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史柏年
( B* f, s+ D7 r+ K& Z8 [% i' h) @, D* B1 @7 S$ x+ y# P
职务:北京市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硕导
" C. n' s r% s5 N4 i+ A& S2 `1 v7 p3 l
著作:《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社会工作实习》(主编)、《社会保障概论》(主编)等 r' u$ X; V0 W3 }
+ S; ~# G. v. {9 V1 \: T2 ]
1 M- r* X. v- ~) U
个人简介
0 g+ G$ z* R- F$ o/ N( T: j; j3 w0 G3 y7 n4 x& h6 T* a
1949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宁波;, ^9 }+ E1 a' d, B1 E. R
' K9 [! Y$ _, g3 r3 z2 E2 G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 X: Z9 s5 s0 v# [1 ]: m: G; K+ x2 G* h- C! o
2002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0 e/ t! u) Z3 s# K& V- _, Z- q2 r
B3 c+ ?6 C, s; C" |+ G! q
职务8 ]. `: k: l! I) g; [
: u+ G' ]% j ^: M2 W- l7 _曾任社工系系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现任北京市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教育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学分会常务理事。
: r4 p( o' ]8 f8 b& f' t% \' v- ~& s! `8 F! R
5 q& W5 l9 ] Z7 \$ x! \研究方向+ a2 x; l& B: W6 V* y
* q' Y) q1 ]8 e$ H: V0 M
社会工作、社会保障% i+ E& |6 j$ H, U/ E8 i* N
* K V7 l1 l! f* j% j
* [7 ~% L3 K. _) y主要研究成果
8 u- N5 Y8 [% F
+ U( j ]% `* X. h撰写、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专著教材18部,主要有:
1 U8 Q7 V+ f B0 x- G% i
& m/ m; i2 R$ h+ Z;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独著1999年;( I7 G! m* r; c4 u
- n! q6 [3 ?0 t7 m: {: S1 _
《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编1999年;; W: p3 \4 {1 U8 |% @
+ d! r5 S, K8 ?# _1 H《社会工作实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编2002年;
g! @1 n% x( w% b; Z
* B" Y6 W4 O* |/ g0 A' g《社会保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2004年;% K2 y) Y/ Y, d/ l& W8 x
" I1 u0 R. G) g6 n* ^《社区治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主编2004年;
* _+ H' {8 h, U& W2 J2 C& p! z
0 k( m" X/ B: o, [* d) k( K0 s《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编2005年。
2 E% M" f* H( D3 f* s% F; }4 f, ^% b, D* F3 J$ x F
. o/ P9 f, A+ L) n- R- G撰写专业论文40余篇,主要有:
, `- l& q; I7 T4 C8 t6 i! W
2 N3 S; f: j& m# F9 d7 R《失学女童救助与家庭现代化》曾发表于《人口研究》+ X1 D! v2 t8 X! r* F( ~9 Q2 I$ J
7 q; `0 t* U! Y* A《家庭变化与社会工作专业化》曾发表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 h g2 P3 `4 x1 v0 |7 b; l: q
9 E0 j! w& {& ?, N; C u《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曾发表于《社会学研究》
" f# J4 S5 ?, x2 G
7 m- ?: ]# o/ A$ U& f/ V《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曾发表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 C e d* A; G1 u6 T4 v }3 B
* _. q1 g' z5 K* y: b2 D7 ]《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人才优势》曾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 ~# m1 m' b( n Y2 M t' g* z
$ I8 `$ B1 w+ }6 C! M# `9 ]
《从学生就业看社工教育》曾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
& @( n; K+ E0 ?. k1 a8 ]! J3 ~% e: \) D O
《国家保险制度理论探源》曾发表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q# s- B8 I, l; ?
8 A |. l2 X7 A! u《养老保险债务的偿还思路》曾发表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5 A$ {3 U0 ?) K' L ~; x* F& x* {: m' i
《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和措施》曾发表于《2002年两岸四地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f# ?! m% e/ J- B
; x7 S# O+ p& f- J
5 J8 Y: j) E3 _/ p; K$ @6 S曾经和现在主持的科研课题:# T: n9 \& O& _7 _' U0 U
4 ~: s% T' c1 c
北京市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北京市“八五”社科规划课题)第二主持人;+ I3 @1 F. ~! l6 I, T! ^
4 W! L' |5 Y0 g" k& E1 @: }
都市青少年生存状况研究(北京青年报委托课题)第一主持人;
3 D& |7 \- P' ^' d$ a. t" d, q( O y; w; n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共青团中央科研立项)主持人;
0 {; W! z, V. P
7 }; G; a: z0 b; p社会工作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北京市教委教改立项)经费主持人;1 h6 R+ Z8 _$ N+ G6 v
+ e3 W1 i' |0 r
北京市行知打工子弟学校教育援助项目 (香港世界宣明会资助)主持人;
- e! a" _- o! ?9 h% e# O/ a& ~$ e$ |1 p+ |
中国社会团体相关人员培训需求调查(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委托 世界银行资助)主持人;
+ M/ l2 b2 G7 x8 `: D* T
) t0 B6 I7 T! {( ?) M1 F* ~/ A6 b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教育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香港世界宣明会资助)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