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50|回复: 0

05级法律社会学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篇: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 p5 t6 u) U, i/ O" d法社会概念
1 z1 G6 d: m' o$ J+ e- G; J8 F
笔记

  W0 a- |0 X! F# ]* R- K2 \7 ~4 I3 m( T
法律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是透过法学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去研究社会中的法律现象和法律运行过程中的社会构成因素,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L& N1 g( }! T) k! D/ @& V( |
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1 y- d1 D6 q% @( j; d" e) p$ BP5
9 q; \2 Q5 Y8 c% Q' W
法律多元中的定义
0 V7 y6 N0 c  Q. L, h9 \P5
( r' x4 {3 B; f7 h7 p7 l
一、国家制定的法律。二、野蛮社会的习惯。  D0 G8 q3 e' a$ g
三、非政府的社会团体规则。四、行动中的法。
& N4 x9 I& T9 ?0 n" m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的框架:法人类学5 j" {7 y1 D/ ~! ]1 g& P
P4
  z+ F9 m: D/ C# E& X5 _4 }
* |0 y3 r% n% j, X3 g! M
一、马林诺夫斯基- k* I3 q' Y+ }0 b# j7 V8 p
社会所固有的相互性和公开性

3 F4 K0 a) m- G$ L
' R9 ?. \0 P5 v, ]1 W二、霍贝尔: 暴力的授权行使

8 Z- X% c- W; U$ u. S1 {
! e+ m( G4 |7 p: Z- J+ Z三、鲍斯皮西尔
" z5 U* b& I  A6 ?7 d! P& a6 P制度化的社会控制

: m6 N0 Y4 d7 a: P- u- b1 f' S& @1 {4 h" E* m! y
四、鲍哈纳6 c$ D& Z1 t, F6 r
法是习惯的再制度化
0 p( s$ ^, x+ `# T* d' Z
  A7 |1 r1 z$ C9 c$ Q; P
五、拉德克里夫`布朗
8 n8 E4 A8 B) \! G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 c8 l, f6 p6 @2 h9 k1 s7 E

7 U4 y5 V+ L6 ]! Q& _* A六、格里费斯
2 l/ |1 r7 _% R8 N7 J- s7 r对人类学法的概念的整合

; t( E( {& C0 T; T( Q% |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的框架:法律多元主义
) U5 q  f) Z% VP13
) |! Y1 D" R& r; E

% b! Y5 K+ ~/ T7 s# [* l+ l' I3 T, p( Q) ]3 [% ]4 T
一、 韦伯: 国家、学校、教会都存在法
" |9 O  k. f+ z6 A1 r
% M  E# Q0 j0 ?8 u

1 H8 s% ~7 i0 P: _, E二、 马考利:私人政府的法

  C' d$ k- E# M1 t. o! S) U& E" ?6 P3 \: @; Y

: ]! m7 H4 J4 z. X7 o" \: i0 e三、 图博纳:没有国家的全球法
9 j8 v- B8 q7 t. x$ f4 o2 n) G
% M5 |. K9 S& f* z
+ t- _3 m9 S6 [, k3 O& ?* _. f) ^
* O& g! ?" h+ p4 N: [) A2 Q: x  E
& [7 l& }7 v. N3 X) s
全球法不同于传统法的特点在于:

6 d0 l; l5 `% Y  g* e1.
: ?* G) Q7 G3 b5 v界限

& U' N' z5 _0 {% x1 d2.- q3 Z( P  T. l) I. [
法律的渊源

! \  K% j8 x4 g, j' n3.
+ A: b/ n9 {  Q9 @缺乏独立性和稳定性

  t! K, r- V7 @# l& I4.
# u4 Z; k0 c& w1 |' I$ X5 A* @缺乏统一性

+ x+ a& b9 F! T; `/ V& D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的框架:法社会学的二分法
# n3 w# n7 I6 |9 Q) B5 EP14

