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会写成32,“上”字会写成“下”字,从没法把文字写成一条直线,汉字似乎在纸上“跳舞”,别人花费一个小时的功课会耗费上三四个小时或者更久。8岁阿池从小学一年级表现出的种种症状,让妈妈赖虹起初误以为孩子笨、不用功,过去两年多,她几乎贡献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教儿子认字,同时承受着巨大压力和未知的恐惧。- E1 e5 h: Y0 A) f0 m5 i- g
三年级上学期,赖虹参加了由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社工中心)举办的“拯救天才”讲座,这才明白,儿子可能存在读写障碍,认识到问题所在,反而让赖虹以轻松的心态接纳儿子。7 n1 M2 S, Q2 O5 j" x6 h
我市阳光社工中心的“拯救天才”之读写障碍儿童支持计划成为了我市第一届“博爱100”公益创投项目,从去年9月以来,已开展多个培训和讲座,今后还计划走进我市多所小学,让更多的学校、老师、家长了解这个群体,接纳这个群体,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特别之处,因材施教。不过在推广方面,也遇认知度较低,相关评估体系仍是空白,有特殊教育背景的社工人才仍很缺乏等问题。 5 }* O2 l# w! p1 H2 q+ l6 c$ n
■家长$ ?: i9 r& {" r. ~1 Z; q# S
从最初的困扰变为接纳
: }; ?# c) f$ ?1 j5 c3 V$ d 4月18日下午,阿池的妈妈赖虹坐在阳光社工服务中心办公室里,讲述了很多有关阿池的故事。8 }. G# a) ~: o: y/ C. {0 n
阿池在读写方面落后于同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显现,别的孩子用一个小时做完的家庭作业,阿池要用三四个小时甚至更久;多数小朋友语文考90多分,阿池只能得60分;字写不整齐,还常常左右相反、上下颠倒。起初阿池的爸爸负责辅导功课,赖虹承担起家务活儿,后来爸爸没了耐心,宁愿选择做家务。整整两年,赖虹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辅导儿子。
( i7 X( _1 E) _; |+ _1 X& \ 起初,夫妻俩没少为辅导孩子的事生气,要么夫妻互相指责,要么批评儿子学习不认真。老师也没少投诉,有时是因为功课没做完,有时阿池竟然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没抄全。2 {- D$ A: i2 \
通过阳光社工中心的相关宣传,赖虹了解到儿子属于读写障碍,尽管读写障碍会跟随孩子一生,但可以通过训练改进,而不少历史上的名人也都存在类似障碍,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芬奇、丘吉尔、李光耀等,他们幼年时都有类似症状,但不妨碍他们成为天才。0 P: b8 b" s. d- F6 i3 G1 E8 M; @
知道了这个“天才的秘密”,赖虹和丈夫开始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家庭里逼迫孩子学习的氛围也悄然改变了,“通过社工的帮助,我开始用拼字的方式教儿子认字,我自己也不再像以前批评孩子了,也很享受和孩子做游戏的状态。” 8 S) f s' z+ O- p, B V' ]
亲身体验理解读写障碍孩子
9 k& g# |0 h2 M! r$ L 读写障碍的感受到底如何?我们该如何体会读写障碍儿童遇到的困境?! [1 p7 T; J+ e
4月18日下午,香港基督少年军内地社会工作督导主任武婉娴,应阳光社工中心给我市一群自愿报名的家长举办了一场讲座。讲座开始前,工作人员发给每个家长一张纸和一支笔,让大家一只手将纸贴在脑门上,另一只手在纸上写下自己最熟悉的名字。脑海中,字的笔画烂熟于心,但一笔一画写下来一看,家长们发现,这些名字有的挤成一团,有的方向是反的,有的歪歪扭扭,像刚学写字的孩子。
3 ]4 F( J5 W2 z9 {; n! L) { 武婉娴说,蒙眼写名字时的感觉,类似于读障儿童写字的感受,明明心里知道,写出来要么笔画增减、要么左右调换,要么上下颠倒。通过简单的小测试,不少家长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形象地理解孩子对于书写的感受。. i4 n+ `8 z" A
