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工作在基层第一线,专门从事着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使着政府各部门下派的各项事务,默默无闻。他们,工作很平淡,也很烦琐,需要为辖区居民解决各种生活难题,使社区变成温暖的大家庭。
1 C( O4 _& f7 h2 {( x4 @ ~
他们就是我们的社区工作者。每当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让居民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时,他们就特别有成就感。
: k2 F! S$ U8 _& M) b5 e9 e
今天是杭州市第四届社区工作者节,一个属于全体社工的节日。我们摘取了几个真实的社工故事,看看平凡岗位上的他们是如何用爱心、细心、耐心为居民排忧解难的。
* H: P G& X/ [$ N' Y
谁家花盆砸坏我家晾衣架
' ~$ o4 h' v# \
侦探出马破悬案
3 O3 ~1 m h* |: E- H5 W
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坏了汇宇花园3楼住户张先生家阳台上的晾衣架。700多元的晾衣架主杆弯了,左侧伸缩杆无法正常伸缩。由于无法确定花盆是从哪一层摔落的,张先生希望物业出面解决,找到花盆主人并索要赔偿金,可迟迟没有进展。无奈,他找到了社区。
! i& [$ i0 v5 x9 x$ r- l
社工许林接手此事,先当起了“侦探”。她来到4楼和6楼住户家中,发现这两户的阳台花盆并未缺少,但从6楼往下看时,5楼阳台花盆摆放处存在空缺,且空缺处的花盆痕迹大小与摔落的花盆底部大小基本相同。
5 O& X, m$ m3 l8 ]" y8 R: M- X
确定花盆归属后,小许开始落实解决方案。她敲开5楼住户的家门,委婉讲述了事情原委。女主人李女士承认花盆是其所有,并表示如确实损坏了晾衣架,赔偿事项可以商讨。双方见面前,小许还特地嘱咐,为了邻里和睦,商谈时态度一定要友好。
# P2 b6 `! x5 w$ Z$ _
终于,双方当事人在社区见了面,还请物业当“中间人”寻找维修工,待修理完毕,由物业先行代付修理费,然后凭收据向5楼住户索要赔偿款。
+ I/ I/ J7 L0 ^4 r3 A
短短三天时间,这起因花盆引发的邻里纠纷圆满解决了。小许还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询问他们对事件处理的结果及对自己的服务是否满意。电话里她不忘再三提醒,邻里间只要相互信任,相互体谅,主动沟通,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 a; F% @# t w, q6 D6 |& T4 [# R
足球梦引发母子矛盾
2 a- V: N& W# m6 e0 T( E
心理辅导解心结
5 }2 `# A/ a1 D6 H6 q
16岁的何勇(化名)是个足球迷,母亲常自掏腰包把他送到杭州绿城足球青少年训练基地参加集训。眼看初中快毕业了,他的成绩却一落千丈。小勇说自己无心学习,将来想做个职业球员。母亲急坏了,她认为足球生涯前途渺茫,儿子的理想不切实际。
: r9 `% n! ~# |% k' i+ i0 U
这对家住崇化的母子经常为此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动过手。母亲孙女士在动用多方资源解决问题无果的情况下,寻求社工支持。
. I. q( m. J" S. p2 S7 ^
在与小勇的接触沟通中,社工杨军发现,这个处在叛逆期的男孩寡言少语,缺乏主动性。可每次一开口,就咄咄逼人,顶得母亲说不出话来。为了冲破小勇的心理防线,社工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走访,像朋友一样与他聊英超、西甲等足球话题,小勇终于道出了自己的苦闷:“我从小就踢球,水平也算不错,教练比较赏识,文化课已经落下太多,升高中、考大学没什么希望了,还是当球员适合我。”
( x# l: {; h3 P4 ?! k! ` |- W
男孩的足球梦靠谱吗?社工了解到,小勇在集训营中的水平属于中上,但从教练的角度看,他的技术已成型,进一步发展空间并不大,进绿城当职业球员更是希望渺茫。可小勇觉得自己还有提高余地,只是母亲不看好不支持,不肯帮他实现理想。
! {; e$ J: ~' k& B
社工的心理辅导开始了:每次都从小勇感兴趣的足球聊起,引导他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拿出适当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也适时引导孙女士,是否有另外途径继续儿子的足球梦,毕竟练了这么多年,放弃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 }6 w: W0 @5 A8 h2 y) z0 D
一系列工作的铺垫,母子俩的对立情绪明显缓解,双方都能时不时为对方着想。如今,通过绿城二队一名教练的引荐,小勇已经前往广州某足球学校继续练球。
3 c2 x l0 n4 n3 K: R* ?