: a9 h7 l' ^; M) U6 r) c, ]* n一、现实主义法学:法官实际怎么作出判决
$ o+ x5 Z* C% x1 F* G" ?: I# X/ d6 F( u% y6 z1 x8 e( i3 P9 B) U1 n3 `

0 z& N* D7 h4 W6 x& b8 C
, W* V( x0 _. l* u- Q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 R. ^) {8 r5 p& x. O$ [
霍姆斯 O W HOLMES

6 N# u! C4 K& w! K
$ k; T1 X# Q4 |. T# L1 r* `' N% v弗兰克- ]( Y- l5 X% N" j# g$ _
JEROME NEW FRANK

2 H( X( Z* E% r; s" I* K8 I/ U9 e/ i0 R/ ]: b2 e, A
卢埃林
) o$ ?/ j. s2 w" e$ NLARL
3 q% Q& U( v7 v" b+ INLLEWELLYN
5 y& o2 J: G) |2 s! B; W$ Q5 i" }- o

+ K2 l( a5 t  N4 Z! J' E/ \中国习惯法的研究: P16
4 ~- G  i- C0 w0 |& b  X/ T习惯法的种类:  q: `! b& ^+ Z" N6 f
一、宗族习惯法 二、村落习惯法 三、 行会习惯法 四、 行业习惯法, H* ?7 A0 \  Q' j+ v
+ r( I/ I8 ^7 Z9 ], C
五、宗教寺院习惯法
( e1 A$ u! A: N六、 秘密社会习惯法
4 j! ^) \$ Z, i2 Y' o七、少数民族习惯法

6 F4 E. [5 {  C/ w
/ r. F( u; c& p9 y# {习惯法不同于道德的地方在于:

3 z# Y9 y. n1 |0 m3 \( N+ c1.习惯法具有比道德更高的权威性
3 p0 }, S+ M3 e" G/ b& m0 z2. 习惯发具有道德通常不具备的强制性; z6 W3 z7 @$ U1 f
3. 习惯法具有比道德更明显的规范性 4. 在习惯法规范中,惩戒处罚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S. r  |/ u- p" B' d
第二章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8 C* {, |) j. M9 g& k- w法社会学的产生
! q7 C. p+ p2 Z法社会学产生的背景4 D% J: z7 f; r& j
P22

7 V) c/ a( T9 p8 {; {% Z8 B- y  E. g学科理论背景:
+ {. J+ A: r0 Y- P# w) w9 W
7 o7 ]% S5 J; m( ]
; x2 I3 ]* v& ?9 a. e# X' n  g一、自然科学的影响 二、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 [; K2 z2 R" _! Z三、对概念法学和分析法学的反思
* ]# h0 N4 @! l4 D; L0 ~7 a  z
5 z" n9 W% d5 u+ y% T

1 n6 l/ q% H. h3 o5 J& w% h: A* A+ |学术脉络, g9 i/ x, j5 }2 f
P24
2 T  T0 z' c0 Z9 P; n" e  Y1 }
法社会学三个阶段
; C* u. w- K% P! U2 C7 M$ G# AP26

! h, K. X6 z  S1 v% W, s( K( g. ^一、交流视角阶段
0 X3 l/ a7 P/ j: D! H; m% q3 l二、社会学工匠师阶段2 s  p; x0 h! l+ Q0 f0 Z
三、智识独立和成熟阶段
% p2 H0 E0 V/ ]0 _: R3 T# y
欧洲法社会学概况:P29
  F4 D+ |+ V- m
讲义

0 m8 F! Z. j1 M孟德斯鸠的代表作$ m& x8 ^  D9 r
《论法的精神》

; \1 F; C# O, c/ s涂尔干的团结类型& _. ^& A( \7 j% ]
机械团结. ~$ O5 c2 U) G3 {( ?" j- _$ \
有机团结 P35

