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38|回复: 0

[时评] 《对话80后》系列之一,你的青春谁做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 y" J& d- T( @- O) Q0 @& Z; _5 m  S
' W7 h# K, F' I0 _9 A每年春节前后或学校假期的时候,你会在广州火车站看到这样的情景:火车要启动了,站台上的年轻父母的眼圈红红的,列车里隔着玻璃哭喊着不要离开的孩子看得外人都感觉难受,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即将离开父母的孩子们脸上却毫无表情,仿佛窗外的人已不是他们的父母……这可能是除春运之外的另外一个最大的中国特色。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统计过:到底有多少对外出打工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乡下?我估计至少应该是以千万来计算的。% p4 i  v$ d; |0 W2 |
! P# d7 I3 D0 N, b
火车站并不是唯一“妻离子散”的场所,如果你再来到机场,会有另外一番景象:父母冲着即将消失在海关隔栏后的出洋留学子女的背影依依不舍……所不同的是,火车站里的父母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机场里的父母则是社会精英和最先富起来的一拨人。相同之处是,他们都为了下一代过得好一点而忍受别离……
# ^, }! f! t1 u7 }9 i( `0 _( ?/ o& x" K, Q4 k9 {
以上两段话是我刚刚在港大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与青年学子们交流时讲的。中国火车站与机场这样的情景可能也只有在中国大陆才会如此频繁地上演吧。处于剧变中的中国,国人为了寻求较好的生活,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往往就得抛妻别子,离开年老的父母远走他乡——离开,还是留下?虽然没有哈姆雷特的问题那么攸关生死,但却也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也是我此次与港大80后青年对话时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
8 P& n7 X5 g! \& ^9 A
2 O2 _/ S8 h' d- g/ N# d2 M6 @这个月10日,我在港大举行了一场讲座,题目是“民主小贩展望中国前途”(雷人吧,内容更雷人,所以暂不贴出)。当看到来会场的绝大部分是青年学子时,我有选择性的侧重到青年人的成长与中国前途这个主题上。虽然港大都是邀请专家学者为主的,没想到,我的讲座还挺吸引年轻人的,讲座后问题太多,回答不过来,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我展望的是“中国前途”,可青年学子们问的却是自己的未来。陈婉莹教授和钱钢老师建议另外搞一场小范围的座谈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过来近距离交流一下。
' u  I/ e) |0 L# @
2 K  B  h' g- B1 K那天来了十几位港大交换生、本科生与研究生,几乎都是大陆来港大读书和交换的,从各方面来判断,他们都可称为80后中的天之骄子。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听他们谈自己的看法,“好为人师”的我也发表了意见。当天和他们聚会时,我就说,我会写一组“与80后交流”的博文。7 P) M2 r0 {6 n7 q* d/ G/ V$ ?
& y+ y; e& d$ l' |, g
虽然这组博文中的很多问题是那天我们近三个小时的讨论中涉及到的,我这一组文章可就不仅仅是记述那天的讨论内容了。大家也知道,我的读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年人,甚至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平时在博客后的留言中提出了很多问题。仅仅在过去一年,我收到来自年轻读者的信件就高达上千封,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竟然不是和我讨论民主等与我博文相关的内容,而是就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前途与我探讨,希望听取我的意见。
- n' o3 f9 N5 F! [; {8 l* C
, t$ p& b( \' B5 n2 R  Y9 C" O% Q% l起先,我得承认,我有点郁闷。嘿,小哥们小姐姐们,把我当成情感砖家或者生活顾问啦?我在谈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啊,你不和我讨论政治前途,却来告诉我自己的打算,问我的意见,还想让我帮你出谋划策?我是“民主小贩”啊,难道又成了“算命先生”?' f) d8 s2 _# j- E( W' a

( U3 Z+ f: n! t+ \3 J! W" B可是后来一位高人给我指点了一下,我不但不郁闷了,反而被逗乐了。他说,什么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离开了青年人的未来,连狗屁都不如!你老杨头宣扬民主与普世价值的文章之所以能吸引很多年轻人,让他们不被你忽悠得“仰望星空”,却让他们想到了自身,正是因为你的民主不是高谈阔论的屁话,你的民主离他们很近,是脚踏实地的……2 _1 J+ w% \# C, y, i' c6 r" X
9 g' `0 e1 J. u2 C4 J
也是啊,只要不是学术文章和理论探索,一个人介绍民主的文章如果让年轻人都退避三舍,那肯定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们被“洗脑”过度,而是你自己介绍的民主有问题,或者你介绍民主的方式有问题。这样一想,我就像阿Q似地开心了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却又犯愁了。既然你的民主把大家都吸引来了,而且让青年人有了要卷入民主之中的愿望,你总得回答人家的问题啊——
$ `3 w4 ^2 H: @* O
6 b5 p( m/ A) o: t- y3 \% M问题在于:我始终认为,你们的问题更难回答。我自认为看得清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我却不认为我比他们自己更清楚。而且,我坚持认为,国家民族的大问题并不比任何一个青年人的个人的题更重要,所以,来不得半点的随便与轻率。特别当有些年轻人对我生出喜欢和尊重的时候,我就更要谨言慎行了。今天在此特别强调这段话,也算是我对过去几年都没有准确回答(大多甚至没有回复)询问个人问题的青年来信的解释。5 U( t* \- S6 {+ |
7 P% M. A+ O, u) ~. i, |
这一次,要感谢港大这些80后同学给我这个机会,当我和他们坐在一起的时候,感受到更多那些我没有机会和他们坐在一起,可我同样想和他们沟通的朋友,尤其是我的读者。接下来几篇短文里,我将就在这个变动的时代,青年遇到的一些问题,青年人与民主、普世价值的关系等等谈一些自己的看法。8 n: G% \  }/ G6 l- A5 M  B' b

& ]: t: r% w. D) i不过,这之前,还是不能回避那天有好几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现实的,因为他们此时此刻正踩在国门的门槛上——他们是来自内地的学生,学成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出国继续深造?还是回到中国大陆?
0 \: f8 B; w5 R7 |( N" B2 m3 _6 }; O' J( K- b
当一个移民公司的代理发现我每年都碰到几百位年轻人希望我对他们是否出国明确作出“Yes”或“No”的回答时,他嫉妒得眼圈发红,立即要和我签约,希望我说过“Yes ” 马上把那些想出国的青年人介绍给他,让他赚一笔,还答应给我回扣。弄得我心里怪难受的,我这小贩也真失败啊,自由民主没有忽悠来,倒把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弄得心里痒痒的,要跨过罗湖桥去寻找自由,要飞越太平洋去追求民主……
9 f0 K9 @' U' L: f$ j, p: s$ j3 g) b0 {# ]. s/ Q8 A! R
其实,回国还是出国,这个问题应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可当你问我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切身的体会,给你讲一下国外的情况,以及国内的状态。例如,国外有什么难处,国内有什么优势。而难处和优势又会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却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刻苦向上的人,在任何环境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 |: O* G3 U  v
4 M( M, g6 S) b0 o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几篇博文中,和80后的读者一起,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 P' t* m; g  I* m% m) L9 Z: X
9 b8 N, G( h0 c3 ~% n4 X$ n
杨恒均 2010-3-15 香港大学) f- ]' r5 s3 m! d

3 P8 F  f2 Q# n5 R# i! V《对话80后》系列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7 18:48 , Processed in 0.04108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