节俭老妪楼道里用煤炉做菜
3 h2 H, c2 R# P. C" [
儿子、社工一起劝,安全隐患不再有8月的一天,瓜沥城中社区社工沈丽美接到居民投诉,反映社区公寓楼道内油烟问题。打听清楚地址后,她匆忙赶去。
! k" u. _ n0 D+ e
果然,在本不宽敞的楼道内弥漫着浓烈的油烟味。投诉人说,一楼王老太总在楼道里摆煤炉烧菜,熏人的油烟严重影响了周围住户的日常生活,不安全也不卫生。此时,王老太见众人投诉,把蒲扇往炉子边一放不服气地理论。想来,邻居矛盾由来已久。
# u7 X3 y) x% _8 U
从与王老太来往的邻居口中,沈丽美了解到,老太原本生活在农村,因孙子放暑假,才来替儿子儿媳管孩子。她觉得用煤气太费钱,便搭了煤炉,日常烧菜都在楼道口完成,还想着能为给家里省点钱。居民曾多次与老太协商,但她认为这种家务事旁人无权来管,依旧我行我素,每次谈判都不欢而散。社工打算从老太的儿子入手。
2 m* d* L) k# y( \7 L& d
得知母亲因在楼道内做菜引发居民矛盾,儿子立刻从单位赶了回来。小伙子承认,在楼道里做菜的确不对,此前也有邻居向他反映此事,因工作忙碌无暇与母亲交流,为此他深感歉意,并愿意与社工一起和母亲协调。回到屋里,他告诉老母亲自己的工资完全能负担家庭开支。社工也嘱咐老人,在楼道内用煤炉做饭存在安全隐患,更不利于邻里和谐。
+ c; d/ @; t0 n4 O7 e
调解工作进展顺利,老太答应不会继续在楼道里用煤炉,周围居民也彻底松了一口气。
) [0 E( ]; S! e
外来媳妇满肚苦恼无处解
$ S' s7 x, y& n2 r: T1 N& W4 f
劝了继女劝婆婆,帮忙培训找工作,外来媳妇露笑脸
& s2 n/ q y! j& i4 A1 A- f9 e
外来媳妇刘女士(化名)一家三口住在江寺社区,儿子已经4岁了,她却仍有一种“人生地不熟”的感觉,不会说萧山话,没有朋友,也没有工作,生活的全部是照顾儿子和丈夫。她的丈夫以前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女儿,女儿与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对这个“后母”存在抵触情绪。另外,家里的经济压力比较大,住的是60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丈夫的收入不稳定,忽高忽低。刘女士经常感到焦虑,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家庭情况又不好,怕被邻居们歧视。
" J0 V3 i( c3 K! e
社区工作者在随户走访调查中,发现了这位外来媳妇的苦恼,决定帮助她。细心的社工发现刘女士桌上有很多别致的手工艺品,原来都是她自己做的。社工在社区的“育爱工坊”展示了她的作品,在举办亲子活动和手工比赛时邀请她参加,还请她在暑假教社区的孩子们捏彩泥小动物。
# |+ W- T* P3 l! J
刘女士丈夫的大女儿过来时,社工找到她聊天,消除了她对“后母”的成见。刘女士与这个非亲生女儿慢慢有了互动和笑容,找到了家庭中的归属感。
' ^- f5 L5 s: Z' r
在社区开展就业培训时,社工鼓励刘女士参加了计算机、插花等课程。后来,推荐她去某花店工作,减轻了经济压力。社工主动联系刘女士的公婆,婆婆答应每周5天过来带孙子,让刘女士安心工作。
1 [# ~" [& ?+ e1 J$ Q5 z
现在,刘女士的生活真正走上了正轨,她在社区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了。
* \7 Y* q- V, R5 h% |- e
小区遛狗两狗相遇惹纠纷
0 N# Q h5 [/ {/ i6 {3 R( k# R
多方调查,耐心调解,解矛盾
" v& ]- [0 w! j' T5 K