# v2 {# f- R* F( X/ ~7 [  \韦伯
$ Q$ q" a- ~% n7 `+ G# `两对范畴下的法律的四种理想类型
2 [+ ~$ E* n* E- K. ~& pP38

: }% M3 ~. {/ i! e第一对范畴
8 Q% ]* B. A' n0 _& U. ?8 x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 z$ ^' F  B7 D; m7 I2 F7 Q
1 R9 d4 v: S& g6 T
第二对范畴
  s3 U* Z- F* R$ z形式的与实质的) \) h+ j( `6 U9 [8 Q
0 ]; Q+ H- g4 f# ^
美国法律社会学历史发展  X+ ^) v  o: m2 D9 D" d* D8 ^
3 k. h! \1 B( e. x# t
一、概况 P39

! m, M8 n2 P2 f5 H  t* C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司法主要的四种方法 0 X( {: X" i! k% @' S
P41

+ h3 J$ O% m" G+ A; m! L一是沿着逻辑发展的线路起作用的哲学方法,二是沿着历史发展路线起作用的进化方法,三是沿着社会习惯路线起作用的传统方法,四是沿着正义、道德和社会福利、当时的社会风气路线起作用的社会学方法。9 R6 u3 l  u% C& l7 ^

" I( K9 P. W2 R" q; m, G
" Z: J: |% l+ H6 i. i  @二、主要人物和学术运动
4 P- i& J+ L/ @6 F
代表人物:
5 a7 @7 X. s0 J罗斯科` 庞德
( O2 \1 {) t( J5 m) |0 R; C3 JP24

. D" Z5 y# V: z+ v( z1 q/ i, t6 T( e7 k

0 F6 I+ @- R1 p+ _/ L庞德的三种尺度8 V6 |- _8 ^3 K# M2 [) J
P44
# w( z& z9 I( n- N经验、 理性、权威
6 K$ b8 n& `* a0 v
庞德法律发展的阶段
9 E3 X: h2 {( G, FP44

9 N& t1 C& [  W$ d3 F7 _3 z原始法阶段——公共治安与和平、
# i, n5 m* t$ ~3 O; l: T严格法阶段——安全、- s9 `. W1 L2 O# ~+ m
平衡法和自然法阶段——伦理行为和善良道德规范相符合、0 b+ S  F+ I8 B  H
法律成熟阶段——机会平等以及取得物的安全、
9 t4 }( w& f# U; Y0 y' f法律的社会化阶段—以最小的摩擦和浪费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h% r- \, n: k# G8 P; x
批判法律研究运动7 G9 C' Z3 v: c; L7 A# k
; f4 K& L) k- w3 R' @2 w3 L& ]
, y6 f. ]7 J0 ~

* r. ?- Y4 N& q; F  U# a楚贝克( b; F& n! ]. Z; w0 p9 t4 _
《行动在哪里:批判法律运动与经验主义》

) E* P) s0 O) S& R9 w( P1 V! m3 `; ?1 f

& p& u$ @! W4 l/ y4 l一、不确定性9 _! b7 M7 B6 @/ g
二、反形式主义; O- ^) n6 `) S! H
三、矛盾$ A/ {; I, ~6 t/ B1 x8 x3 ?
四、边缘

6 L/ n3 r* J# R2 f" D) c第三章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e$ q3 v9 a+ h% f
范式
. u  q, z1 P4 k& i范式的定义( E) g" J+ r& r! ?" B
P64
3 J9 y) T4 \9 D! O$ o  _0 K
! I. D* [. w+ L( u( _
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 W0 R- V" M9 w法社会学四种范式
9 [1 \* N+ @" ]; ~$ `P64
  [7 H  D+ ~& a5 p) u
行为主义范式" ]! ?  N" \: ]! p+ q+ ~8 \. T
功能主义范式; f$ F! h: A% ~1 \) V* f2 g
冲突理论范式2 u' J+ k2 r) N4 C. @8 n! F
建构主义范式

% @' I: x. ?: i调查研究法# {- n9 ?3 i* n% w
P83
# E8 z# b9 o  y  N/ p- p( a% ]