武婉娴介绍说,读写障碍儿童智力正常或超常,是因为先天因素形成的一种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学习障碍,主要源自左侧脑的功能障碍,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但可以借助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情感支持系统降低读写障碍对儿童带来的影响。 * R! [6 F% O* L
■社工组织摸底调查5 R# {: n( z" Q
15%儿童读写存在一定困难6 i; `* X' {+ p/ q3 X
阳光社工中心的这个项目成为我市第一届“博爱100”公益创投项目以来,已经开展多次相关培训和讲座和前期摸底调查。
G1 B$ e, P4 j5 o' v 到底中山有多少孩子存在这样的读写障碍?阳光社工中心曾以城区某小学为调查样本,做过一个粗略的摸底调查。调查问卷中有12项特征,分别是:阅读吃力、读错字;阅读后不理解内容;朗读不流畅、跳字、跳行;逃避书写、书写困难、字体不工整,容易写错字;抄写时间长、需要看一笔写一笔;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听课效率低、多动;缺乏运动细胞、平衡感不好;握笔姿势不良,系鞋带和使用筷子动作笨拙;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内向害羞或者性格急躁;自信心低落、容易放弃;聪明,但是无法发挥用于学习。
- z# ^$ ?' x, q8 j* I 本次调查一共回收了219份调查问卷,令他们惊讶的是,在12个选项中勾了10个以上选项的学生有35个,“这个比例约15%,当然并不表明,35个学生存在读写障碍,这还需进一步科学评估,但至少一定程度反映为数不少的孩子存在读写困难。”+ `8 V0 q( k( D |
同样,阳光社工中心还对一些老师做过调查,9成以上的老师听说过读写障碍,但对于具体特征无人能答。作为发起人,郭晓利告诉记者,启动这个项目,便是希望给多点人扫盲,因为认知不够,学校、老师或家长往往将这类儿童认为笨和不用功,造成儿童心理受伤、学习动机低下、最终导致儿童畸形成长。通过讲座、活动和项目,让这个群体被理解,同时发掘他们自身的另类才能,并帮助读写障碍儿童的家长建起社会互助支持网络。从大的方面来讲,推动教育政策的研究发展,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政策支持。
3 W% d5 t% k3 P9 K8 g6 O* _ “事实上,这群孩子总有特殊的才艺,有的音乐感强,有的绘画能力超群,总体上艺术特长明显。”郭晓利说。赖虹也非常赞同,她发现阿池乐感很好,五线谱一看就记住,“但家长理解了还不够,老师的投诉仍是一个接一个。希望老师不要用同样标准要求这类孩子,而是多给他们鼓励。” ■香港经验 h& C1 @5 K+ G
每认定一个读写障碍儿童 政府一年补贴学校2万元
9 c4 O5 v# a4 |5 z 香港对读写障碍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政策和帮扶政策?0 F1 t; E+ M! ~9 W5 C, t
武婉娴告诉记者,香港从40年前才开始普及,在向新加坡、日本学习的基础上,由香港临床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等研制出一套专门针对汉语繁体字的评估体系。“政府提供免费测评,但家长需轮候一年,不少家长选择私人专业机构测评,3 个小时花费6000港币。”
* F) A+ k5 E- f5 \ 为让约占学生总数的10%的读写障碍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香港教育部门规定,学校每认定一个读写障碍儿童,政府每年拨给2万元特殊教育经费。“如果一个年级认定了20个学生,那便有40万元经费。”有了这笔资金,学校或聘请专职老师任教,或聘请专业社工组织定期辅导孩子功课。3 A7 ?$ V1 B1 M0 t' J
同时,香港教育部门还规定,所有中小学老师、社工人员都必须参加免费培训课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都提供这样的公益讲座。
2 W1 ~( S1 p* o( O 武婉娴告诉记者,读写障碍是跟随儿童一生的问题,“但通过系统训练,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可以降低读写障碍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不过她称,小学一到二年级是最佳介入辅导时间,发现得晚,矫正较困难,会打击学生自信心,容易成为边缘青年。$ A2 j) ? ~; B* G: m; {' U3 w
! U/ L/ e* p& V3 v) h) ?
来源:中山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