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7 f6 s' \8 M* l# U( ~第二阶段。西方理论初探,欲对于西方的各种理论与学说一一了解了解,按其人物所提出的理论作笔记。参考书目:《社会学的主要思潮》(雷蒙·阿隆)《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社会学精要》(李银河)等等之类的经典著作。# T$ J9 ]8 _% j, T# E$ f3 R8 I
/ b0 n7 |. x4 u L0 F
第三阶段。重点突破阶段。此时以专题和“专”的形式展开,主要是以后现代理论为主要方向。代表人物为福科及《福科的生死爱欲》其他著作为《后现代性导论》(约瑟夫)《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韦伯和涂尔干(《自杀论》为先)* ?( |( B4 c8 Q
0 f, }/ I, M1 E o4 N7 G7 i第四阶段,本土社会学阅读阶段。费孝通之《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师承补课治学》《社会调查的自白》(一起看)《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等等,尽力收集费老全集。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中国社会学》(四五六七)《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刊》 $ y) g0 i. Z. ?* w6 m2 I 0 a J3 L& a5 w- b闲暇读物:《社会学的想象力》《正义论》《时代的精神状况》《吴宓日记》《胡适留学日记》《晚学盲言》(钱穆)