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壮大
5 [& v) ^9 n) g; K& H% \/ w: [
6 q _& r8 ^1 n0 `3 W$ D8 V- ?$ S' A
9 M: {" x- p) H# T1 M# G: d' e) q' q7 l. A+ q$ L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并以此作为促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此,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发展多次鲜明地写入党和国家的文件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精神,从2002年的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至今,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工作水平逐步得到提高。5 b0 B, V o! y
6 {1 @' A& r0 T
) u: I% ?! x1 l+ P8 |# @" O" j/ j: s
x% {1 a# K1 Z) M3 c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有41.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97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8.24万个、基金会1597个。目前,每年仍以10%-15%的速度在发展。社会组织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种类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社会组织体系。( c: B" E5 C; j7 c j/ {- q o; ]
+ Q5 s& I: n9 P4 a. i. R4 I: g+ N
( Y& C2 S& s( {9 Y- w" Q3 F0 w- C3 h. j( Z% I. S
2004年12月10日,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社会组织进行表彰。12月9日,由民政部、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行业协会成就汇报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受到表彰的先进社会组织,展示了其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经济领域的卓越成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3 _4 h' ~: t8 @$ X, v r& L
' W: m: A7 ^% Q% ~4 u v* I6 Q' ?% j2 y, Q5 F% T1 h, l
& O. l, ~+ a8 n* `+ u9 _1 t" `! M, W ——社会组织能力和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普遍建立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合理分工、互相督促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逐步规范了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议事决策机制,多数社会组织能够按照《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进行财务管理,普遍开展了自律和诚信建设,建立了信息披露制度,承担了一部分政府转移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职能。有了一批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初步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局面。
6 b( D- Y- z- V+ F2 ?9 _& m! z! o
?* b# b" D+ y* w0 Y
; O& _7 P0 O4 n1 a
+ k6 p* z' t6 {# J9 R9 E9 Y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仅2008年,全国各类社会组织吸纳就业476万人,兼职工作人员超过500万人,注册志愿者超过2500万人,形成固定资产888亿元,收入合计1001亿元,各类费用支出合计1028亿元,实现增加值376亿元。社会组织已涉及和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和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 B% ] N9 x" N* ]. L& l2 i7 j# j# J1 r1 \; `
0 {. o0 _6 c' T5 ?; \" v
% K% Y! ]$ I. Q4 n' H& ^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我国的社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实力不断增强,作用日益重要。对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3 z% {. c. u0 r, {' K
3 \# T2 D2 D b' p0 h n" k& ?/ S) W
5 ]- D2 s1 {$ I1 E k' F ——经历了从初步规范、结构调整阶段到现在的法制化、多元化发展阶段,社会组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从中央到地方,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到行业协会,各层次、各方面对社会组织的立法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组织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类型日益多样化,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新型社会组织不断涌现。7 ?6 e' ?- g0 \- [/ g* y/ C) o: ^
! b2 C P& O) V6 p z
# E8 f, k1 ~7 E6 x
1 u1 \4 `. x. o2 W8 |* }4 H ——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我国的社会组织现已遍布全国城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分布在行业中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保、社区、农村专业经济等领域。5 d# D# o$ D* F+ m
/ m9 M" D$ |( z7 a7 O) H% y+ d/ `3 O/ W
( W4 H E' I9 Z- n9 K
# s G" D* U# j, Y* G任重道远! z$ O8 m" W3 o! W1 _) p
0 U! t2 s) B, E0 t
$ c: B) Y) z. d9 k+ \0 X
( S8 G B9 N) o0 D* R; V
十分重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都对社会组织发展、建设与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社会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方向进一步明确。' r( }3 O* h! G5 J) j& }& b0 r
1 a" n, l o2 y7 Y% C3 t$ D- u+ I) |7 v% c" b2 E