: A4 ?2 _2 @3 c: h1 Z是法律社会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研究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方法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每一个 个体都进行调查。
/ l5 u3 x$ X5 p2 d
观察法的定义- i- P$ ]3 n5 `; B

, Y$ k3 k+ E3 ~5 X( a) [- O8 `* }8 m$ n. N9 N8 ]/ `7 i
研究者有目的地、系统地对所要研究的变量的变动情况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者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各种行为以及其变化情况。

5 e" h4 O4 h: l" S/ L) UAGPI
% |! Y- ]9 R' z5 M1 k(功能主义范式)P67
) _1 g+ ]- e  M2 S5 d4 p, g
就是把法律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且法律子系统中又包含四个功能子系统,他们分别是行动调适、目标追求、社会整合和模型维系
3 D, n& X3 ]. Q- d- y冲突理论分析方法 P68+ }1 H0 W' W$ T3 j7 Y

; Q) X  f/ _/ P. w/ K# Y& v: v主要包括:阶级分析法、权力分析法
$ d2 {  N) x: B2 Z9 A

* F! W' O$ ^1 c建构主义分析方法
) }: m$ O: t- l4 h2 v! {! cP69
$ p4 [9 l: d+ m3 C' r

0 C+ w2 d% i5 i8 A+ o7 \( z8 M$ q3 i3 b5 f# V( J
, a0 d1 A1 a$ w# A! _
主要包括:平常事件分析法、叙述分析法。
/ @) e# O' m" N6 q- `
法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2 E' m; D' j$ O4 P* S
P74
$ T  K& n" y+ n2 g8 X
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 E7 ^! x3 j8 V8 _1 E' M  P! n具体来说不外乎调查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历史比较法
. }1 ~; M7 I- z/ \
第二篇
$ a$ I2 Q  ]* [/ P9 t; G1 `) D行动中的法:法律、自由裁量与交易
第十章
. {5 U/ A9 O3 N! z* r解决争端的法律方法与非法律方法的选择
% H0 S. f0 V( w- n) o

0 D( h1 G/ w2 |: x认罪请求制度2 V0 Y2 u. z; w+ z8 r
P 99
1 O$ E# q$ N9 X5 R, K8 y

& W) Z. e  R5 Z% h( b& }2 x0 r在英国的刑事诉讼中存在认罪请求制度,即在进入正式庭审程序之前,法官询问被告是否承认有罪,如果不承认有罪,则进入正式的审判程序;如果承认有罪,则进入认罪的程序,被告由此放弃审判的权利。

+ o$ Y8 @6 Z# `7 T) T% O制约解决争端方式选择的条件——理论模型# Z& a  K8 T4 H3 `: h/ M2 h' C
P188
% D! \  A1 c+ j: K8 x, P

5 }8 o! I* L# M" e: Z
法社会学的不同理论

' E# n$ S2 e( t5 k
; ?; h( R" z. Q( ^% v# [( }

6 z3 `7 C! {  }9 e一、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 w/ F  x9 N$ s' k* K; T二、社会发展程度
# s5 z$ V8 ]9 ~( a, q三、文化影响
1 V& Z7 z' d* k% o  V5 s) \" h6 y

8 S4 R" G: o9 l
3 N! ?- l6 Q4 U% i$ N四、核心关系与边缘关系
' b1 `# y+ C( a' D; `! _五、利益的计算
+ t( p) ^1 x9 y, `/ ]
" B6 \  n) l9 a4 I1 c% f
课后复习
* f" a; @. i2 v2 e! B# KP194

- X' m3 Y" X. K; e6 X
第三篇
+ j. J/ `) u: E社会对法律作用研究
第十一章; {' _# j* b/ B* l
社会分工与法律制度% d9 J$ f; V' x% W/ Y+ Z: B
P194