事情要从一天傍晚遛狗时说起。在金泰苑社区,陈女士养了一只金毛,体型高大,陶女士养了一只喜乐迪,个头小巧,遛狗途中,两狗相遇。陈女士手中的绳索没有牵牢,金毛跑到喜乐迪旁边一同玩耍。高大的金毛挡住了喜乐迪。后来,陶女士牵走喜乐迪,金毛也跑回陈女士身边。陈女士的女儿在远处,隐约看到金毛咬到喜乐迪,回家和母亲说起,陈女士也有些担心,和女儿一起下楼找小狗,没有找到。而陶女士牵着喜乐迪回家后,发现它神情不对,一检查才发现被咬伤,心疼极了,出门到小区里四处寻找,在一家住户的阳台上看见了金毛。她向物业要来这家住户的电话,打电话过去讲这件事,却被对方骂了一顿。陶女士非常气愤,向社区反映了这一情况。
) D3 ]5 O# q5 M% s7 p* b( c n
社工经过调查发现,物业提供的电话有误,那户人家没有养狗,对方也承认态度不好,向陶女士道了歉。随后,社工与陶女士一起找到陈女士家中,说明了小狗被咬伤的情况,陈女士也讲了自己返回寻找的经过,表示理解陶女士的心情。双方协商好,陶女士带狗前去治疗并提供相关的医疗费用凭证,陈女士承担这笔费用。她们都希望通过社区处理赔偿事宜,社区答应作为第三方见证处理此事。很快,陶女士带小狗进行治疗,陈女士爽快地赔偿了费用。一个月后,社工进行电话回访,双方都没有后续问题产生,对社区的工作很满意。
2 z R" j4 J, g& N
寂寞“老漂族”拾垃圾堵塞楼道
" w5 i7 X; ?5 `9 R
投其所好拉他进社区象棋队
% i1 Q# z; v9 c( J' M
在银河社区,有一位70多岁的杨大爷,2009年来到萧山和儿子同住。按理说过上了享福的日子,他却一直无法融入本地居民的圈子,平时一个人独来独往,很少与人说话。日子长了,他将目光转向小区垃圾桶,陆陆续续开始从垃圾桶中捡垃圾,堆放在自家车库门口及楼道公共用地上,攒够之后再卖钱。后来他购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专门用来运输捡来的废品。他的行为影响了楼道卫生,造成邻里行走、停车不便,惹得邻居们牢骚不断。
8 ?6 K: o7 \3 O. j
无奈之下,银河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介入。社工分析,杨大爷与儿子儿媳缺少情感上的沟通,家庭中的乐趣较少,又长期生活在农村,进入新环境后生活单调,因语言、习惯等原因难以融入周围。再者,杨大爷节俭成性,虽然生活条件宽裕了,仍然舍不得扔掉废旧东西,想用它们换点钱。
4 I, X& |8 C& K* p) [4 S2 D5 N
为此,社区工作者从多方面着手,帮助杨大爷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戒”掉收废品的习惯。首先,社工与杨大爷的儿子儿媳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老人关心不够,决定平时多与他聊天,让他参与家务,没事带他去逛逛公园。然后,社工面对面与杨大爷交流,耐心给他解释社区环境卫生的重要,鼓励他加入社区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带头做好所在楼道的保洁工作。最后,社工想办法帮杨大爷拓展生活乐趣,了解到他喜爱象棋后,将他拉入社区的象棋队,和老棋友们结成伙伴。
. `0 Q7 V! i$ D0 A
很快,杨大爷找到了生活的新乐趣,融入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改掉了拾垃圾的习惯。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 ^4 J. `4 ~" w: U) N6 e+ j
" z# i6 o& ^6 a+ _. o2 g"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