟练、自然。“我对这个家比我家还熟悉。”王颖说。从去年6月开始,每周最少两次,她都会来张大爷家“访视”。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家里的清洁卫生,送饭送水等等,都是她的“责任”。“爷爷年纪这么大了,没有儿孙,就让我来当他的孙女吧。” 不敢穿高跟鞋自称“女超人”4 G7 P) j/ B; e* \8 n7 K1 D
  王颖是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的一名专职社工,加上她,琥珀街道共有7名专职社工。每天上午8点,王颖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单”。“派单”就是根据老人需求,由各自对口的社工上门或访视或提供服务。她负责18个老人,而最多的一名社工负责30多人。4 m$ F; j4 a* f% C  O
  之后,她就要对老人们一一登门拜访。“从来不敢买高跟鞋,穿着太累。”王颖说,工作中的自己几乎是“女超人”,无所不能。
7 s6 F% x( E% O& \3 f  如果发现哪个老人身体不舒服,她要联系社区卫生站或是志愿者医生上门;如果发现老人家里水龙头、马桶等坏了,她也要找人来维修,包括跟人砍价;对于失能老人来说,吃饭是个大问题。最开始,她还给老人买菜做饭送饭。后来发现实在忙不过来,她们就请志愿者帮忙,成立居家养老送餐中心。
% X& D4 `9 y: s2 ]+ ]  有一个冬日,王颖去一个独居老人家中探视,老人躺在床上,并没有睡,两眼无神地对着墙壁。这个场景让她看得差点掉下泪来。+ l) |+ C0 U: z
  从此以后,她跑腿更勤,也更爱跟老人说话,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是莫大的慰藉。 带给老人温暖是她最看重的7 ]" X# V  P7 u4 N0 B0 @
  王颖说,她们接触到的老人,晚年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不如意处,看到他们会感到心酸。但她还是能从这些情绪中脱离出来,最大限度地向老人们传递快乐,这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 k4 Q& R+ [: f7 E) _! f2 i  王颖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学历。身边知道她工作内容的人,都会善意地开玩笑说她是“居委会大妈”。$ v- \4 W  A$ Y4 u' C$ _
  王颖说,2010年毕业之后她去了广东工作,那里社工工作蔚然成风。在邻近的香港,社工更是被誉为“社会工程师”,拥有优越的社会福利保障和很高的社会认知度。相比之下,回到合肥后她发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 k) e* j- _' \
  社会对社工的认知度低,待遇也不高,使得从业者很少。王颖说,琥珀街道7名专职社工全部是女孩子。她有时候在访视的时候,发现老人摔倒在地上,想扶起来根本力不从心。
% W# W, t' w! J- L" v6 p2 B2 y) S  对这份工作,家里人也会偶尔念叨,但她说自己不会轻易放弃。“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地内化了,我想我还是会继续下去。能够带给他人温暖,我觉得这是我最看重的。”王颖说。 不和儿女住天天想他们 人物:吕之民、项永秀夫妇  t2 L; g2 \3 A3 t, @. a
  简介:项永秀左边身体瘫痪,吕之民也动过手术;二老和子女分开住: v! a5 N6 y0 [; D) Y
  吕之民和项永秀居住在合肥市琥珀街道翠竹园社区,夫妻俩今年都83岁了,子女没和他们住一起。10月9日上午,新安晚报记者走进他们家时,二老正坐在客厅休息,气色很好。
8 b1 u6 |% d2 Y6 B  吕爷爷告诉记者,他曾经是安徽一所大学的行政干部,1991年退休后,他又帮学校做整理档案的工作,而项奶奶则为邻居们照顾孩子,一方面补贴家用,一方面打发老年生活。+ Z8 F6 ~! R4 P: f5 w* E
  而这一切都在2004年被打破。那年由于突发脑梗塞,项奶奶左边身体瘫痪,从此吕爷爷停止了工作,专心照顾老伴。除了饮食起居外,为了能让老伴多活动,他每天还搀着老伴在各个房间走来走去。2007年,吕爷爷又因肺癌动了手术。这次手术后,吕爷爷的身体不再如从前。
' a6 f' [* l( V" _, q4 [& P$ ?  后来,小女儿承担了老两口的家务。每天上午就来打扫,晚上将母亲扶上床后,小女儿再离开。由于小女儿经济状况不好,二老每月给女儿1300元,“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我们是她的父母,相处自然很好,女儿照顾得也好。”吕爷爷一脸慈爱。+ c0 G: B+ p% E( t2 D- [- S
  提起儿女,吕爷爷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四个子女对他们都很孝顺。我生病住院时,所有“的孩子都来照顾我们,还坚持做好饭给我送来,夏天这么热,都晒黑了。”他告诉记者,每隔一段时间,大儿子就会来家探望,为他理发,陪着唠唠嗑,这是二老最开心的事。“我的两个儿媳妇特别好,对我这个不识字的大老粗婆婆,她们很尊敬。每次来看我,她们都带来很多好吃的。我不贪吃,但看重的是那份心意。”项奶奶说。
7 T' J0 o6 M# ?9 v1 I0 h  由于子女们平时很忙,不能频繁来探望,但对此吕爷爷非常理解。对于我们来说,孩子们在外面“工作,能为社会做贡献,我们这心里也痛快。我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想麻烦他们。”
1 f8 ~9 E9 F( y2 Z, z* S, s; X, _6 o6 `  跟吕爷爷的“含蓄”比,项奶奶则显得很直接。我很想孩子们,没“事时我总在琢磨:孩子们现在在做什么呢?”
( O% F' F) s/ k( ?% q& v! B  二老告诉记者,由于行动不便,他们现在都是待在家里,平时也很少跟其他人打交道,而媒体报道就是他们认识外面世界的窗口,有时社工来看看他们,他们也挺高兴。对于目前这种家庭养老,他们感到很知足,也从未想过选择其它养老模式,只要一家人和气快乐就好,而如果子女们能更多地回家看看,那就更好了。9 y, b, A( j$ X, `- `: U4 I2 i' |

6 e% ]8 N& R5 d0 d6 F来源:搜狐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3-29 09:08 , Processed in 0.08913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