! z# F& o( j' j, C( C; T! n! {2 W
1988年,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成立社团管理司。此后,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先后设立了社团管理处(办公室)等机构,社团管理干部队伍初步建立。4 r3 v$ D& X. {0 W+ y
2 f: s; i6 P7 r
; e* a. I5 D9 |( f F
: E: N# S5 i) u$ V
1997年,民政部成立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司,1998年后改名为民间组织管理局。地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机构改革后,也先后设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
* L7 h6 h* S3 m
# S5 |% d. T' E8 t% p, Z% O" |8 Z9 b% w/ x( |
, X3 c# W; N; R0 D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考虑到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繁重,2007年,国家为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新增编制和局领导职数,对外称“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并加挂了“民间组织执法监察局”的牌子,增加了工作经费,配备了执法设备。, E$ w& _3 [: w0 [5 D* O
, ]; w" ]8 b& b/ F8 b; J3 v9 f
; d$ ] i7 N" S9 D4 g( h; \) R2 H2 G' }. Z) d, \1 ?7 V1 I& z6 ?" K
部分地方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力量、工作经费和执法设备都有所加强,特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重庆、深圳等地的机构编制取得较大突破。有的地方民政部门还与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及公安、安全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为处理突发事件制定了应急预案;有的地方还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为负责人的社会团体协调机构,对涉及社会团体管理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加强了对社会团体组织管理工作的领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b/ _. b; r) B- @
' o0 l' L3 \5 `* h5 N4 @% B
P( K6 C: @2 l3 Z0 \0 e
3 I3 W7 q @5 D4 }2 U# X 随着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的“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要求,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3 ~% g6 V3 z& B
8 g# H) A: f5 Y0 g, _. a0 m9 G! H% q; Z# V1 |5 ~
' T+ R/ y( o: C b" k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团体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团体成长的社会环境、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引导社会团体健全组织,提升能力,社会团体得到稳步发展,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t2 F, r7 Q# E- S" h
3 y; G6 C; Y. S c D* L3 k9 ]+ e V% m$ B f" \. G) p4 c
, x$ S) X" h, Y1 }
2007年11月,民政部在南京召开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引人注目的是,会议的名字中,“社会组织”取代了“民间组织”。现在,社会组织管理作为民政部门的重点业务之一,取得了重要的发展。8 W v8 q) {/ ^2 ~
, p3 J7 [0 I# a* m8 r$ g
) a8 t U9 U- {, H+ Q v. s$ l
0 E8 X7 [" R- Q, K' T 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社会团体管理体制,建立了以登记管理机关为主导,业务主管单位以及外交、公安、财政、税务等部门互相配合的行政管理体系。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并日臻完善。
0 N0 H7 ^5 ^/ ?) G- Q4 Z5 D0 y6 G0 n9 L- E# X# |% L
8 [! R# H8 Z8 K: M g
$ F6 i1 s1 y F. R- [$ P8 c 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社会组织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和国家通过社会组织与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正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
) e7 }, l- P2 R) a6 @0 h; @
0 n3 g7 U+ J- \: @! z& {: Q+ y
1 P3 K7 ^% M5 @# G4 v# N2 ^7 D. y: O: g/ H8 L( N U
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后,李部长多次关注社会组织工作,并语重心长地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目前是发展的大好时机,发展好、管理好社会组织,是摆在各级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管理角度跟上这种趋势,就要在“顺应”、“适应”上下工夫。登记管理机关的人员要做到讲政治、懂大局、善协调、重研究,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从过去重管理把关转到积极扶持上来,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指导社会组织开展自律诚信建设和自身能力建设,研究对策,把握规律,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T0 D, A- y! x4 a7 Y# T: c: O
\6 Y2 p9 O: L
$ ?/ \- w/ j% `# } p5 O
$ ^4 u* a9 U5 P. M5 L3 p
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强力推进、广大基层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和建设工作必将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y3 j2 D' O+ e& ]" b, t; \) l
& _% |) b) h+ `
- X2 H# A$ S" E5 D0 ~
$ m' L, f! w1 M9 d本报记者 舒国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