. s! R1 j2 Z9 l* S! Q% d( T8 H, c* m! }# f; w' t
涂尔干
" l3 q8 k! h" p  a- U) K$ q! N论社会分工与法律发展5 T7 k& x6 a, V4 o) a9 k
P199、207
0 Y! N9 L' X- `( T5 I
社会变迁 :P 3100 t4 n" `$ N7 K7 x% c% [
第四篇
# m9 \& d7 U9 \& O法律对社会作用研究
第十八章
: H" z- q+ R; ^$ o( w1 D: ^3 N# ?/ k( A; J7 M% m# D9 a  H
法律的作用与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

0 _, V+ n* w2 }- W3 _' P2 ~法律改变人的行为方式
' o1 h* \' k  d6 L7 F; OP327
/ A, ~4 T5 u( ~& h) u" g
影响立法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民意、强制、技术手段、意识形态、合法性等。; P6 S: q+ \& d7 B4 x6 F6 J
法律难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目的与个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冲突。美国禁酒令和北京禁放令就是法律难以彻底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例子。) v. O4 h) l2 O, p, u
法律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主要模式有两种:立法和诉讼。- z+ N, X" L( f* r
立法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7个要件  p( c' q9 @+ I. B
课后复习
* l! ^  D5 D+ F7 `/ L1 WP348
, @, I  i8 U% c+ y8 O& ~
第十九章, n9 @7 r) O. J: y6 U, z$ ]4 Z
居民的守法意识; f+ l7 I4 H) k6 b% Y4 v
P350

" n: b0 h2 s  }9 s6 P守法意识的构成要素1 C3 F# M/ a/ u" l# ^5 ~
居民的守法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中构成要素,是个人按照法律的原则或者规则选择自己行为的态度和价值观念。1 Z1 _1 Y7 L% x5 ~- ]# P; w& I) l( ]
构成要素: 一、程序正义
5 S8 n$ @  M+ @/ H0 ^$ e; y+ w
二、合法性问题" \1 Y+ e. W: ]& n5 l" x
三、法律信念

: i4 u$ h( w$ c) ?5 M! h& B" l! M7 r+ p
四、法律心理
/ c3 d: G4 Z) }# p+ V+ k8 j9 A2 @五、法律思维0 i# @9 D, H% x' O
六、法律社会化
7 y$ ~, L! V1 K- j4 `" I
程序正义:是指法律在被用来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时,其方法和过程具有内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也就是方法和过程对于所要调节的目标是正义的 + ]; @" ]& Q' |$ e( ^8 F; ]# n9 `

* C  j9 Z" ^/ g8 M1 S第二十章
4 b4 n% U8 W% q: |" j法律效果研究' J3 Y+ K( z% d" W* {: P5 I
P374

/ F  C- z% f, X$ ~' }
# T2 y/ q7 \. G
法律效果 :是法律作用于人们行为的结果。

2 H7 b4 v1 {. n; L, [# p
. I; w- N% A/ G+ d/ L5 i
; J# [5 S  J. W" K6 y+ i  / }% w  n6 B6 B+ E$ \1 f( n
6. 凯地+ w, [6 n( L3 t# |  I- Z
综合者
) y% H- k! Q- v9 ?7 X  o1 G1 N
% H. }$ t0 L: q, q+ p
5 E; T1 G( @* @( L" c' }
7. 民族精神概念提出者
7 P. R2 b$ M. `! [3 y6 h! X- S5 ^' u
1 I5 \8 q, t/ [$ m6 a9 Q  a3 ]/ |9. 社会进化论代表人物
* g2 Z& V+ ]* @* j# @斯宾塞
1 e% S8 l$ t( ?$ o3 Z
* y6 w7 y0 v- _( Y8 F9 Q. O8 C. n
10. 富兰克林对法律社会学的批判
. S8 s  L( I; Z& o& p
, o- Z) _; N, n+ V* J11. 庞德三个法律界定0 w0 v, E, _& h

+ _1 z+ S( p7 b# V# A13. 社会变迁; f! |$ f! N& f
14. 法律移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 23:22 , Processed in 0.04728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